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堅持原創和分享,其實第一個讀者是自己,首先是寫給自己看的。或讓自己警醒于光,或在自我對話中梳理明確我心,或為借他律以自律,或只為自我見證與留念。
短到朋友圈一個圖文心情,長到簡書和公眾號里的一篇文章,現在與時俱進在抖音上的文字視覺化——視頻分享,與我而言就像小時候寫日記一般,不是因為要寫作業,而是自己想要或需要,所以總會買最精美的本子,用最工整的字跡,最恭敬的心情去書寫它,因為隨心而動,你在讀它,就能聽見文字的笑聲,或淚聲。
一路一程,心路心聲,只不過長大了,學會了生命中該留下什么,該丟掉什么。不快樂的寫在沙灘上,隨浪沖走,喜悅與美好則銘刻于文字中。再回看人生,能記起的都是幸福時光,來此一生,只是為愛而來。
有人問,你怎么這么快樂?好羨慕。
也有人問,你怎么可能總是快樂?不真實。
幸福可見,煩惱可棄,只是我的選擇。不是沒有煩惱,只是不讓它影響自己罷了。若是,糾纏于它,念叨它,拿它做談資都在放大我們對它的注意力,給自己徒增煩惱罷了。與其如此,不如花時間做些讓自己高興的事情,讓心情好起來再想想怎么解決它。發牢騷的時間,就為自己省下了吧![憨笑]
讓快樂與這個宇宙共振,以美好為引的好處是可以共振更多美好的人和事。喜悅的是,總有愛的回流,有時幾日停更,會有朋友的惦念與問候:“好幾天沒看到你的分享了。”
也時有人感覺共振自己的心聲,想一并借了圖文,你能收到的便是你的禮物,那就與我一起共振放大這個振頻吧,蝴蝶效應便是如此而來吧[玫瑰]
不過,大家還是要分明,我是我,你是你。我寫我,是手寫我心,做我想做的事;你讀我,是讀你要的人生。不要輕易被他人的信念綁架了自己,你時刻可以清晰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不因為任何一句他人的話,阻撓你的內心。
關于學習和交流,我一貫的態度是,美好的,我都拿來共振,去相信我能聽到便不是無緣無故,一定有我與它的因緣,它必定和我有關系;不好的經歷、限制的信念,我一聽而過,總結一些規避風險的經驗,然后投入創造,也許我能創造出不同。通過看到不要的去向我要的,這是活自己的人生。
免不了也有試錯與失敗,但只要是想要的,我的阿Q精神一直讓我樂此不彼的嘗試,我有足夠的韌性去蟄伏,也有足夠的信心去堅持。
事業與金錢,修身與家庭,都不是一時一境的事情,知道它們與呼吸同在,與不完美同在,就不執著于一月一年,非要如何。依然是這些事情,還是這些角色,原來是用力呼吸,大步行走,隔三差五要停下來和自己作戰;現在是跬步以至千里,專注而徐徐,則有水滴石穿之力。
不要小看日夜精進下來,10年的成果;也不再高估自己一年的作為。我有一輩子,花開有時,急什么。壞了人在旅途的心情,最不值當。
是清心寡欲,不食人間煙火嗎?
是要放下欲望嗎?
不。我們要活的有欲望,把欲望放到一呼一吸,一日一食,把精彩放到一花一草,一步一程之間,放到生活點滴的小確幸之中。帶著這種活在當下的幸福感與成就,帶上對工作與生活點滴,身邊人與事幸福的覺知與感受力,去日漸豐滿自己的人生。
每一天是幸福的,一輩子就活在福中。知道每個人每件事都是為自己而來,為喚醒或支持,要么得到要么學到,則能充滿感恩的面對每時每境的發生。
真的可以嗎?
試試看放下頭腦里的對錯是非,試試看丟掉自己一直信仰的那些信念,換一個角度和說法你也能欣然與和平的時候,你的心就自由了。
原來我最擅長頭腦里的分析,現在盡可能少用腦子了,大家也可以試試看,試了就是你的體驗。難于決策的事情,跟著心走,或者叫感覺。大腦會騙人,感覺不會,但我們還需要花一些時間學著與感覺連接。我們長大的歲月,已經和它斷了聯系許多年。
小時候我們說想要這個,喜歡這個,大人或許會因為自己限制或夠不著告訴你這個不好,切了你與感覺的聯系。那個年紀,我們還沒有分辨的能力。我們困惑的是,為什么看起來那么美好的東西,怎么就不好了呢?
久了,就習慣了,把大人強塞給我們的當成真相去信仰,把長輩的信念當成自己的去活。而現在你已經長大,可以試著重新信任自己的感覺,生命本有指引,身心合一之時,自能找回天命。
生命之道,就在體驗與覺知,行走與書寫中,將我們從一成不變的生命模式中喚醒,翻轉過來。感恩一直同在的朋友,感恩彼此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