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靠一條運河撐起的國家。
世界可以沒有巴拿馬,但一定要有巴拿馬運河。
要說巴拿馬運河的名氣比巴拿馬共和國的名氣還大,巴拿馬國民也不用抱怨。之所以有這個國家,就是因為這條運河。
▲安孔號, 于1914年8月15日通過巴拿馬運河
殖民時代,西班牙橫掃美洲,占領了從北美墨西哥到南美阿根廷的大片土地,其中便有今天的巴拿馬。
當時太平洋與大西洋之間的交通非常不便,必須繞到南美洲最南邊的合恩角才行,成本巨大。
于是,西班牙選出了一個好地方,在南北美分界線處,有一個地方特別窄,如果能夠打通的話,那么太平洋與大西洋之間就可以直接過了,也就是今天的巴拿馬。
想法是好的,但是花費特別大,而且受益的不光是西班牙自己,美國和葡萄牙同樣受益,所以西班牙想眾籌……
但美國和葡萄牙不太感興趣,沒參與。
▲哥倫比亞周邊形勢圖
后來,西班牙與英國為了爭奪海上一哥,輸了。西班牙的殖民地紛紛獨立,大哥倫比亞共和國借此機會成立,后來厄瓜多爾、委內瑞拉又從大哥倫比亞共和國中獨立出來,大哥倫比亞剩下的部分稱為哥倫比亞。
這時候的法國和美國都想實現當年西班牙人未實現的愿望,打通巴拿馬運河。經過pk,老美將浪漫的法國踢出局。
▲大哥倫比亞,曾經的輝煌
于是,美國和哥倫比亞進行了"友好"磋商:我幫你實現夢想,但要把巴拿馬運河的永久經營權給我,我可以給你幾個錢意思一下。
哥倫比亞當然不同意。
美國看到了運河開通背后的巨大利益,既然哥倫比亞不同意,那就讓巴拿馬從哥倫比亞中獨立出來。
▲巴拿馬
1903年,在某國的策動下,巴拿馬獨立,面積僅有哥倫比亞的十幾分之一。
面對極為弱小的巴拿馬,美國終于可以如愿了。
1903年11月18日,美國與巴拿馬共和國簽訂了《美國與巴拿馬共和國關于修建一條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通航運河的專約》,條約大體意思:
▲巴拿馬運河船閘工程地圖
美國首先支持巴拿馬獨立,其次出錢修建巴拿馬運河。
但是運河兩側各8公里,面積1673平方公里的土地,美國有永久使用權和控制權。美國給巴拿馬首付1000萬,1913年后每年分紅25萬。
而為了更好的維護巴拿馬運河的秩序,美國有權對巴拿馬城和科隆進行干預,他們分別是巴拿馬的首都和第二大城市。
▲巴拿馬運河區
下令開鑿巴拿馬運河的是美國第二十六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這是他任內的主要功績之一,他也因此入選了總統山。
原本巴拿馬以為自己占了大便宜,但越到后來越想狠抽自己。
這相當于把自己一線城市的商鋪,租給別人,一年收房租25塊錢,而且租客可以隨便改動房產,房本上也要寫上租客的名字,不答應還不行。
▲西奧多·羅斯福
接著巴拿馬與美國便進入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爭奪運河所有權之戰。
甚至在1964年,一名巴拿馬學生為了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在運河區升起巴拿馬國旗而被槍殺。
愛國青年被槍殺很快演變成火拼、兩國斷交、襲擊大使館、巴拿馬全國罷工等一系列事件。
▲美國海軍密蘇里號戰列艦通過巴拿馬運河,1945年
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曾表示:如果將來巴拿馬政府以"維修"為理由關閉運河,美國軍隊就會進去關閉并維修巴拿馬政府。
后來雙方摩擦不斷,美國也開始逐步歸還權力給巴拿馬政府,直到20世紀的最后一天,巴拿馬終于100%的擁有巴拿馬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