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schedule里增加了一項“重要任務”——裝修房子。
距離我裝第一套房子也有四五年時間了,現(xiàn)在的裝修人工費比當年貴了很多,物料費也成倍地增長。問了幾個最近剛剛裝完房子的朋友,70-80平也得花20多萬,我新房子的鄰居更是說原計劃30萬打住,沒想到還沒裝完50萬沒了……
裝修真的是一個無底洞啊!縱然你之前做了多么充足的預算準備,都頂不住超預算,超很多預算的情況。
一個設計師朋友道出了“超預算的原因”:兩個洗手盆,一個1200,一個2800,那個2800的明顯比1200的好很多,你就會咬咬牙選2800的。每一件東西都想“買好一點的”,這不預算就超出很多嗎?
我看著設計師給我出的設計報價,每一項都詳細到極致,后面跟著的數(shù)字也精確到個位數(shù)。看著六位數(shù)的報價,眼睛還是有點暈眩。想來當年我精打細算裝了一套小房子,忙前忙后連家具家電算在一起也沒超過10萬,不禁還是很佩服自己。
但這套房子光是基礎裝修就得小10萬,加上主材和家具,沒有40萬是肯定下不來的。真心恨不得擼起袖子,自己開始刷墻開干。真是“隔行如隔山”,專業(yè)的事情讓專業(yè)的人去做,自己還是省省心吧,唯一要做的是趕快多賺點錢,要花錢的地兒太多了!
說到LOFT工業(yè)風,是我一直都非常喜歡的風格。裸露的紅墻或者被刷了一層白灰的墻,暴露的水管,鐵皮風格集裝箱式的粗獷,在一般家庭裝修里這種風格很多人也不會考慮,說是“太冷了”,但其實看了幾個裝修案例之后,這種風格還是可以嘗試一下的。
比如,這套來自臺灣新竹的單身公寓,追求的風格就是紐約曼哈頓記憶。
這種大膽的用色和粗獷的工業(yè)風很適合年輕人,當然有孩子的家庭也可以嘗試用色彩營造不一樣的家庭游戲區(qū)。
地板統(tǒng)一用復合木地板,偏橡木白顯得干凈整潔。墻體大膽用紅墻刷一層墻漆,顯出層次感。那個集裝箱的設計倒是耳目一新,我都不知道怎么才能實現(xiàn)這樣的效果?
大頭的吊燈,簡單明快。臥室用白墻和原木色木板區(qū)隔,也很有層次。
我雖然沒去過美國,但看美劇看得比較多,對美國鄉(xiāng)村風格和美式LOFT工業(yè)風情有獨鐘,如果真的可能,我想自己一點點搗鼓搗鼓那套小房子,搗鼓到我滿意的程度,我再住進去,養(yǎng)養(yǎng)花,種種蔬菜水果,再養(yǎng)條拉布拉多或者柯基犬,美好的田園生活,也是非常向往的。
再多多看看案例,多找找靈感,夢想中的小房子還有花園,一定能實現(xiàn)!
期待,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