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屑[人工砂、篩屑]
石屑,是采石場加工礦石時通過最小篩孔(通常為2.36mm或4.75mm)的篩下部分,也稱篩屑(交通部新規范) ,又稱人工砂。
1、石屑表面比砂粗糙,有尖銳棱角,且含有較多的粒徑小于0.16mm的石粉;
2、石屑中含有大顆粒,也含有粉粒,這種級配拌合物的強度較高,與水泥的粘結性好;
3、石屑采石場加工的碎石。
石粉
石粉,是由灰巖等堿性石料經磨細加工得到的,它的粒徑小于0.075mm。
1、石粉的粒徑比石屑要小,因此,在管溝回填時,石屑是不可以改用石粉回填的;
2、用水泥和石屑拌和成5%水泥石屑,因為它的級配性好,所以成型后的強度較高,而如果改用了水泥石粉,由于級配比較單一,水泥與石料的粘結性會下降,從而降低它的總體強度。
石子[卵石、礫石]
石子,廣義上的說法,泛指白石子、彩色石子、黑色石子、碎石、礫石、卵石等,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選用,一般白石子、彩色石子、黑色石子粒徑較小,使用在裝飾工程,而碎石、礫石、卵石適用于結構,市政,公路,鐵路等范圍。
碎石
碎石,符合工程要求,經開采并按一定尺寸加工而成的有棱角的粒料。碎石是混凝土的必須材料,一般混凝土使用粒徑為級配,在5-25mm。
級配碎石
級配碎石,由細集料、粗集料和石屑各占一定比例所組成的混合料,當其顆粒組成符合密實級配要求時,稱為級配碎石。級配碎石屬于柔性材料,其作為基層具有抑制反射裂縫、改善上下層材料溫濕狀態、易維修、造價低廉等優點,但因其作為松散材料的一種具有剛度小、整體性差等缺點。一般只運用于交通量較少的公路基層,或是重載交通公路的墊層。
1、級配碎石一般是由預先篩分成幾個(如四個)大不同粒級的碎石組配而成。
2、級配碎石也可用未篩分碎石和石屑組配成。未篩分碎石只控制最大粒徑(僅過一個規定篩孔的篩)后,由碎石機軋制的未經篩分的碎石料。石屑指碎石場孔徑5mm篩下的篩余料,其實際顆粒組成常為0-100mm,并具有良好的級配。缺乏石屑時,也可以添加細砂礫或粗砂,但其強度和穩定性不如添加石屑的級配碎石。
3、級配碎石墊層的原材料主要由粗集料、細集料等組成。粗集料的質量控制指標主要是碎石壓碎值和顆粒組成,一般粗集料的壓碎值不大于30%,針片狀顆粒含量不大于20%;細集料主要是控制好石屑的顆粒組成、含泥量和摻加量,保證級配連續。
級配型集料
級配型集料是由各種大小不同粒級集料組成的混合料,當其顆粒組成符合技術規范的密實級配的要求時,稱其為級配型集料。
1、級配型集料,包括級配碎石、級配碎礫石(碎石和砂礫的混合料,也常將礫石中的超尺寸顆粒砸碎后與砂礫一起組成碎礫石)和級配礫石(或稱級配砂礫),粒徑組成為0-100mm。
2、級配型集料基層結構是按密實混合料原則修建的,其強度形成是靠集料間的摩擦力和細粒土的粘結力,經碾壓密實聯結所構成。要保證這種結構具有足夠的強度,一定要使組成混合料的集料具有最佳級配和良好的顆粒形狀,經充分拌和,使各級集料分布均勻,并碾壓密實,否則將影響結構層的強度。
3、級配型集料可以用做瀝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基層和底基層,也可用做路基改善層,在潮濕多雨地區使用級配型集料特別有利。
砂夾石[級配砂石]
砂夾石,就是砂和石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也稱為級配砂石。一般用于地面墊層、基礎墊層、道路墊層。
石渣[毛渣、電石渣]
石渣,利用電石和水反應制取乙炔過程中排出的淺灰色細粒渣,即一種或多種不同規格的殘余石料,以粉狀為主,主要成分:氫氧化鈣。
渣:帶有很多種的雜質,混摻在一起的不規則狀混合物。
1、電石渣主要來源于電石法聚氯乙烯與醋酸乙烯生產。每生產1噸聚氯乙烯耗電石約1.45噸,每噸電石水解后產生1噸多電石渣,故每生產1噸聚氯乙烯需排出2噸多電石渣。電石渣數量大,含堿量高,又含有硫、砷等有害物質,不經處理排放會堵塞下水道,壅積河床,危害漁業生產。在陸地堆放則占用土地,污染環境。
2、制砂漿:電石渣的化學組成符合二級低鎂石灰標準,同水泥、砂子可攪拌成砌筑砂漿,稱為電石渣水泥砂漿。其抗壓強度、抗凍性能、粘結力、軟化系數值等方面都符合規定要求。
3、制水泥:電石渣先用水洗法除去其中的硅鐵塊,經過沉降排去上層清水,下層濃漿含水量約66~70%。將煤、黃土、鐵礦渣按16:16:5的重量配比送入泥漿磨,磨時連續加水制成含水54~98%的泥漿。然后將電石渣和泥漿均勻配成含氧化鈣48±1%的料漿,脫水干燥后粉碎,再成型為具有一定大小的圓球,送入立窯,經煅燒、粉碎后,磨成水泥。
石碴
石碴,即同一種材質的大小規格在規定范圍之內的石料。多用于工程施工中回填物。
碴:指小碎塊。帶有不摻雜其他雜質的意思,即使很碎小。
石砟
砟:巖石、煤等的碎片。
在鐵路上,指作路基用的小塊石頭。傳統的鐵路軌道通常由兩條平行的鋼軌組成,鋼軌固定放在枕木上,之下為小碎石鋪成的路砟。路砟和枕木均起加大受力面、分散火車壓力、幫助鐵軌承重的作用,防止鐵軌因壓力太大而下陷到泥土里。
毛石
毛石,是不成形的石料,處于開采以后的自然狀態。
1、毛石是巖石經爆破后所得形狀不規則的石塊,形狀不規則的稱為亂毛石,有兩個大致平行面的稱為平毛石。亂毛石形狀不規則,一般要求石塊中部厚度不小于150mm,長度為300~400mm,質量約為20~30kg,其強度不宜小于10MPa,軟化系數不應小于0.75。
2、毛石與毛渣的區別主要是,前者是大塊的,后者是小塊的。
地瓜石
地瓜石,常用來做墊層用的長方形或者不規則形狀的石灰巖石、花崗巖及其他巖石,規格100mm~200mmm不等,長方形或不規則形狀,是用來做墊層和鋪設路基用的小塊不規則石材,比如石灰巖,形狀大小如同地瓜,鋪設時,豎向插地、滿鋪,在上面澆灌混凝土,振搗密實,將地瓜石縫隙填滿,并達到一定厚度,找平后就形成路面,這種做法常用于小區內的車行道。
料石[條石]
料石,dressed stone(也稱條石)是由致密的砂巖、石灰巖、花崗巖加工而成的較規則的六面體石塊,用來砌筑建筑物用的石料。
1、按其加工后的外形規則程度可分為:毛料石,粗料石,半細料石和細料石四種。
2、按形狀可分為:條石、方石及拱石。
3、毛料石:外觀大致方正,一般不加工或者稍加調整。料石的寬度和厚度不宜小于200mm,長度不宜大于厚度的4倍。疊砌面和接砌面的表面凹入深度不大于25mm,抗壓強度不低于30MPa。
4、粗料石:規格尺寸同上,疊砌面和接砌面的表面凹入深度不大于20mm;外露面及相接周邊的表面凹入深度不大于20mm。
5、細料石:通過細加工,規格尺寸同上,疊砌面和接砌面的表面凹入深度不大于10mm,外露面及相接周邊的表面凹入深度不大于2mm。
注:相接周邊的表面是指疊砌面、接砌面和外露面相接處20~30mm范圍內的部分。
砂礫 sand gravel
砂礫,砂和礫石的混合物,小卵石與巨石(一種受水或天氣侵蝕而成的巖石)也被稱為砂礫,密度高,穩定性好,常用于道路基層鋪設。
砂石[砂+碎石] sand
砂石,指砂粒和碎石的松散混合物。地質學上,把粒徑為0.074~2mm的礦物或巖石顆粒稱為砂,粒徑大于2mm的稱為礫或角礫(二者區別在于被磨圓程度不同)。如果砂石中碎石多為礫,稱為砂礫石。日常生活中也有人將砂巖稱為砂石。
沙粒、砂粒、沙礫、砂礫、砂子:
1、沙粒:一般名詞,細小的沙子,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2、砂粒:土壤名詞,主要成分為石英或礦物顆粒。通透性好,保水肥能力差,礦質養分含量低。
3、沙礫(grit):地學名詞,指沙子和碎石的混合物。比巖石顆粒要小,比粉砂粗糙。粉粒的直徑介于0.06和2.0毫米之間,是巖石經風化、剝蝕而形成,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
4、砂礫:工程名詞,指砂和礫石的混合物或小卵石、巨石(一種受水或天氣侵蝕而成的巖石)。直徑大于2毫米,比沙礫直徑大。可用于道路基層鋪設。
5、砂子(主要為SiO2),多為人工制造,或是人工從某些石塊上打磨下來的,顆粒相對更大一些,飽滿感更強一些,拿在手中能清晰地感覺到有顆粒存在。
砂礫(sand gravel),砂石(sand),淤泥(silt)和黏土(clay)
1、砂礫,sand gravel,最大,直徑大于2mm;
2、砂,sand,其次,直徑小于2mm;
3、淤泥,silt,第三,直徑小于十六分之一毫米;
4、黏土(粘土),clay,最小,直徑小于二百五十六分之一毫米。
怎么判定河砂中含有石粉?
石粉和河砂的區別是石粉是石頭加工出來的,而河砂是天然的,抓一把河砂,如果手上有白色的石灰石粉末,即可判定河砂中含有石粉。
沙子粒徑0.25-0.35mm為細沙,粒徑0.35-0.5mm為中沙,大于0.5mm的由稱為粗沙;石粉細度可隨意變化,視球磨機粉碎細度而定。(通常見的為重鈣粉)成為CaCO3,滴加鹽酸會產生二氧化碳,劇烈反應產生氣泡。石粉質地不透明,白色至青灰色,呈立方體。河砂半透明狀,不規則(需要放大鏡或顯微鏡觀察)。如果有條件檢測鈣含量是最科學的,純品石粉鈣含量35-38%,河砂幾乎為0%。
石粉砂和河砂
由于石粉砂和天然河砂在級配和細度模數等物理性能上的差異,所以在施工時需注意以下幾點:
1、石粉砂混凝土的拌制、運輸、澆筑等施工要求均與天然砂混凝土施工相同。
2、采取措施保證石粉砂的質量穩定,加強石粉砂的級配、細度模數、石粉含量、MB值的經常性檢測。
3、石粉砂的堆放、轉運時應注意防止泥土混入。
4、設待檢倉,根據質量情況適當調整配比。
5、加強石粉砂混凝土拌合物的攪拌,較河砂混凝土應適當延長攪拌時間30s~60s。
6、定期校正計量設備,嚴格控制劑量精度。
7、防止漏振、欠振和過振。
8、加強早期養生,適當延長養生時間。
在預拌混凝土生產中,一般不宜單純用石屑(制砂機生產的人工砂除外)代替細骨料配置混凝土。
經試驗對比分析,石屑在混合砂中最佳摻和范圍,對于中砂為30-40%,不宜超過40%;對于細砂,為30-50%。由此可見,對于中砂采用石屑:砂為30:70的配比較為合適;對于細砂,采用石屑:砂為(30-35):(70-65)的配比方案為較佳。
石屑混凝土利用石屑加砂來拌制混凝土,一方面充分利用了石屑同水泥漿粘結良好的外表現狀和強度較高的優勢;另一方面利用了砂子的保水性和良好的滑動性,兩種材料相輔相成。
石屑中的石粉和泥粉如何區分?
最簡單的方法,把含有石粉和泥粉的石屑裝入透明容器內,加水攪拌,加水要要求石屑能在水中自由沉降,沉淀30分鐘后最下邊的就是石屑,上邊的是石粉,水中漂浮的是泥粉。
C30混凝土用天然沙與石屑的區別
石屑是加個碎石的副產品,由于其經過外力破碎,強度會較碎石低,而且片狀含量多,雜質(比如石粉,泥土等)含量高。顆粒形狀不規則,棱角性明顯,降低了混凝土的工作性。
天然沙一般指河沙,潔凈程度一般比石屑高,強度也較高,顆粒形狀較圓,有利于增加混凝土工作性。
砂巖經風化形成最初的山砂,經雨水的沖洗搬運碰撞而形成河砂,這就是天然沙。天然沙因自然選擇的結果,其組成較單一,個體結構片狀條狀的很少,雜質少,所以,其孔隙率較大,本身的強度大,相對水泥配比較多,同樣條件下制成混凝土的強度較高;而石屑是由破碎石子時篩下最小的部分,其組成較多樣,土等雜質多,個體結構片狀條狀的不少,其孔隙率較小,本身的強度較小,相對水泥配比較少,同樣條件下制成混凝土的強度較低。
制作C30混凝土用石屑代替天然沙,要通過實驗確定配比。用石屑制做混凝土有其不利因素,但可增加水泥配比來減低石屑的不利因素而增加混凝土強度,從而達到C30混凝土的標準。
水泥穩定碎石中用的石屑還是石粉?
水泥穩定碎石是以級配碎石作骨料,采用一定數量的膠凝材料和足夠的灰漿體積填充骨料的空隙,按嵌擠原理攤鋪壓實。
水泥穩定碎石材料主要由粒料和灰漿體積組成。粒料為級配碎石,灰漿體積包括水和膠凝材料,膠凝材料由水泥和混合材料組成。
混合材料分活性和非活性兩大類。活性材料是指粉煤灰等物質,可與水泥中析出的氧化鈣作用。非活性材料是指不具有活性或活性甚低的人工或天然的礦物材料,對這類材料的品質要求是材料的細度和不含有害的成分。
因此,要用石粉作為混合材填充,也可以適當加入部分石屑。
細集料
在瀝青混合料中,細集料是指粒徑小于2.36mm的天然砂、人工砂(包括機制砂)及石屑;
-
在水泥混凝土中,細集料是指粒徑小于4.75mm的天然砂、人工砂。
細集料
粗集料
在瀝青混合料中,粗集料是指粒徑大于2.36mm以上的碎石、破碎礫石、篩選礫石和礦渣等;
-
在水泥混凝土中,粗集料是指粒徑大于4.75mm以上的碎石礫石和破碎礫石。
粗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