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
7年前,我讀初二,那時候,我還有一個身份,田徑運動員。
我用手觸摸自己的膝蓋。
生硬,遲疑。
若沒有親身經歷過體育競技場的廝殺,你們是永遠無法明白那種痛楚的。
烈日下,腰間系著與自己體重相當的大貨車輪胎,被教練的吆喝聲一直催著往前奔跑,因為一旦往后或者停止只會迎來謾罵,
渾身的細胞灼烈燃燒了一整夏……
冬天大家都裹得嚴嚴厚厚的時候,必須踹開手腳和北風作戰,而這樣一冷一熱的交替之中,往往容易導致感冒,但即使這樣也妄想得到一絲的關懷或者休息。
因為在迫近比賽的日子里,連生病也是一種不可原諒的錯。
作為一個短跑運動員,堅持訓練可能不會給自己帶來明顯的提高,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保持肌肉的記憶,不失常就是最好的發揮。
- 02 -
就這樣,頂著太陽冒著嚴寒辛苦訓練了兩年。
最后一次參加市運會的時候,由于過度訓練,我韌帶拉傷了。
然而,在為學校榮譽而戰的比賽里,教練是不會帶個人情感的,他那張冷漠臉我到至今還記得清清楚楚。
我只能安分的硬著頭皮站在400米的跑道上,最后沖線的時候,我整個人撲倒在地,鮮紅的血液從膝蓋滲了出來。
幾分鐘后,得知我獲得第三名,正當我試圖揚起雀躍的笑容,教練打住了我,我與第一名僅僅相差1秒21。
在他眼中,我終究是敗了,輸給了1秒21。
- 03 -
站在領獎臺上,沒人看得見,那個第三名的選手,長褲之下包裹著怎樣的傷痛,包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汗水與壓力。
那一次,生性懦弱的我竟然沒有哭,但我發誓,那是我最后一次參加田徑比賽了。
“在我人生重要的兩年,我認真地熱愛過田徑。”這是數個月之前,一位記者采訪我的時候,我斬釘截鐵說過的一句話。
我喜歡聽觀眾吶喊和風的聲音,享受沖刺和站在領獎臺的榮耀。
但,我無法忍受失去自我與不被尊重,你們怪我活得不夠現實或者內心不夠強大也好。
當家人不贊成我練田徑,班主任說我不務正業的時候,我堅持了下來,不愿看到這顆熱愛的心被辜負,這便是我對田徑最大的尊重。
至少,我為自己爭取過。
- 04 -
那時候,對于田徑場上的贏家而言,這樣的榮耀,一年僅得一次,而一次僅能維持在比賽的這兩天。
比賽過后,沒有觀眾會記得,那個在跑道上風一樣的女子,那種錯落感就好像,雜技團里面那些踩鋼絲的小丑,觀眾散場后,一切都打回原形,小丑還是要繼續體力透支地訓練。
褪去運動員的角色,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學生。
成績不好會被嘲笑,個性怪異會被排擠,曾為學校爭取過榮譽這一點并不會給我帶來任何特權,這就是我的狀況。
贏家尚且被如此平凡對待,輸家有多么不堪我不敢提及。
有時,我難過不是因為輸給第一名,也不是因為覺得自己帶傷比賽有多么的委屈,僅僅是因為,我想在我唯一值得驕傲的領域得到一個應得的肯定。
因為,我真的盡力了。
- 05 -
弱者贏一次就可以驚天動地,為什么強者輸一次就會遭口誅筆伐呢?
這幾天里約奧運,對于獎牌,我看到了朋友圈里的各種爭議。
其實,沒有真正走進體育場之前,我們真的不會懂那種拉鋸戰給運動員帶來的痛有多深,因為我懂,才會選擇緘默。
我也明白,像孫楊這么的優秀國家運動員,國家要投資多少納稅人的錢。
但,運動員被賦予了一個與眾不同的身份,這意味著的是權利的疊加而不是取代,疊加的是享有國家體育資源的權利。
褪去運動員外衣,他也只是一個普通人,生而為人,被尊重的權利我們誰都無理由去撻伐。
運動員在比賽場上哭,絕對不是因為輸了比賽那么簡單,有句話叫做“夏蟲不可語冰”,我希望每個人都會理解個中真意。
如果到了今天,媒體都愿意對金牌作出讓步的今天,我們的獎牌意識愿意去改觀,認為第四名即使沒有獎牌也很了不起的話,
那么,請給四年前的劉翔一個道歉。
有很多人只記得他兩次關鍵時刻退賽,卻忘了,他參加過48次世界大賽,36次冠軍,6次亞軍,3次季軍。
體制可以不溫和,但你們不可以不理解。
一場體育競技需要輸贏勝負,但我更想看到的是人文關懷,一份隨處安放都適得其所的價值觀。
成年人可以只看輸贏,可運動員心中還有信仰。
以上是來自一位過氣田徑運動員無力的吶喊:
我不想贏,只想輸得體面,僅此而已。
文: 沒關系先生
‖ 心有一片海,卻不善水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