喜歡的東西有很多,例如吃好吃的
討厭的事情也很多,就像會長胖
作為一個易胖體質的吃貨,常常掙扎在一個矛盾的狀態。
“吃下這塊芝士蛋糕,我待會就去跑步!”
“emmmm...剛健完身吃塊牛排應該沒關系吧~”
“健身為了啥?不就是為了能吃更多好吃的!”
諸如此類……
說起自己的吃貨屬性,我首先要強調“吃貨”跟“飯桶”有本質上的區別!雖然一樣食量大,但是吃貨是有追求的也是挑剔的,食物對我來說是有感情的,不單單為了填飽肚子,還是幸福、開心、愛的來源。
一點都不夸張!哪天吃得不好,那一天整個人就會很down!相反,明明心情很不好,卻因為一頓簡單的美食就可以治愈了,這算不算容易知足呢?
跟朋友去零食店的時候,我可以快速在滿目琳瑯的貨架上,跟他們說出哪種牌子的好吃,什么口味有什么感覺,就像:樂事薯片的黃瓜味一定要買袋裝,薄脆的更加清爽,而它的吮指紅燒肉味的要買罐裝,厚一點的更有類似肉的質感。
因此,出門在外采購零食、點菜的任務,常常就是由我完成。幸運的是,可能我跟食物真的有點緣分,幾乎總能在各種新菜式中,挑到特別好吃的。
另外,出于對每一餐的不將就,晚上八點到家還沒吃上飯,我仍愿意跑一趟菜市場,準備隔天中午的便當。
可以隔夜的菜就晚上煮著先,不行的就第二天早起做飯。住一起的Micky都開玩笑說:“我睡前你在廚房,我醒了你還在廚房,你是不是晚上都是睡在廚房啊?”
是呀~廚房就是吃貨的天堂啊!
還記得可愛多姑娘曾跟我說:“不知道為什么我平時跟別人吃飯都沒什么胃口,跟你就胃口特好,大概是因為......你吃飯時那種享受的模樣,會讓我覺得食物很美味!”
這大概就是作為一名吃貨的榮幸吧。
另一方面就是不幸,長肉肉肉肉肉肉肉。
一生里都討厭的事情:胖。
從小到大吧,我確實就沒有瘦過。然而,好像很多人對長得胖的人都有些惡意。
他們認為:胖的人一定是懶,一定不愛動,就別提會運動。只是,不好意思,我是一個愿意去跑四五公里的人,也能去健身房運動兩個鐘的人。
也曾為了瘦,忍痛割愛,過上吃草加運動運動運動的日子,但有時候真的很難受,也很不開心。
男生似乎在這種時候很令人討厭“你怎么吃這么多?別吃了!”
我OS:好吃的東西為什么要浪費,而且我吃你家米了?
跟一個穿S碼的男生朋友去逛街買衣服,然而我是個穿L碼的女生,他開著玩笑:“這家店會不會沒有你的尺碼啊哈哈哈......”笑聲對我來說是刺耳的,我不管這樣的話有心或者無意,反正我真的被戳到玻璃心。
我不理解一個瘦弱的男生有什么資格,能如此自以為是。我開的玩笑從不戳人痛處,有人介意自己長得矮,我不會提及,我也希望可以獲得同樣的尊重。
毫不客氣地說,我收到過很多傷自尊的言語,心里憤怒、自卑、無奈都有。
在停車場,經過兩輛車中間不寬的通道時,我會在意自己走過去會不會很吃力,因為曾被人說:“我以為你會擠不過來呢!哈哈哈!”
有一段時間完全不愿意穿短褲,會覺得自己難看,小心翼翼藏起自己。
自卑到極點,我想不會有人喜歡我,也敏感得一聽到“胖”這個字,都覺得就是在說我。被別人一次次否定后,我也開始自我否定,整個人似乎被貼了一個“不及格”的標簽。
這種經歷真難受,雖然現在漸漸看開了很多,但“長肉”依舊是一件很有負擔、很討厭的事情。
食物啊食物,為什么偏偏你是開心的來源之一呢?
當然當然
“喜歡”和“討厭”也不僅僅是“吃”與“長肉”。
還有......
喜歡買下自己喜歡的小物品將它占為己有,
卻討厭錢包日漸消瘦的困境。
喜歡不撐傘漫步雨中的瀟灑自在,
卻討厭淋雨過后不爭氣的感冒隨之而來。
喜歡某個ta,
卻討厭自己隨對方喜好而改變,
變得不像自己。
喜歡曖昧時的甜蜜刺激、小鹿亂撞,
卻討厭一場歡喜后得不到的悲涼。
喜歡單身的自由無拘束,
卻討厭一個人孤獨迷失在車水馬龍中,
無人牽手前行。
喜歡跟ta耳鬢廝磨、緊緊相擁,
卻討厭激情褪去分手后,
思念卻再也無法挽回的痛苦。
喜歡陪伴父母的時光,
卻討厭因為代溝而無法讓他們理解自己的窘境。
喜歡大城市有更多機會實現自己的夢想,
卻討厭擁擠的繁華都市的冷漠和無人情味。
喜歡...
卻討厭...
還有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