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剛20出頭的姑娘,因為長年生活在溫婉柔和的南方,有一副小家碧玉的模樣,其實這不過是因為個子不高。她可能在看到自己喜愛的明星時旁若無人激動的地跺腳尖叫,她也許在沒興趣的課上對討厭的老師不理不睬,她或許和一群男生稱兄道弟,對人生中最習以為常的離別難以接受。這姑娘就是我,千千萬萬人群中平凡的沙粒。
長到如今的年紀,時光并未消磨完我的棱角,雖然讀了一些書,去了幾個地方,看到了許多的人,可依舊儼然還是一只刺猬。人生是一場修行,想要到達“上善若水任方圓”這樣的境界,不僅需要生活豐富的閱歷,自我潛意識里深刻的善良,還要有后天培養所擁有的生活智慧。我想努力成為這樣的人,像水一樣,澤萬物而不爭名利,在這個紛擾的世界活得處事不驚,恬淡自然。
人有觀察,模仿他人行為的學習能力,所以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了觀察學習的理論,也講述了榜樣作用的重大意義。通過讀過看過一些人的生活方式,我也從中學到一些他們如“水”的生活態度
在一個叫“茶峒”的小山城里,有一條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有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只黃狗。這就是沈從文筆下的翠翠一家人,他們靜靜地很忠實地在這小山城里平淡的生活。老人是管理渡船的,他不論晴雨,必守在船頭,只要有人過渡時,他便略彎著腰,兩手緣引了竹纜,把船橫渡過小溪。這船是公家的,所以過渡的人不必出錢。有些人心中不安,抓一把錢擲到船板上,老人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的手心里去,儼然吵嘴時的認真神氣:“我有口糧,有錢,夠了。誰要這個!”
老人和小女孩在平時沒人渡河時,兩人就坐在門前的被雨水沖刷得光滑的大石板上享受日光浴,老人給女孩說著一些古老的故事,女孩歪著腦袋津津有味的聽著。有時候,老人順從女孩的撒嬌,唱熟悉的山歌或是吹悅耳的曲子,女孩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白日漸長,不知什么時候,他們都睡著了,柔和的陽光恣意灑在他們臉上,只覺特別美好。
老人盡力做好自己的事,和來來往往渡船的人問好聊天,在炎熱的夏天為勞累的渡客們送上一碗清涼的茶水;小女孩在自家的菜園忙忙碌碌,為老人做香噴噴的飯菜,也時常怕老人累著,主動幫著干活。他們不求任何名利,用心體會著生活的樂處,享受著這平淡如水的生活。
這大概就是“上善若水任方圓”的生活態度。沒有名利之爭,用最大的善意去理解他人,用一顆最干凈的心來安靜生活。
你也許會說,這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隨著社會的發展,民風質樸已經慢慢消失,民情純真已經不復存在。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太多的利益糾葛。“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卻更加真實。是的,我不否定,但是現在的時代依舊有如水一般干凈,善良的人。
前段時間,無意間刷微博時,看見了黃磊給自己女兒寫的一封信,大概如下:他們一家人住在北京郊外的一棟別墅中,離城市很遠,不遠處就是山。他們遠離喧囂,過著一種半隱居式的生活,沒有被現實過多地影響和左右。黃磊認為最幸福的時光就是他在廚房做飯炒菜,妻子在院子里打掃晾衣。他不是“鷹爸”,對女兒在掌握一些技能上沒有過重的要求,唯一要求便是,要學會誠實。他說的誠實不僅僅是講實話、不撒謊,他認為誠實是忠誠于內心的簡單與輕松,不去計較周遭和自己曾有過的懷疑與不滿,誠實地接受并且消化自己的人生。這種誠實不僅是一種道德,更是一種勇敢的品格。
他希望自己的女兒們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來活著,即使是平凡人也無謂,人生活到最后,才真正懂得“蕩氣回腸是為了最美的平凡”。
黃磊出門工作,和朋友們簡單相處,不刻意不討好,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真誠相待。不管他走多遠,他的心始終關心著家,微博上時常曬自己的思念。常常帶著妻子女兒去旅游,讓他們去親近大自然,永遠保持著一顆干凈的心。
“上善若水任方圓”不就是這樣嗎?在這紛擾的世界不被現實過多的影響,淡定自如的處理生活中的事。
年輕人的心總是容易浮躁,對未來的生活也是擔憂惶恐。年少時沒有用功讀書的弟弟早已在社會上打拼多年。他時常在心情不佳時給我打來電話:“姐,生活好辛苦。同事,朋友不過是吃飯喝酒時解悶的伴,有困難的時候誰都不會拔刀相助。男生想要娶媳婦,就要努力掙錢買車買房,可哪有這么容易啊!”
“慢慢來吧,無愧于心,盡力而為!”我其實不知道說些什么,也就用這些文縐縐干巴巴的詞語來回復。
“姐,我真怕自己以后變成自己最不喜歡的那種人的模樣。”他有些憂傷。
我無言以對。
他是那個即使自己沒有錢花,也會毫不吝嗇的掏空褲兜將錢放進路邊可憐乞丐的碗里的善良的人。他從不去探討那個裝扮可憐的人是否是騙子。他曾說:“在路邊看見四肢健全的人仍舊會給錢,是因為那人能低下頭來把自己的自尊和臉面踩碎在腳底。”他是那個為了朋友能兩肋插刀的豪邁的人,朋友有什么事從不拒絕。他也是一個時常惦記著自己的老師,不忘師恩的感恩的人。他千方百計找到許多年前的班主任的電話號碼,激動熱情的打去電話,誰知年老的老師業已忘記了他的名字,可是他依舊的開心。這樣的人如今給我打電話說著這些沮喪的話,我心里是無味陳雜的。
是的,生活中有許多的不如意,我們都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些什么,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要有如“水”的心態,用一顆平靜的心來接受這世間所有的不如意;才更要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善良的活下去。我要像小山城里的老人,像居住在北京郊區的黃磊一樣,擁有著如“水”一般的生活態度,對待事情的處理不驚不擾,平靜美好的生活。
閨蜜曾經給我寫過一封信,她對我們的未來憧憬如下:我們住在某某路,推開窗有商販的吆喝聲,關上燈有街上的百家光,清晨開著她的音響,下我拿手的面條,夜晚放著我的電視,她寫煽情的文字,情人節拍一張照,過生日點滿蠟燭,開心了斗斗嘴,失意時兩口酒。一枚屌絲配一位文藝女,過成兩個漢子的模樣,平平淡淡,樂在其中,再吵鬧也要記得炒雙份的菜和泡大杯的茶,最好,我們養一只狗,公狗,取一個俗氣的名字,養一只貓,母貓,給她高貴的稱呼,然后讓他們每天打一架,等到他們最后由恨生愛穿破世俗的城墻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收拾收拾行李打包好光陰回家了。
這就是我們想要的平淡如水的生活,在這個喧鬧的世間營造祥和寧靜的圣地。不管日后會是怎樣,我們都正在努力成為“上善若水任方圓”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