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這個信息時代爆炸的今天,離婚率比任何一個時代都高,一生一世一雙人也成了我們對愛情恒久遠的真正向往。如果是有這么一對初戀即終生的戀人,那么你一定認為他們來自那“車,馬,信件都很慢的古代,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徐荷芳就是這樣的一個女人,她不僅是老公的初戀,而且結婚15年,兩人把日子越過越好,越活越精彩,雖然現在還沒到七老八十,還不知道能不能做到一生一世一雙人。但是根據他們的性格,他們的經歷和他們的孩子來判斷。劇情是一定會朝這方面發現的。
想當年荷芳生第一個小孩時,才19歲,他的大兒子現在都已經上高一了。她才34歲,這個年紀,很多女人才生頭胎,而她已經生了四個了。頭胎兒子,接下來兩個女兒,想追個兒子,老四還是一個女兒。
荷芳生得小巧玲瓏,臉型又是瓜子臉,五官長得也很精致。眼睛不是大大的,卻是比較少見的丹鳳眼,精明里不失親切和溫柔。鼻子長得很好,鼻梁很挺,筆頭小巧圓潤。鼻子長好了,整張臉就有立體感了。嘴唇薄薄的,經常上下翻飛。她是一個不擅長寫作但很擅長言談的人。是人是鬼她都能搭上話,一班子女人聚會,她往往是中心。
她長得漂亮,他們家又有錢,所以,她成為中心也很正常。雖然生了這么多小孩,可她生育地早,加上又是順產,看上去反而沒有實際年紀大,加上保養得當,她從25歲就開始保養。她說她25歲也有人相信,唯一出賣她的是她的言行舉止和她的人情事故。
她18歲出來打工,當時是個土土的農村鄉下妹,在發廊里幫人家洗頭。他老公也是20歲出頭,也是農村出來的孩子,在一家工廠做弧焊工。兩人不管是工作條件還是家庭條件,都不算好,和千千萬萬的打工仔打工妹沒有區別。
他們相差4歲,剛生第一個兒子和第二個女兒時,日子過得真是艱苦異常。老公為了省錢,經常中餐晚餐都在工廠解決。不但省了伙食費,還學到不少東西。而荷芳和她媽以及小孩的伙食一個星期盡量控制在100元以內。他們想在這個城市扎下根來,必須咬緊牙關掙錢,必須勒緊褲帶存錢。
那時他們的目標是能吃飽穿暖就是好日子了。還好荷芳的媽媽過來幫他們帶著兩個小孩。這一帶就是十幾年再也沒有離開過,一直至今。后來荷芳的哥哥,弟弟,弟媳都到廠里做事了,當然,這是后話。
荷芳的老公是個很聰明能干的人,平時很沉默,和荷芳的擅言談正好互補。她老公在工廠做了四五年,把公司的技術都學得純熟了,只是業務上他插不上手。可他跟了個好老板,老板創業時已經快六十歲了,是當年西南聯大的化學和物理高材生。她的夫人和兒女都已經定居美國多年。
時常催促他過去,但他覺得自己過去美國就是安享晚年,英雄沒有用武之地了。而當時中國還沒有超聲清洗設備,是他從美國引入,再自己根據中國國情研發生產的。這種設備是需要定制的,可以定制成清洗模具,也可以定制為清洗氣彈殼。用途比較廣泛,是用來代替人工的智能化器械。
這種產業技術含量高,資金含量也高,競爭不激烈,利潤卻很高。老板66歲了,不能再這么耗下去了,子女不愿意回國接手生意。親戚朋友要么不懂這一行,要么就是不可靠或者不成器。他想把這個聚寶盆找個人接手都難。
**
所以在選接班人時也是慎之又慎,終于敲定小劉。這一年,小劉29歲,他正式接管了公司業務。老板是這樣和他協議的,三年內,自負贏虧,工廠營業額的60%要歸老板。三年后,可以100萬買斷所有客戶和設備。
小劉和荷芳經過3年艱苦卓絕的奮斗,不僅買斷了客戶和設備,而且還余下幾十萬。小劉從不擅言談變得侃侃而談,公司的業務十有六七是他拉回來的。荷芳呢,也從對這個行業一竅不通到入門,到拉回第一單,到現在占公司業務的十之二三。
夫妻同心,其利斷金。他們經過市場的歷練和洗禮,夫妻倆都如脫胎換骨一般,從最初開個二手車出去跑業務,到夫妻一人一部捷豹和奧迪。當然,車子和房子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眼界開闊不少,看問題不會那么局限,會多方面多角度立體考慮問題,解決問題了。
小劉現在還在自學英語,他一直在學,從沒落下。還學品酒,學打高爾夫。他要融入的可不是中產階級,而是我們說的富豪階級,可不需要學習這些呢?
荷芳呢,為了當好老板娘,也是去報禮儀班,去高級美容院養生美容,去參加派對沙龍。再有就是生孩子了。誰讓他們都還柄承著多子多福的傳統思想呢。一生就是四個,好在有錢了,養得起,加上戶口是農村的,罰不了多少錢。只是讀書是個麻煩事,公立的不讓進。
所以他們家除了老四,因為老四還小,才三歲,正上幼兒園呢!其他的老大,老二,老三都送去貴族學校了,一年四五萬一個的學費。包住宿,只有周末才回來。
一到周末,三個孩子如脫疆的野馬似的,回到家里鬧騰不休。平時整潔干凈的家里也像鬼子進村,搞得亂七八糟。荷芳對外婆和保姆說,沒事,讓他們鬧騰吧,學校里管得嚴,回家放松放松。完了我們收拾收拾就好了。
小劉現在成劉老板了,荷芳現在成老板娘了。他們雖然出身寒微,可是一刻都沒有忘記學習和與時俱進。他們不像有的暴發戶那般低陋淺俗,一擲千金。也不像先窮后富的某一部分人,賺到錢不敢花也舍不得花。
他們很重視自己的進步,也很重視小孩的培養,這是他們能夠逆襲的主要原因。有了錢,他們不會舍不得花,而是拿來擴大生產規模,添置生產設備。他們甚至貸款在江門鶴山買了十畝地,打算明年自建廠房。
原來的老板因為年紀大了,終究要移民美國的,所以不想投資太多,以后不好脫手。是曾經的小劉和荷芳把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好。
荷芳每天充實而忙碌,這是她當年19歲出來打工時做夢也沒想到的生活,是遇上了好時代遇上了貴人,還是自家的祖墳冒清煙呢?所以她雖然年級輕輕,卻是極相信鬼神菩薩,家里廠里都是天天燒香,敬神理佛,這和她的年紀實在太不相符了。
*我是一盞冷茶,你來過,我就歡欣鼓舞。
飲一盞冷茶,冷眼旁觀,人間百態,冷暖人生;
執一支拙筆,肆意書寫,千人千面,千頭萬緒。
無戒寫作訓練營三期第十四天,學號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