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人類的三大情感,親情、友情和愛情,都有其生物性根據。
親情來自血緣關系。動物親代會盡量保護子代,讓子代有更大的存活幾率。動物親代子代的關系可能只是種族繁衍鏈上的一環,而不具有情感。而人類形成社會,社會以家庭作為單位,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家族成員之間逐漸產生相互依戀、相互保護的情感。
友情來自同類間的親善。同類的動物們也會彼此為伴、相互戲耍,當人類形成社會,所有的人類個體都成為可以相互幫助的同伴。因此友情應該是人類社會最廣泛存在的一種情感,所有和我們關系親善的人,我們都可以稱之為:朋友。
關于愛情這種情感的產生,還是擺脫不了性這個核心因素。繁衍后代是所有生物的一大使命,是生命活動最核心的行為。生殖沖動就是推動生物去進行這項活動的內在驅動力。如果沒有強烈的性欲沖動在起作用,我覺得不會產生愛情這種如此強烈的情感。
如果說是性欲催生了愛情,那么人類的愛情就是性欲,或者性欲的偽裝嗎?
我想把情欲定義為與性欲相關,來自本能的生殖沖動;把愛情定義為來自精神層面的對異性(同性)的傾慕、愛戀、渴望;把情愛定義為性欲-愛情復合體,即當性欲的對象和愛情的對象為同一對象時。
因為“愛情”這個詞語被太廣泛地使用了,“愛情”可能是除“愛”以外被定義得被繁多的詞語。因為人們對“愛情”賦予的含義不同,以至于人們可能無法公認任何一種定義,導致人們在交談時常常因此爭論不休。
有人認為愛情就是性欲,有人認為愛情與性欲無關,有人認為愛情的特征是異性之間的情感,但現在同性之間的愛情也被大眾認可。
愛情究竟和性欲有沒有關系?愛情的核心是不是性欲?
在我看來,性欲就是一種本能欲求,它是人的生物本性要求個體去進行生殖繁衍的沖動,來自生理層面的吸引力就是情欲,它帶來的是肉體感官的享受,本能的滿足。
而愛情則是精神性的,它是一種傾心、愛慕、眷戀、渴求、向往,它可以來自對對方身心之美的贊嘆,品質的折服,雙方個性和吸合,共同生活的愿望。愛情帶來的是心靈的充實和情感的滿足。
如果當情欲的沖動和愛戀的情感同時出現,或者先后集中于同一個對象時,我們可以稱之為情愛。
至于如何去定義愛情,我想每個人都有權利去定義它,而對愛情如何定義,就意味著會如何去實踐,進而決定會獲得一份如何的愛情體驗。
如果僅僅把人的愛情定義為性欲,那么愛人就僅僅是性伙伴,能夠體驗到的也就僅僅是性欲的滿足。如果把愛情定義為對另一個人的理解、包容、守護、責任,那么得到的可能就是一位人生伴侶,來自心靈的陪伴和信賴。
愛情是一種值得追求的情感嗎?或者說,愛情是一種高尚的情感嗎?愛情是一種相當私人的情感,這使得愛情的性質是狹隘的,甚至可能指向卑劣的。
愛情的可貴性又體現在哪里呢?愛情具有非常強大的力量打破以自我為中心的個體屏障,使人體驗與他人的聯合,進而對全人類進行共情,甚至自我犧牲,這就是“愛”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