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與【人生關鍵字】系列征文第五期【悟】主題征文,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今天是周日,昨天到學校忙了一天的工作,今天媳婦兒說無論如何不能再加班了,要出去踏踏青,三月好時光,不出去踏青,太浪費了。
周末去哪兒呢?想來想去還是去看看自己的姑姑,順便爬個山。
姑姑家住在北京的京郊。在石景山區,守著周邊,就是一個大的公園,叫老山城市森林公園,08年奧運會的時候,這里還是山地自行車和小輪車的比賽場地。
一路無話,路上依然是擁堵,堵得厲害,弄得人心焦,一到周末城里往西郊去的車,那就是車似長龍人如海,大家都是去三月踏青的。
好容易花了一小時的時間,終于到了姑姑家里面。老兩口正忙著收拾家務,只剩下一個侄子,一個侄女正在屋子里玩的不亦樂乎。
這兩個小家伙一個上二年級,一個上幼兒園中班。天天在家里面大呼小叫,你來我往,你爭我搶,時而和睦,時而鏘鏘,好不熱鬧。
好久不見,兩個小家伙見了我忙不迭的叫大大好,家里許久不見的小狗也跑上來搖尾巴,地上打滾兒撒花兒,還在身上蹭來蹭去的,讓人感到它是多么興奮和依依不舍,不過正是換毛時節,最后是蹭了一身狗毛。
媳婦兒自然去廚房里幫著兩位老人收拾,我呢,就坐下來陪兩個小家伙玩兒。一開始我問小家伙們的學習成績如何,問的這些小家伙無精打采的,一下子沒了精神。
我想,不好,還是換個話題吧,說學習這個話題,就連在小家伙那兒也不討喜啊。
我眼睛一撇,看見在兒童學習桌桌角上放著一張大紙,上面畫滿了令我迷惑的圖案。我拿過來仔細打量了一番,結果還是沒能看明白。
小家伙中的老大擠過來,指著那張大圖,有點興奮地說,“大大,你知道這是什么嗎?”那小眼神兒里充滿著希望和期待,還閃著聰狡黠的光芒。
我就故意逗他說:“這張圖呀,我看明白了,這是到了星期六,一個小妖怪出去玩兒。喲,這兒還有山呢,這肯定是游樂園吧。”
這句話逗的兩個小家伙咯咯咯直笑。然后大的一本正經的對我說“大大,這可不是小妖怪,這是大嘴花兒,植物大戰僵尸里的大嘴花兒”。經他這么一提醒,我細看之下,覺得還真有點兒像。
于是我接著說“噢,明白了明白了,這個大嘴花肯定是沿著這條路往前走,走著走著,看見了一座山,然后穿過了山洞”。
大的馬上又給我糾正說:“哎呀,不對。大大你聽我說吧。”說這話的時候臉上充滿了嫌棄,好像說,哎呀,這么明白的一幅畫你都沒看懂。
于是我就安安靜靜閉上嘴,聽他來給我講故事。“你看這個大嘴花,順著路往前走,走到這兒,路上有一個欄桿和標志,上面有個叉子,這個叉子就說明不能過去,因為后面有怪物”。
“哦,看明白了,欄桿左邊是畫著一條四角蛇,上面還有半只翅膀,可這半只翅膀怎么飛呀”?我忍不住問道。
“哎呀,你可真笨”。小家伙有點不耐煩。“這哪是半支翅膀啊,這是一對翅膀,只不過他們合起來了”,小家伙一邊說一邊給我比劃。用手比出翅膀合攏的姿態,然后打開。“翅膀張開不就飛了嗎”。
他這么一學,把我也逗得笑起來,哎呀,真的成人和小孩的想法不太一樣。人家這個畫法是抽象派的,但是腦子里可是門兒清,一解釋就明白了。
小家伙接著說。“這兒有禁止通行的標志,那怎么辦呀?那就只能順著路拐彎兒進山洞,你看山上黑乎乎的一片,那個是啥,那個叫旋風,如果人被旋風卷進去那可就完蛋了”。
“再往前走是兩座山穿過山洞過去就到了一片開闊地”。
“嗯,明白了,明白了”。我又忍不住搶話說。
“到了這兒我就看出來了,這是一個游樂園,你看這游樂園里,還有這么多小朋友呢,這三角的是穿裙子的女孩,那個直筒的肯定是男孩兒。”
“哎呀,不對,你又錯了”,小家伙看我搶話,還沒說到點兒上,著急的直跺腳,又不高興了。
“那個不是人,那是我畫的松樹,你怎么連人和樹都分不出來呀”。哈哈,又鬧笑話了不是?沒辦法,只好聽小家伙接著說吧,我這一猜就錯呀。
他這畫上啊,每一個有怪物的地方,旁邊都放著一件武器,小英雄要用這些武器殺死每一個怪物。有的是槍,結果我看成了木棍。有的畫的是刀,結果我看成了一把鉤子。有的畫的是劍,結果我猜是一只剝了皮的香蕉。有一只怪物鳥,我猜成是一只蚊子。
每次我猜錯的時候,都把兩個小家伙逗得捧腹大笑。看來成人很難理解孩子的童真世界啊。
看完了這張畫,小家伙們意猶未盡,又給我翻箱倒柜,找出了另外一張。
這次是一張超級大坦克。從這張畫上我看出來的是后現代主義的鋼鐵怪獸。小家伙給我描述了其中的無數機關和武器,這個坦克所具備的無窮的神奇魔力。上天入地下海,無所不能,簡直帶我進入了科幻世界。和小家伙們所描述的比起來,三體又算個啥?
有的時候真的是不能不佩服小家伙們的想象力。天馬行空,無所拘束。想什么就來什么,無所謂的集中到一起。畫出令我們瞠目結舌的鋼鐵怪物。但我們又不得不佩服這種肆意縱情的想象力。
人越長大,越受框架束縛。無論是知識框架還是道德框架。
我記得自己家孩子小的時候,我并沒有能夠和他們一起這樣天馬行空般地縱情想象。因為我更關注的是她的衣食住行,物質需求。關注的是她的每一個生活細節和生活冷暖。操不完的是這些細碎的心。哪有時間和精力去和她在虛幻的世界里縱情馳騁,哪里會有這么大的耐心聽他講自己想象中的世界。
講到這里,我好像突然有了一種新的感悟。曾經只關心孩子物質生活需要的我們,也許并不是真正合格的父母,我們并沒有能夠真正的去傾聽他們的想法和憧憬,和他們一起在思維的世界里成長。
孩子們其實也是完全獨立的個體,有他們自己的思維和想象。他們也許幼稚,但絕不是沒有思想。我們曾經誤以為他們只是什么都不懂的小不點兒。但他們的心中,也藏著無限廣闊的大世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