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上一篇文章《完成12本書的主題閱讀后,聊聊為什么要系統(tǒng)的學習時間管理》,介紹了我所理解的“時間管理”,是指管理自己去更合理、更高效的使用時間。
那么,我們究竟應該花時間做什么事情呢?
你可能規(guī)劃的井井有條,希望用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和成長,完成自己的夢想和目標。但是往往事與愿違。
過去的每一年,我都制訂過各種目標、規(guī)劃,零星的記錄在我的印象筆記中。偶爾翻到幾年前的目標,發(fā)現曾經追求的目標仍然沒有達成。
我一度設想,如果過去的目標都能實現,或許如今的我也能擁有開掛的人生?
設想就像白日夢,我仍然是一個普通到再普通不過的人。與那些不斷精進的人相比,“對目標的執(zhí)行力”或許就是我們最大的區(qū)別。
2017年已然只剩下5個月,我驚喜的發(fā)現,自己今年的目標終于有望實現了。
過去的這幾個月,我完成了這樣幾件事:
1、每天不重樣的早餐打卡,已完成100天。
2、已持續(xù)健身兩個月,每月至少健身20天,練成馬甲線的目標勝利在望。
3、完成12本時間管理書籍的主題閱讀,進入輸出文章的階段
以上的行動成果,與我今年的年度目標息息相關。在今年剩下的幾個月里,我依然會繼續(xù)執(zhí)行下去。
那么,“用超高的執(zhí)行力實現目標”的秘訣究竟是什么呢?接下來,我將結合我的年度目標,與大家分享7大妙招。
一、制訂平衡人生的終極愿望
在《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小強升職記》等多本熱門書籍中,都提到過這樣一個類似的觀點。
人有五大需求:心靈、健康、情感、心智、財務。人的一生,是在不斷更新、提升和完善這五大需求,它們之間的平衡,才能讓我們的人生更加富足。所以,我們需要為不同的需求,制訂相應的目標。
以此為基礎,衍生了較為流行的“九宮格”年度目標制訂方法。除此之外,在《記事本圓夢計劃》一書中,則提出了“夢想人生金字塔”的概念,它仍然圍繞人的五大需求展開,但通過金字塔結構來呈現,讓它們之間的關系更加清晰。
夢想人生金字塔,分為3個階段,基礎階段——健康、心靈和精神、修養(yǎng)和知識;實現階段——個人和家庭、工作和事業(yè);結果階段——經濟物質金錢。
對這7個維度,我問自己:“我真正追求的是什么,希望實現怎樣的終極愿望呢?”
健康:遠離病痛,擁有心理和身體上的雙重健康
心靈和精神:擁有成就感和幸福感,發(fā)現生活中的小美好,追求自己喜歡的事情
修養(yǎng)和知識:希望自己保持善良真誠,擁有終身學習者的年輕心態(tài),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新知識和新技能
個人和家庭:有我愛的和愛我的家人,和睦、融洽、快樂、舒適的相處,讓家成為自己永遠的港灣
工作和事業(yè):追求真正的自由職業(yè)態(tài),將自己活成一家公司,為自己打工
經濟物質金錢:擁有“滿足家庭日常開銷并抵御疾病等風險”的“財富自由”
以上就是這個時期的我,所追求的終極愿望。
二、將終極愿望細化、落地,制訂出長期或短期的目標
終極愿望,總給人一種縹緲的感覺,可執(zhí)行性不強。所以,我們要將它細化、落地,制訂出長期或短期的目標。
以我在“工作和事業(yè)”維度的終極愿望為例——追求真正的自由職業(yè)態(tài),將自己活成一家公司,為自己打工。
“自由職業(yè)態(tài)”這個詞來自古典老師,他在《超級個體》的某篇專欄中,對“自由”這個詞也做了解釋:
自由,是不用非得在某家公司干和特定的人合作的自由。
自由,是不用為錢而做事的自由
自由,是有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自由
他也提到要實現這三種自由,都需要“打造個人品牌”。我認同古典老師的觀點。
但是,我該打造怎樣的“個人品牌”?我的定位是什么?回想過去幾年,我最有成就感的事,被他人認可最多的事情是什么呢?
經歷了很多搖擺之后,我定位在 知識管理 和 個人管理。在知識管理方面,我有5年多的探索和實踐經驗,它幫助我從一個工科碩士跨行到互聯(lián)網設計行業(yè)。也因為知識管理,我不再覺得學習一門新的技能有多么困難。在個人管理方面,我曾經從0開始學簡筆畫持續(xù)100天打卡,也相信“自律給我自由”,更希望通過持續(xù)實踐個人管理的各種方法變成更好的自己。
到這一步,我的目標逐步清晰——打造“知識管理和個人管理”領域的個人品牌。
但是如果你讓我用SMART原則,制定出實現目標的衡量標準、完成時間,我無法準確的給出。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可能3年內都會持續(xù)的長期目標。
所以,我要將這個長期目標做拆解,用SMART原則制訂了2017年希望完成的目標,共分為2個相輔相成的階段:
階段1:用知識管理“輸入-整理-實踐-輸出”的方法,系統(tǒng)的學習時間管理并建立知識體系,到2017年底,至少輸出10篇時間管理的文章,分享到網絡上
階段2:總結知識管理的實踐心得、方法,建立知識體系,到2017年底,至少輸出10篇知識管理的文章,分享到網絡上
用SMART原則制訂目標的好處是,能理清目標設定得是否明確、可執(zhí)行。我們可以從5個維度檢查自己的目標,是否符合SMART原則。
1. Specific 目標必須是具體的,能描述清楚行為標準
2. Measurable 目標必須是可以衡量的,可以用數據來評估結果
3. Attainable 目標必須是可以達到的,在執(zhí)行者的能力范圍內
4. Relevant 必須和整體目標、其他目標具有相關性
5. Time-based 必須具有明確的截止期限
三、挑選出3個最重要的、滿足不同維度需求的年度目標
除了“打造個人品牌”,2017年,我的另外兩個重要的目標是:
1、每天給自己做有儀式感的早餐,以DAY XX天的方式在微博打卡,依次將30天、100天、200天設定為里程碑目標。
2、每個月至少健身20天,跟著keep的“馬甲線養(yǎng)成”課程練習,希望成功練成馬甲線
你可能會問,為什么只挑選3個最重要的年度目標呢?
一方面,是因為太多的目標意味著更多的任務,而我們的精力和時間有限,很難同時兼顧多個目標。所以我寧可完成某個目標之后,再新增一個目標,也不愿意3個以上的目標同步進行。
另一方面,你會發(fā)現不同維度之間是相互關聯(lián)的。實現某個目標,可以讓你多維度的愿望得到一定的滿足。比如“每天做有儀式感的早餐”,既能給我?guī)怼靶撵`和精神”上的幸福感,又能讓我擁有更營養(yǎng)的飲食和更“健康”的身體。
四、用項目管理的方法,執(zhí)行項目級的復雜目標
項目級的復雜目標的特點是:需要完成多個任務,每個任務花費的時間較長,可能是幾周、也可能長達一兩個月。
對于這類目標,我們可以采用項目管理的方法來執(zhí)行,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梳理實現目標需要完成的任務清單
2、制訂任務完成的優(yōu)先級、前后順序,建立執(zhí)行的流程
3、明確整個流程中的里程碑,也就是關鍵節(jié)點;并確定里程碑的交付成果
4、預估每個里程碑、任務完成的時間期限
5、如果這個目標需要多人協(xié)作完成,還要明確每個任務的負責人
對于以上步驟,最終可以輸出甘特圖。這種方法能讓整個進度、節(jié)點、時間更清晰,很方便的掌控目標開展的情況。
下圖是我最初對“系統(tǒng)學習時間管理并建立知識體系”這一目標建立的甘特圖(實際執(zhí)行中會有所調整)。
五、每日持續(xù)行動的目標,養(yǎng)成習慣更能事半功倍
以“每個月至少健身20天”為例,這個目標的特點是:每日重復相同的任務。雖然不需要項目管理、甘特圖來掌控進度,但實現這個目標也并非易事。
養(yǎng)成習慣為什么能讓你事倍功半呢?因為習慣能讓你更省力、減少意志力的調用,讓你覺得每天的持續(xù)行動沒有那么痛苦。
習慣之所以被養(yǎng)成,是因為人的大腦本能的在尋找一種可以省力的方式,從而讓大腦獲得更多休息。當某一系列的行為重復很多次之后,會變成一種自動的慣常行為,這就形成了習慣。
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 暗示、慣常行為、獎賞這3個回路。其中,獎賞/激勵非常重要,只有當我們的大腦開始“預期和渴求”獎賞,才能讓慣常行為持續(xù)進行。所以,別忘了給你“每日持續(xù)行動的目標”尋找一個你非常渴求的獎賞。
我每個月至少健身20天,這個行動持續(xù)了2個月,并且仍然熱情滿滿的想繼續(xù)行動下去。我所渴求的是什么獎賞呢?每次做馬甲線養(yǎng)成,那種對腹部的刺激感、酸痛感,讓我感知到訓練的成效,這是我渴求的;當我看到自己已經健身30天或60天之后,持續(xù)行動的成就感,是我渴求的。
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習慣養(yǎng)成的知識,可以閱讀《習慣的力量》這本書,或者看我之前分享的讀書筆記《認知習慣的力量,一起擺脫陋習》。
六、制訂每周、每天的行動清單
對項目級的復雜目標,我們前面已經明確了需要做的任務、制訂了進度表,這些都是計劃層面的事情。接下來就是通過時間管理的方法,執(zhí)行我們要做的任務。
以我使用的工具“奇妙清單”為例,來簡單介紹清單制定和安排的方法。
1、制定任務清單
根據進度表和對應的任務,將需要做的所有任務錄入到奇妙清單,如有必要每個任務還要列出子任務。
任務:時間管理的主題閱讀
子任務1:《搞定 getting things done》
子任務2:《小強升職記》
以此內推...
備注中寫明:每本書需要完成3個環(huán)節(jié)——閱讀、做思維導圖、拆分知識點到印象筆記
2、制定每周的行動清單
任務通常由多個行動組成,行動才是可以直接開始執(zhí)行的最小單元。每周將行動清單列出來,標注預計需要完成的時間,以及計劃開始的時間點。
行動1:《小強升職記》閱讀書中內容,預計XX小時——周一上午
行動2:《小強升職記》制作思維導圖,預計XX小時——周五上午
行動3:《小強升職記》將思維導圖中的知識點,拆分到印象筆記的時間管理知識點目錄中——周六上午
3、制定今日行動清單
每天的清晨,將預計今天處理的行動,納入到今日行動清單中。
行動:《小強升職記》已讀完,制作思維導圖,預計XX小時————周五上午
以上只是簡單介紹了如何將目標所對應的任務列入清單進行處理。后續(xù)我會另外寫文章詳細分享關于時間管理的步驟、方法、原則等等。
七、定期回顧
回顧的好處在于,讓我們了解目標執(zhí)行的進度。
如果目標執(zhí)行的不好,可以及時的注意,后續(xù)加強行動;如果目標執(zhí)行的很好,又能讓我們產生強烈的成就感,繼續(xù)充滿熱情的執(zhí)行下去。
對項目級的復雜目標,可以了解當前處于哪個任務階段,已完成哪些里程碑,與最初計劃的時間節(jié)點是否吻合是否需要調整,甚至可以用數據來總結成果。比如:我的時間管理主題閱讀,完成了12本書。
對每日持續(xù)行動的目標,通過可視化的方式記錄進展、成果統(tǒng)一保存,讓自己的成就感爆棚。
比如,用表格標記每天的健身數據,按計劃執(zhí)行的打對勾、未按計劃執(zhí)行的畫叉叉,數據放在隨時可見的位置,每天回到家這個表格就可以起到提醒我健身的作用。
比如,早餐打卡,用 Day XX天的格式記錄成果;將每天的早餐放在單獨的相冊,每每看到都會覺得這件事做得很值。
以上,就是我持續(xù)行動執(zhí)行年度目標的經驗總結。
篇幅很長,感謝你能讀到這里,也感謝自己花了幾天斷斷續(xù)續(xù)的完成這篇文章,希望你覺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