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墓志銘》
? 這里躺著,像逗點般,一個
? 舊派的人。她寫過幾首詩,
? 大地賜予她長眠,雖然她生前
? 不曾加入任何文學派系。
? 她墓上除了這首小詩、牛蒡
? 和貓頭鷹外,別無其他珍物。
? 路人啊,拿出你提包里的電腦,
? 思索一下辛波斯卡的命運。
通感
? 很少有人會在活在的時候就思考起關于墓志銘的問題。孔夫子說過:“未知生,焉知死?”辛波斯卡在這首關于自己死亡的墓志銘的詩歌里,描繪了她簡單而樸素的墓地。
? 一個像逗點般舊派的人,這個用詞是多么謙遜而和諧。作為詩人,在她所處的時代,包括現在,都很難說有什么政治立場或者流芳百世的傳奇佳作。
? 在時間的長河里,詩歌的地位一味地被后置。中國也是一樣,之前詩歌是被排在小說和散文之前的,在詩后面還有詞畫。詩歌也代表著高尚階層的雅語,用以內部交流。
? 辛波斯卡是一個純粹的詩人,她的國度波蘭是個多災多難的國家。讀她的詩歌就像面對一位久違的老友一樣溫馨的暢談。她不會妄自尊大、也不會妄自菲薄。她就在那里,等著和你我的際遇,暢談生活,暢談宇宙和蒼茫的大地。
? 關于她墓志銘的預設,在多年后,后人已經幫她實現了。她的墓地很樸素、無他,她的一生涉及到隱私的書寫幾乎為零,把一切愛與哀愁,包括思考都深埋在了她的詩作當中。
? 她的墓地似乎在等待著路人到訪,來書寫她的故事和傳說。只有寥寥幾句詩歌的墓地,也很接近“無字碑”了。
? 祝她如她所愿,得到大地賜予的安詳的長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