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待|寸鐵學號:134
聽了焱公子的課––《非專業怎樣寫出一篇好看又賺錢的影評》,真的是有所收獲的,最起碼我知道了自己的文章最大的漏洞是什么?讓我有了一種反思的意識,反思自己寫的文章到底能不能算得上一篇完整合格的影評,且不說寫得好不好。
寫作確實是一條孤獨的路,需要一個人靜靜地埋頭苦寫。但是,這有一個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自己知道寫作的方向,下筆寫文章時,這篇文章所具備的要素框架,都做到了心中有數。
如果不能做到心中有數,而且不想看著每天只有量的輸出,文章卻沒有質的改變,那么在寫作的孤獨之路上,找個導師來指點迷津,跟著學習一段時間,掌握寫作的格式,可能就是個不錯的選擇。
之前,我一直認為寫作是個很私人的事兒,喜歡一個人埋頭苦寫。但是我發現這種方法行不通,我不知道寫文章的最基本的框架,往往是兩個小時都下不了手,亦或是滿紙荒唐言。雖然看到了文字輸出,但是僅僅是文字的簡單堆砌。
我想寫出好的文章,我想讓每一個看完我文章的人有種愉悅甚至是享受的感覺,而不是讓讀者受折磨,或覺得是浪費時間。
很榮幸,我加入了寸鐵學院,成為眾多學習者中的一員。既來之,則安之。我認定了寸鐵的老師,那么他們在我心中就是最優秀的。我不知道從寸鐵學院畢業之后會不會有突飛猛進的進步,但是我會跟著我的導師踏踏實實地學習,每節課都要有收獲,在變優秀的路上走得越來越遠。
糟了,又說多了。不過生活必須要充滿儀式感,這算是我的入學儀式,就把這些話當做我的小誓言吧!
言歸正傳,焱公子所講的《非專業怎樣寫出一篇好看又賺錢的影評》這節課中,主要講了四方面的內容,包括寫影評的可寫角度,新手寫影評的誤區,寫影評相對適宜的切入點,以及最后的福利時間。
具體到講每一方面的內容,講授模式是理論+舉例+復盤,很有邏輯,也十分容易理解。
接下來我就從三個方面談談我上完這節課的收獲。
第一,寫影評要找準重要角度,真實才有代入感。
電影元素有很多,包括劇本,導演,拍攝,表演,服化道,后期制作和聲音。每個元素都能成為寫影評的切入點,但是對于非專業電影研究人員,劇本和表演則是寫影評的首選。
劇本或稱為故事是電影的靈魂,也就是說,當我們在看電影時,熒幕上所呈現的人物,語言臺詞,劇情以及所表達的主題都源于劇本。我們可以選擇其中一點來立意,選的時候當然選最有特色的,最打動你的,有話可說的。
另一點是從表演來立意寫影評,我看過好多電影,有時因為一個細節就哭得稀里嘩啦,當時只覺得自己被帶入,沉浸在電影中,感性完全擊垮了理性,只覺得感動,完全沒有分析其中的原因。其實這就是一個很好的立意,足夠真實,能夠產生共鳴,賺取你的眼淚,如果能夠理性的分析一下就能成為一個很好的角度。
就像老師所舉的例子,《唐山大地震》中大家都被母女重逢的場景感動得留下眼淚,但是要注意三個動作"呆","跪","站",這就是演員表演的藝術,也是我們要著重關注的點。
第二,影評要有自己獨特的觀點,哪怕不如別人的高明。
反思自己所寫的影評,其實都踏入了這個致命的誤區。我覺得在看完一部電影,準備著手寫影評的時候真的不能參考別人的,因為在你看別人文章的過程中,無形中就被別人的觀點所束縛,那么你寫出來的基本上就是主題相同,僅僅就是用詞不同而已,沒有太大價值。
老師講完課后,我去看了看我寫的影評,真的是有大段大段的劇情介紹,以及經典語錄的堆砌。我找不到我的觀點,更不用說論證這個觀點的論據了。看起來有種東拼西湊毫無主題之感。
這是必須值得重視的一點,我不能再做文字的搬運工,要做文字的靈魂創造者,哪怕觀點很淺,很表面,那也是屬于自己的。
第三,影評寫作有套路。
影評寫作雖然沒有標準的必須遵循的格式,但是對于新手來說,先用上這一套寫作格式真的能寫出好看的影評。
這個套路的精華就是總分總,像寫議論文一樣,先提出論點,然后論證,最后點題,升華主題。
論點一定要直接寫出來,不要拐彎抹角那么含蓄。而且論點要專一,一旦確定下來,所有的論據都要為論點服務,也樣才會讓文章有邏輯,有內涵。
如果我早點知道這個套路,就不會在影評中那么隨心所欲,把影評寫成一篇觀后感,大量的主觀看法,沒有做到影評的最重要的"評"字。
以上這三點就是我聽完焱公子的課之后的收獲,主要寫了怎么把影評寫得"好看",只要能把影評寫好看,至于"賺錢"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酒香不怕巷子深"嘛!
最后還是要謝謝焱公子的經驗分享,第一節課就收獲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