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個自稱中醫粉的人在知乎上為中醫申辯,讀起來挺流暢的,故事也講得不錯,可是突然冒出來一句話,讓好多人懷疑他是高級黑。
他說:“我們要一定要傳承中醫,因為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
什么?因為出現得早,所以好?
難道不是因為同樣得病的兩撥人,用了這藥的人病好了,沒用這藥的人沒好;用了這個藥的人比用其他藥的人的病好得快嗎?
事物出現的早晚和它是否有意義,是否有益處有直接關系嗎?
好朋友失戀了,心情低落,我們一起聊了很多戀愛的細節。
她說特別放不下一段戀情,“因為這是我的初戀??!”
什么?因為是第一次戀愛,所以最值得留戀?
難道不是因為這段戀情最投入最忘我,或是遇見了另一個自己,重新認識了自己,有了和以往不一樣的體驗嗎?
我們那么喜歡回憶“第一次騎自行車”;
那么喜歡懷念“第一個愛上的人”;
那么喜歡推崇“最初的夢想”。
讓我們自己動心的一刻確實是無比美好的。
如果你沒忘初心,有明確目標當然很好,分解目標,逐步攻破險阻跨越障礙。
但如果你沒記著初心,其實也并不糟糕并不危險呀!
不必一定追尋"最初"吧。
很可能初戀時你并不懂愛情,
最初你有夢想的時候,你也并不懂夢想。
對于戀愛,你如何定義“初戀”呢?
還記得閨蜜說起學生時代的一段暗戀,她說,那就是我的初戀。也許這就是俗話說的,愛上愛情,愛上沉浸在愛情里的自己吧。
對于夢想,你又如何定義“最初”的夢想呢?大學時的想法?中學時的愛好?小學時的愿望?周歲時在眾目睽睽下胡亂抓起來的筆?
這就像寶媽們常常說起的“起跑線”
孩子的起跑線在哪里呢?周歲?滿月? 剛出生?受精卵?
這樣推下去的話,孩子的起跑線應該是爸媽呀!爸媽的起跑線又在哪里呢?
即便定義得了“最初”,初心就一定是美好的,有情懷的,值得長久堅持的嗎?
新東方的初心是做教育嗎?創業時的初心是賺錢求生存吧?衣食足,知榮辱。生存下來了,有可以承擔社會責任的能力了,才去搞耿丹學院,去捐建那么多希望小學,去找到下一個著陸點,使之充沛靈魂,持續發展。
即便初心就是那樣無比美好,富有情懷,值得長久堅持。
就能勾畫一個“最終”,然后畫條線連接起來嗎?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理解不了俞老師的一句話:不要拿一個人的過去來判斷一個人的將來。
我總覺得我們讀過的書,走過的路,交過的朋友,這些過去的事情會沉淀下來成為我們的一部分,過去的努力也會投射到未來的某段時間看到結果。不拿一個人的過去判斷將來,那為什么招員工還要看簡歷呢?開個夢想發布會不就行了么?
后來才領悟到:世界變化太快 你用一個人的過去判斷他的將來極有可能將來打臉??!此處簡直不敢舉例,舉起例就停不下來啊。就像海闊天空那首歌里唱的:冷漠的人,謝謝你們曾經看輕我。
那些不走尋常路的人,蛻變對他們來說就像洗澡,舒服著呢,這世界變化越快越來勁。
2001年,一位日本記者采訪Steve Jobs,問未來五年的規劃是怎樣的。
Steve jobs 說“其實我不是那么有前瞻性的,我真不知道未來會怎樣,因為世界變化太快,你可以沿著一條路走,覺得五年內我能到達那里,但又有新的事件發生了,你就會覺得算了我有新的目標了,在大多數的我所見識過的五年計劃中,有些很有必要,但是大多數沒什么意義因為世界變化太快。”
2001年,我大概剛剛進入人生的新石器時代,那個時候一規劃就是50年,一暢想就是一輩子,規劃起來也簡單:上學,然后上班,然后退休,然后離開人世。
讀書的部分時間里還會覺得如果做不了醫生,就不是人生,因為小學的時候就想做醫生,還寫進作文里,念給全班同學聽。
最初的夢想讓人感動讓人尊重,可是我們必須要追尋最初嗎?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忘了初心,沒有始終,但能收獲成長和幸福呀?
這世界不是只有完整才美,只有贏才好。
完美的規劃,讓人沒有彎路可走,想來也是另一種缺憾呢。
書里總說在路上不要理睬美景,被除目標以外的任何東西誘惑。
可是有人活著只是為了看美景,并不想到達什么理想的彼岸,因為此岸一樣美不勝收,有人活著就是為了看盡嘗盡人世間的誘惑那!
那些喜歡小確幸剩過大歡喜的人,活在每時每刻能夠爭取到的歡愉里。
黃執中說,為了解釋一個道理,我用了個比喻,結果總有人把力氣花在挑剔或反駁那個比喻上。于是你盡是花力氣,去找比喻的相異點,卻忽略了對方要傳達的意涵,你得到了反駁口實,卻失去了領略道理的機會。
為了一個值得過的幸福的人生,我們設定了一個個目標,結果總有人把力氣花在回憶最初的目標上,千百遍默念自己的初心。于是你盡是花力氣,去弄清楚當初為什么出發,卻忽略了在之后的岔道口幸運遇上的福氣。你記住了初心,卻錯過了幸福。
只要是夢想,就值得追尋,不論是最初的夢想,還是第三個夢想,第十個夢想。
要么有意義,要么有意思,要么我喜歡
夢想的世界里哪輪得到順序來說話?
?不是第一個登上舞臺就一定最閃耀。只要用心,是真心,真的不必一定是初心。
傻狍子原創,歡迎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