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維提升
一種思考模式——從起點到終點的“過程思維”,將零散信息串聯起來,連點成線,不斷升級。
利潤表就是告訴我們起點到終點發生了什么,是“點、線、網、陣”信息的綜合,表明企業怎么賺了錢,有什么風險等等。
作為一個公司的底層員工,看到的只是零散信息,就是點狀信息;中層看到的是線狀、網狀信息,但是仍然不全面,只有將信息綜合起來,覆蓋全局,并提煉出核心規律,知道哪些數據和條件決定了公司的發展,才叫看懂了企業。讀財報就是要讀出這些信息。
二、利潤表
利潤表編制的核心邏輯:
三、三種方法分析利潤表
01 過程分析
通過分析利潤表產生的過程,發現“異常”數據。
例如獐子島扇貝“跑路”事件,在2014年利潤表中可看出,“營業外支出”達7億多,因為扇貝受氣候影響受損,所以造成當年利潤縮水。
由此可以看出,農林漁行業如果存貨受氣候影響較大,風險會較高。
總之,利潤表過程分析要求對公司所處行業以及自身業務有所了解,又要求我們有抓重點、挖掘核心因素的能力,還需要聯系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背后的邏輯,去尋找原因。
02 趨勢分析
拿目前公司財務狀況和過去相比,看趨勢是上升還是下降,來判斷企業的發展情況如何。
在實際中,通常看企業過去3年以上的營業收入增長率和凈利潤增長率。
03 占比分析
從營業收入到凈利潤,對比不同費用、不同利潤和營業收入的占比,分析整個業務營收結構和成本結構,挖掘有效信息。
比如三費(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占比越少越好,說明公司成本控制做的好。
今日較忙,待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