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到現在,哪些技術得到了發展,哪些技術技能是被時長需要的?
????移動互聯網磅礴發展的十年
????搜索技術的逐漸成熟的后十年
????推薦技術應用最為廣泛的十年
????大數據技術越發成熟的十年
我眼中過去技術發展的十年,我怎么理解當前的互聯網公司的技術工種?
各個公司向移動端轉型,讓移動端開發&后端高并發技術越來越重要,對應的端上的開發、后端開發的崗位的需求也是持續和穩定的。
????- 能力問題增強的方向,計算、存儲、網絡、操作系統
????- 成本問題第一個階段,更少的資源完成同樣的能力
????- 成本問題的第二個階段,同樣的能力支持不同的場景
????- 成本問題的第三個階段,資源的內外共享&內外雙循環
當絕大多數人有了屬于自己的終端,讓個性化成為有需求、有可能,推薦技術逐漸成為互聯網技術中鏈接用戶的主要技術渠道。
? ? - 內容理解
? ? - 用戶理解
? ? - 預測用戶的行為
但最終公司是需要掙錢的。尤其當下經濟環境相對敏感的情況下,一家公司的狀況能不能掙到錢是很重要的,這里就催生了“分析師”的職業
? ? - 公司的商業模式設計,模式下能掙到多少,如何能掙,怎么投入,投入產出roi如何,路徑中的過程指標如何定義等等
????- sql? 和 大數據日志分析
????- 實驗系統設計 和 概率 和歸因分析
成本問題的第四階段,機器替代人,第四次工業革命。催生了越來越多人工智能相關的工種。
? ? ?- 算法:文本、圖像、語音
????- 機器學習 & 深度學習。擬合人在某項工作上的決策過程
????- 對話系統&智能客服
????- 關于虛擬人 & 元宇宙
為啥說這些呢?
在定下這個title的時候,我本來的思路是先屢一下我都上過哪些課,再看看在哪些具體的場景里我用到過,但最后發現我在大學里學過的大多數課程,在我過去的工作過程中,顯式或隱式的給了足夠的引導。我可能舉一些對我當下比較重要的點,也可能會幫助到大家的點來highlight下。
????- 由于我當前工種的原因,需要推導和實現核心模型中的公式,數學分析、線性代數、概率論的相關書籍,每次使用的時候,我應該至少來回翻了5-10遍吧,但由于我數學基礎比較差,每次都需要從頭推演,不比很多數學可以直接推導。
? ? - 上面有提到,我們在實際業務中需要實現高并發的服務,比如,我們在給用戶推薦一個內容的時候,需要把用戶的特征緩存起來,但這個緩存技術怎么做更高效,實際和我們操作系統中內存分頁,內存和cpu中高速緩存和硬盤的數據轉換方式是一致的;甚至于,如果我們把多臺機器構成的一個集群看做是一臺機器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分布式計算的技術框架和計算機單機多進程多線程的框架技術也是一致的。
? ? - 說一個近期我在做,并且比較好玩的,關于虛擬人。我們需要再服務器端構造好虛擬人應該怎么動,說什么話,有什么表情,下發到客戶端或者手機上做渲染,但服務端和客戶端應該怎么傳輸呢?怎么做到試試傳輸呢?分片傳輸丟包怎么辦呢?這些問題,我想,之前在我們學習計算機網絡的時候就學過基本解法。
我理解的本科和研究生及博士生?
我先說我的觀察,不一定對,但是我的一些淺薄的認知。我是后來補了一個碩士的,我當時的原因是因為我當時對做用戶增長這個事情有很大的興趣,也在百度內做灰度發布,ab測試的工具,所以去補了一個互聯網營銷的碩士。當然,現在如果有機會,我也想再補一個博士的學習plan,當前我的原因是因為我對做“智能”這個事的興趣是比較認定的,也想在技術的邊界上幫助技術發展有些許突破。
- 本科的時候,能比較完整的簡歷對我們所學學科的基礎認知,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是我最大的收獲
- 研究生的時候,以一種比較痛苦的姿勢畢業,無數遍跑數據,改論文的過程讓我學到如何面對“問題”,逐漸建立面對未知的勇氣
當然,這也是我在自己招聘面試過程中最為看中的兩點。
最后,就是聽說每屆畢業生都很難,我能感受到的是確實大家沒趕上上一波,但當下何嘗不是下一波的開始,未來終歸都是年輕人的。
看看大家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