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歷程,如單行的列車前行滾滾馳騁,沒有折返,只有中途的停歇。車行中,一路景觀無限,也一路風雨心酸,有長河落日、鮮花燦爛,也有大漠孤煙、陰暗低落的迷茫時段。
緣聚緣散,你人生的列車上,總有人到站,匆匆下車,消失在茫茫人海,也有人上車成為你的乘客。
無論艱難險阻,或是一馬平川,你的列車上總有兩個人默默的注視你,關切你,陪伴你,直到年老體邁,油盡燈枯。
他們,就是你的父母。
忘不了,你童年的時候,父母親帶著蹦蹦跳跳的你去上學替你背著書包的情景。
忘不了,你懵懂少年的時候,在外面惹事闖禍了,父母親教訓責罵你卻不忘讓你吃飽飯。
忘不了,你病了,父母親在你的床邊體恤貼入微,憂心重重的面容。
忘不了,你備戰高考,緊張的復習的時候,父母親在房里輕踏緩行怕鬧出響動影響你的學習。
忘不了你工作了,結婚了,生孩子了……
太多太多的忘不了,父母親的點點滴滴,拳拳愛意,鐫刻在你的生命的記憶里,讓你有太多的忘不了。
你長大了,開始承擔社會、家庭責任,開始獨立撐起一片天空,在單位里成了骨干,繼而跌打滾爬成了領導,在社會上有了威望,有了圈層和更多的人際交往。你忙忙碌碌,為名為利,為實現個人的價值和愿望。
你開心的時候,父母親真心為你開心,你不快的時候,父母親真心為你憂愁,
你有心里話的時候,父母親時你最耐心的聽眾,
你遇到挫折的打擊的時候,父母親告訴你要堅強,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兒。
你心里最柔弱脆弱的那一面,在母親的面前總是敞開心扉,不用偽裝。
不管滄海桑田,不管你走遍萬水千山,在父母面前,你永遠是個孩子,也是他們永遠的牽掛。如一首歌里唱的“衣裳再添幾件,飯菜多吃幾口,出門在外沒有媽熬的小米粥……如今又到了離開家的時候,才理解兒行千里母擔憂,千里的路啊,我還一步沒走,就看見淚水在媽媽眼里流……”
歲月的霜刀讓你的父母開始衰老,身材開始佝僂,步伐開始遲緩,各種病痛開始侵蝕父母飽經風霜的身體。
上了年齡的人,回憶一天天增多,父母親總愛懷舊,總是把他們記憶中珍存的或喜或悲的片段拿出來曬一曬。
有時,你為了生活忙碌奔波,遭遇不順焦躁的時候,老娘的絮叨讓你沒有耐心而嗔怪,老娘的臉上露出失望的神情,扭轉頭不語卻眼角彌漫著水霧。
互聯網時代,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紛繁復雜的世界讓你的視野開闊,退休后賦閑在家的父母的生活圈子卻越來越小,小到了每天的新鮮事都是圍繞著兒女。
已是遲暮之年的父母親,關注著你的生活,工作,身體,家庭,這些都是父母親每天交流的話題。你不在身邊的時候,父母惦記著你,你多日沒打電話時,父母操心著你。你多日沒有看望父母卻以忙碌為理由搪塞時,父母從來不會計較,從不會要求你放下忙的事務去專程看望他們。
筆者隔壁家一位退休的廳長照顧著八旬的老母親,老人逢人就夸兒子的孝順,街坊鄰里交口贊譽,老廳長私下悄然說只要母親在,他就感到自己還有個家。此言讓人感慨,父母親就是一片愛的晴空,為兒女們撐起的是一個心靈的家園。
今年和一個飽經磨難的餐飲老板閑聚,說起自己過世的父親,他七尺男兒潸然淚下,說那時候經濟條件不好沒有盡到孝道,留下了終生的遺憾。真心愛你的人,一旦要是走了,永遠也不會再回來了。他現在和老娘住在一起,兒孝妻賢,其樂融融,他也給自己的兒子做了好的表率,兒子說以后結婚后也想跟奶奶住在一起。
心亡為忙,不要總在你重要的人面前說你忙,尤其在你的父母面前。放下你不必要的應酬社交,停下你步履匆匆的行跡,聆聽你的內心,感受下你父母親的脈脈溫情,體味那雋永的瞬間。
羊懂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意,況且人乎?古有王郎臥冰求魚的典故,孝感天下,傳為美談。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父母為你做的與你為父母做的,相比之下萬分之一而不及,多盡點孝心,少留點遺憾,多看望父母,多陪陪父母,聽他們講述人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