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高效的途徑可以培養鍛煉即興發言能力?
每個人在生活、學習工作過程中,都會遇到需要即興發言的情景。學生時代的獲獎感言,班級的學習分享,畢業感言等。工作中各種會議、總結,發布會,采訪等。生活中同學聚會發言,朋友結婚發言,社群分享發言等。這是場景都需要我們掌握一定的即興發言技巧。
培養即興發言能力我們需要從以下4個方面著手:
(1)了解什么是即興發言?(2)即興發言的影響?(3)即興發言的方法?(4)即興發言的原則
一、什么是即興發言
即興演講,就是指事前沒有做準備的情況下,在不同場合根據不同的情況發表的即席講話。要求演講者須具有較強的表達能力、思維能力、應變能力等綜合素質。
二、即興發言的作用
在很多場合碰到即興講話。即興講話展現的不僅是自身魅力,而且還代表著他所在的單位部門的形象。即興發言整體來說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1)展示個人能力
(2)增強他人理解
(3)提供談判影響
(4) 塑造個人影響
(5)提高管理能力
三、進行發言的方法
1、知識儲備——即興發言——講什么?
如何在短時間內組織好自己的即興發言,達到“至少不減分、爭取要加分”的效果,“五個有”可以幫到你。
(1)有準備
對于一些會議或其他場合的發言,應當在開始時起就考慮到發言的可能性,尤其是一些學習會、座談會、征求意見會、內部員工會。會前初步進行構思,考慮可能要針對什么問題發表看法,自己講哪些內容。
(2)有禮儀
禮儀表態,可以套用“感謝+自謙+認同”的模式來進行。感謝,這是一開口首先要表達的意思,感謝領導給我發言的機會,感謝之前同志們的發言,我受益良多等。
(3)有說法
什么叫做“有說法”?把一件事平鋪直敘地說下來不難,把幾個層次的邏輯內容依次表述下來也不難,難的是用一句話或幾句話把你整篇文章表達的中心思想凝練出來。
(4)有亮點
態度有了,邏輯有了,如果能有幾個亮點,就能給聽眾以深刻的印象。有亮點的發言,才能說得上是比較精彩的發言。亮點也不止一種類型,有的因幽默,有的因深刻,有的因尖銳,等等。
(5)有典故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即使是即興發言,也需要有演講素材。這就要求我們平時做有心人,“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廣泛地閱讀、收集、積累材料,上下、古今、中外的人文科學、自然科學都要學習。
2、發言技巧—— 即興發言——怎樣講?
經過大量“演講高手”的實戰研究發現,他們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當中,針對不同的說話場景有一個各類情景說話的“發言公式庫”,在面對即興講話時,就可以快速地從公式庫當中提取出一個對應的公式來使用:
(1)黃金三段發言法
這三點可以是“過去、現在、未來”,也可以是“祝賀、感謝、希望”,還可以是“認識、做法、思考”。
(2)數據事實引證法
平時工作生活中,多學習、多觀察、多積累、多實踐。在腦海中找到生動的例證和恰當的詞匯,給即興演講增添魅力。如產品出口到哪些地方,每個月部門的產值,每個人的不良現象,每個月的優秀事跡等等。
(3) 現場大綱導圖法
即興講話只要時間允許,就要抓緊寫提綱,可以用“思維導圖”列出演講大綱與要點。只有寫下來,才能思維嚴密,語言準確。
(4)平時講話模版法
平時要練就脫稿講話的能力。目前,無論是大會還是小會,無論是發言講話還是主持致辭,有會必講話,要養成個人發言模式,掌握基本的技巧。
3、怎樣消去緊張情緒
有幾種物理方法可以試一下:
(1)深呼口氣:
能夠使人獲得更多的氧氣,從而加大血液中的含氧量,緩解外界的壓力;
(2)稍加活動:
在講話前,雙手握緊然后放松,讓肌肉縮緊再放松,就會促使熱量散發;
(3)閉目養神:
閉目用舌頭頂上腭,用鼻吸氣,可以達到安定情緒的目的;
(4)凝視物體:
確定某一物體,專注凝視,并去分析它的形狀、觀察它的顏色與遠近;
(5)攝入飲品:
講話前喝口水或者其他飲品,這樣可以增加唾液,保證喉部濕潤,也可穩定情緒;
(6)情緒轉移:
就是有意識地做點別的事情來分散注意力,使神經達到平衡緩和。
4、機智地處理現場突發情況。
有時在即興講話中,還會發生一些預料不到的情況。面對突發情況時需要做到:
(1) 首先要做到處變不驚,在沒弄清楚真實情況前,不要隨意作出判斷。
(2) 如果現場來不及了解真實情況,可采用轉移話題、自我幽默等方法先應付過去,等講話結束后,再去了解來龍去脈。
四、 即興發言“三原則”
即興發言的效果,取決于多種因素,但一場有效而精彩的即興發言,需要遵循三個原則:
1、禮儀守規范:
對邀請致辭的人,以及前面發言的人,還有臺下聽眾予以致謝,對個人所發言內容持有開發謙虛學習態度。
2、內容有邏輯:
發言過程中觀點、內容、結構等前后左右的內在邏輯聯系。
3、觀點有創新:
發言有個人觀點,有自己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