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一)她的前世今生
? 每個人都會從一個孩子,慢慢的成長為一個成年人,在她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探索-------
我是誰?
我來自哪里?
我可以做什么?
? ? ?曾經她在幻想著自己的生世,或許有著離奇的經歷,或許我是天外來客,或許。。。。。
? ? 但是她還是和其他人一樣,在門前的馬路上,對面的山坡上,在菜地里、小河邊都有她的身影,慢慢的開始發現外面的世界如此新奇,混混沌沌的在無聊的學習和被比較之中一點點長大,到了高中,她剪斷了頭發,收起了喜歡的裙子,衣服都變成了灰黑白,開始和固定的朋友交流,甚至為了這個額朋友不斷的壓抑自己的想法、情緒,做了一個隱形人,到哪里都是跟隨,到哪里都是低著頭。。。。在高考的最后兩個月,爸爸說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如果上大學,你就可以走出去了。。只為這樣的一個念頭,在最后的日子里開始知道學習是為什么?那么多年的卑微和不做自己,讓自己沒有力量去探索,只是不斷的壓抑自己的想法甚至被迫接受。。。。
? ? 她做不了自己,小心翼翼的保留著她內心那點唯一的自我。。。。爸爸的話就像一束光,原來生命還可以有不一樣的選擇。。。
? ?那個時候的她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內心的渴望,不是不想選擇,而是關閉了自己的心,以為大家認為好的就是好的,而隨大流才是安全的,原來這就是自我隱藏,自己關閉了自己的心。。。
? ?她的爸爸也是如此,對婚姻的接受,對生活的無奈,對現實的妥協。。。。讓她感受到父親內心所向往的自由。。。。他把自由的方向都給了這個孩子,把夢想和對未來的描繪,在每個不同的階段告訴他的孩子
? ?而女孩在爸爸的啟發下,開始從自卑封閉,慢慢的開始選擇,嘗試選擇,并為自己的人生做出一個決定,而這個女孩在對自己做選擇的時候,居然有了目標。。。。雖然對其他來說這沒有什么,,但是對這個她來說就是她人生逆襲。
? 所以她進入了一個打破自己曾經種種的世界,迎來了一個新世界,故事還在繼續。。。
(二)在大學的日子,像個孩子一樣長大
? 進入大學后的她,開始嘗試去接觸這個世界,看到女生可以這么美,正是如花一般的年紀,吃喝玩樂,每天可以尊重自己的感受,做自己想做的事兒,自由的像小鳥,開始逃課,開始各種露背裝、超短裙,去展現這個年紀該有的美好,也開始學習如何愛。。
? ? ?學習做一個女生。。。。學習如何做一個叛逆的女生,青春期來得滯后的我。。。
? ? ? ?當她看到其他的同學可以用作弊來來贏得獎學金的時候,她也開始懷疑學習,開始懷疑人生。。。原來還可以這樣
? ? ? ? 這個時候爸爸說:學到的就是自己的
? ? ? ? 她又似懂非懂的繼續努力著。。。
? ? ? ?很快進入畢業了,開始考研找工作,去到了深圳。。。。
? ? ? ? ? ? ? (三)進入社會,大膽好奇
? ? ? 她來到了深圳看著這里藍藍的天,明媚的陽光,高高的樓,在公交上報站:&&村,內心感嘆,這里一個村比省城的那一個地方都美麗,讓人向往。。。心里暗暗告訴自己,我要在這里生存下來。。。
? ? ? 于是開始慢慢的適應深圳的生活,并立馬找到了一份工作,很快的適應加經驗,陪著這個公司,一起慢慢的成長,而自己的能力也開始逐步的提升在頂端又開始沒有了自信,一步步的跳槽,一步步的換公司,總是在探索,那么努力的走南闖北是為了啥?
? ? ?男友說:我們在一起七年了,如果可以,我們結婚吧!遲疑了下,是呀,又到了結婚的年紀了
? ? ?收起了自己的想法,接受了這個現實,婚姻的美好,讓她往前走了一步,婚后的關系的變化,讓她看到了生活的真實,從一個自我構建的虛幻世界到了現實生活當中,接下來,和其他人一樣,婚后的第一件事兒,生孩子
? 于是她的人生以為突破的部分其實又開始不自動的開始循環。
(四)孩子的到來,我進入再次的自我循環
? 懷孕的喜悅和爸媽到來,讓她再次感受到爸媽對我的關愛,每天都有媽媽送著上班,爸爸接下班,感受到他們的愛和期待,也第一次感受到父母關系的過往,媽媽和爸爸多年來的和睦不過是一種構建,真實的是他們在維系家庭上的努力和接受,慢慢開始有了傾訴的對象,就是她。
?開始意識到人除了工作還有生活、關系!當她周旋于爸媽之間,她才發現她很想讓他們和好,卻往往拉開了他們的距離。
? ?父母是孩子關系的見證者,孩子們會為了這個家做出一些本就不屬于自己的責任和義務的事情,他們會很愿意去承擔,因為一個都不能失去,一個都不能傷害,而不斷迸發出這個年紀不該有的能力。
? 所以我們看到很多離婚或者婚姻情況緊張的家庭,那個孩子要么是英雄,有超出一般孩子的承擔接納勇氣,要么就是做個謹慎膽小自卑的孩子,這是誰的錯呢?
? ? ? 當她不承認他們之間關系有些問題的時候,而她的身體和潛意識卻早就感覺到了,知道了爸媽在婚姻層面的一些沖突和細節
? ?暗暗的告訴自己,要好好的生活,幸福的生活著,辭去工作,回家過起了相夫教子的生活,開始學習養育第一個孩子,對于一直用外在證明自己的女生,從一個女人變成一個媽媽,學習如何照顧一個孩子,是手足無措的,是無力焦慮的,從書上開始學習如何育兒,每個夜晚都在給孩子蓋被子,害怕熱害怕冷,更害怕孩子沒奶,更有與婆婆的相處,不同育兒方式的沖突,面臨沖突總是不說話,總是哭泣,總是不能很好的表達。。。每次話沒有,眼淚里面都是委屈和自責,還有恐懼和害怕。。。。
? ? 孩子慢慢長大,三歲了,三年里面,除了孩子,基本從外界消失了,發現大家開始使用微信,發現很多朋友早就失聯了
孩子頻繁的生病,更是勾出了她童年對疾病的恐懼和孤獨感,會因為孩子的一點點鼻涕去焦慮幾天,會因為孩子的哭鬧而發脾氣,會因為累的時候不理會孩子,會因為一句話,和老公孩子爭吵。。。而最后自責的無限循環
? ?她突然意識到自己有一些問題,開始接觸外界,開始學習交朋友,開始意識到這個世界上應該有和自己一樣的群體,這部分媽媽或許我們都一樣,育兒的困惑,家庭關系的處理等等。
? 于是在網絡上找到了這樣的群體,開始學習小兒推拿,開始學習如何育兒,開始嘗試另外的一種方式的自我提升。
? ? 這其實也是一種自我循環。。。。我相信人生都有破繭成蝶的那天,回顧就是理清自己的人生,這都是屬于她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帶著這些體驗和財富一路走,一路療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