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舌尖上的中國》對云南建水燒豆腐的描述太誘人了,所以我們的云南之行,是一定要到建水嘗嘗地道的燒豆腐的。
大概因為云南氣候宜人,這里的夜市生意異常火爆,我們迫不及待地找到了個笑瞇瞇的俏麗老板娘的攤位,圍爐而坐,摩拳擦掌,準備投入到一場大快朵頤的戰(zhàn)斗中。
我們發(fā)現(xiàn),在建水一帶吃豆腐好有趣:炭火上鐵屜特大,每塊豆腐不大,一寸見方,小巧玲瓏,豆腐多堆在一角,食客圍屜而坐,熟一塊,食一塊。攤主南向坐,不斷翻動豆腐,不斷為豆腐刷油。屜角備數(shù)個小罐,每一食客有一罐子對應(yīng),你每吃一塊豆腐,攤主就扔一粒包谷在罐中,待你吃完結(jié)賬時,攤主就倒出罐中包谷粒計數(shù)收錢,有點“撒豆成錢”的意味,當當聲不絕于耳,甚是有趣。
豆腐經(jīng)火烤,逐漸膨脹,最后成圓球狀。咬破脆皮,就見熱氣從無數(shù)蜂窩狀小孔中散出,香味撲鼻。調(diào)料有干味和潮料兩種,干料為干焙辣椒和鹽,潮料為腐乳汁,一嚼之下,汁液四濺,唇齒留香,我們吃得開心滿足。
我們邊和俏麗的老板娘聊天,邊品嘗燒豆腐的美味。此時,我的腦海中仿佛出現(xiàn)了一個場景:深深的小巷,青青的石板路,清冽的古井水旁,一伙擔著井水,磨著大豆,做豆腐的美嬌娘,擦著額頭的細汗,巧笑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