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植樹造林是實現天藍、地綠、水凈的重要途徑,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植樹造林、保護環境是一項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事業,也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1983年3月12日,鄧小平到北京十三陵中直機關造林基地參加義務植樹勞動時指出:“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是建設社會主義,造福子孫后代的偉大事業,要堅持二十年,堅持一百年,堅持一千年,要一代一代永遠干下去。”
如今,綠色理念深入人心、植樹造林蔚然成風。隨著持續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推進,我國實現了森林資源連續增長,沙化荒漠化土地面積連續減少,為應對氣候變化、推動全球生態治理作出了重要貢獻。
首先,植樹造林能防風固沙,能減輕空氣污染,美化環境。我們每天吸收到的新鮮空氣,都是這些環境衛士在凈化空氣,為保障人們的身心健康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其次,植樹造林也可以提供許多的寶貴資源。木材是森林的主要產物,可以用來建房、建橋、造紙等,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資。許多香甜可口的水果、芳香四溢的茶葉以及珍貴的藥材都是樹木的果實、樹葉、樹干等等。
此外,植樹造林還能防止水土流失,減少噪音,保護生態平衡,為人們提供理想的學習、工作、娛樂和生活的場所。
通過義務植樹活動,可以進一步增強群眾“愛綠、植綠、興綠、護綠”的生態文明意識,營造了植樹造林、綠化祖國家園的良好氛圍。
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積極投身到綠化祖國的行動中來,多種樹、種好樹、管好樹,為把我們偉大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