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宿舍,我馬上洗了個澡。倒是沒怎么爬山,曬了一整一太陽,身上像是被一種熱氣沾染上了,造成的不舒服,好像只能通過不斷沖刷身體才能解決。洗完澡后,煥然一新,我覺得, 以后應該都不會有這樣的事了,那些身不由己的不舒服,一定會隨著這次洗澡,而徹底離開的。可向來,我的預感都是不準的,運氣也不好。所以滅火這件我想先別的事,就像沾在頭發上的口香糖一樣,怎么都甩不掉。
吃一塹長一智,在發生失火事件之后,警車在一段時間內,就不斷走訪調查,最終的結論和我預計得差不多,就是一個愛好吸煙的老大爺,沒熄滅得煙頭,成了引燃一大片森林的罪魁禍首。而且為了保證以后不再發生類似事故,本地決定,還是盡快采取措施行動起來。不斷去宣傳森林防火,不斷加強護林員培訓巡邏,還在那些容易燃著的地方增加人手多,多措并舉,定能遏制住火災上升。
事實證明,采取一系列措施是有效果的。連續幾天時間,火災沒有再發生。在清明節到來前,確實有些祭祖的人,會按照風俗去燒紙,加上如今山上到處是枯草枯葉,稍不小心,就是意外事故。而到處都在防范,處處小心,總算是將人為因素杜絕了。
然而,東方不亮西方亮,在我還沒來得及為本地目前沒有火災沾沾自喜時,外地卻發生了。原本外地和我無關,卻因為這個外地和本地相鄰,上面想增加人手,首當其沖就是考慮臨近的增援力量,自然就是我們。
在上次參與救火之后,第二天剛亮,就召集大家開會,研究部署這些事。第三天,意猶未盡,繼續深入安排。都是早上六點多,一場會開到八九點,然后行動。如唐吉訶德大戰風車一樣,準備和不知道會不會再來的火災較量。
那晚,精疲力盡,甚至都沒有和日常那樣更新完,就困得寫不下去了,只好躺下就睡,腦袋一粘到枕頭,就進入了無夢的死寂里。原本,這一夜的睡眠質量,應該相當高吧,可最讓人覺得“缺德”的事,就是那個擾人清夢的電話。
十二點,我已經徹底失去意識,我被熟悉的電話鈴聲吵醒,下意識抓起手機,用了十秒鐘才恢復意識,看著手機里同事的頭像,就覺得窩火,不過我還是接了,電話里他通知說早上四點半集合,去滅火。我清醒了,強忍著罵人的沖動,答應下來。
接下來就沒辦法再睡著了,直到寫完一篇文章,才閉眼睡去。一小時后,就是四點十五分,我起床洗漱后,和那天晚上一樣,直奔集合地點,這里已經看到幾個人集結起來了。
大家乘坐幾輛車,一起出發。他們描述著火災狀況,說那是外地的事情,他們人手不夠,希望我們增援。上級滿口答應,然后安排我們過去。
幾輛車行駛在黑暗里,離開這個小鎮,前往下一個。我在忽明忽暗的燈光里,想到了一個職業名:消防員。這個被很多人尊重的職業,其實也有很多心酸和無奈吧。正如現在的我,我覺得現在就如同一個消防員一樣,隨時都可能放棄休息時間,奔赴火場。風餐露宿,披星戴月,忍氣吞聲都是常有的事。如今,我好像不知不覺已經將這個身份,加在我身上了。
一小時車程,到達目的地,這時候天微亮,不過這是個陰天,天空中有一片烏云壓在上面。不過當我帶入消防員的身份,對這樣的天氣,就格外欣喜,因為滅火時站在火堆旁邊,不至于太熱,那烏云也隨時可能醞釀出一場大雨,將火澆滅,那樣就再好不過了。
當我抬頭時,看到前方的天空,有一大半被一堵黑色的墻所阻擋,這墻自然就是那座最高的山,而讓人難受的是,在靠近山頂的位置,有幾個火點在漂浮著。我用手機放大來查看,火苗在劇烈搖晃,這樣的節奏,要不了多久,就會將旁邊的可燃物點燃。
我們不敢掉以輕心,也想到了事態嚴峻,便和這里的負責人聯系,人家比較慷慨,將一大堆零食搬過來,讓我們隨便吃。我只是吃了個小面包,然后戴兩瓶哇哈哈飲用水,大家帶足吃喝的東西后,就跟著安排來的向導,為我們帶路。
一隊人沿山路上行,山間有一條小路,是附近村民日常登山所開辟,在靠下的地方,總會看到一些菜地,那是勤勞的村民,將可以利用的土地都利用起來的結果。不過越往上走,就越是不見人的痕跡,山坡逐漸陡峭,路程也遠,便見不到菜地了,只剩下大片的樹林,到后來,山間的小路也越來越坑洼,到最后,路也斷頭了。
在路的盡頭,前方是高大的樹木,沒有人打擾的環境里,它們生長得枝繁葉茂,越是如此,對我們來說,就越是難受,要爬上這么高的山,前方太多障礙,總會延緩進度。
幸好有些人隨身帶著鐮刀,他們負責開路。他們走在隊伍最前面,用力將阻擋前行的樹枝砍斷,那看似密不透風的樹木之間,就被砍出一條道路,盡管還是有些狹窄,大家仍舊貓著腰,低著頭,一步步闖了進去。
越是上行,樹木越是茂盛,我們的行進速度,也越來越慢。當我以為真的會如最初預計那樣,要一小時才能到達,卻發現前方的樹林里,已經干干凈凈了。
那片樹林里,樹木筆直伸向天空,可地面上卻是圖片黢黑,那是剛才的大火,燒過的痕跡。一場火,粗壯的樹木尚未受損,倒是生長在它們腳下的草木和枯葉,被蔓延至此的大火焚燒干凈了。
這倒是讓我們的路,走得沒那么艱難了,只需要杵著登山杖,手找到可以拉扯的地方,一用力,就爬到新的位置,如此往復,就走到新的樹林里。
越靠近山頂,被大火燒過的痕跡就越重,成片的樹林,都變成黢黑一片,我們其實也是在和大火來一場追逐賽,我們縱然不敢真正追上它,和它正面交鋒,卻也要盡量靠近它,來控制它行動的范圍。
我們走到一片被燒焦的樹林底下,身上都感到有些溫度,和周圍的冷風氣息格格不入,我立即想到,這里就是剛剛火經過的地方,雖然熄滅了,可被燒過的木頭和草木灰里,仍舊有尚未燃燼的火。
想到這里,我們就行動起來,這也是面對大火,我們唯一能做的事。大家拿著各種工具,在地上扒拉著,有些冒煙的地方被打散后,煙氣徹底消失在空氣里。還有些火星從草木灰里被刨出來,倒點水就消失了。這些都是隱患,盡管眼下因為周圍沒有可燃物而蟄伏,等到一陣大風吹起,就立即會燃著,到時候它就會朝周圍擴散,甚至直接飛到對面那一片更茂盛的枯草堆中去,造成一場更大的火災。
我們仔細排查每一個地方,終于將所有草木灰扒了一遍,隱患徹底排除。這時候,遠處的煙被大風吹過來了,帶著一股嗆人的氣息,在樹林里穿梭。我們還沒來得及捂住口鼻,風就把煙帶向另外的地方。
此時,不遠處的山頭上正冒著濃煙,這正是我們一直在追趕的火,也是燃燒最旺盛的地方。我們正猶豫要不要過去,就看到一群身穿消防服,手拿滅火器的“孤勇者”們,扒開樹木,一步步踏向那個地方。有他們在,我們這些業余選手,也就不必逞能了。
我們去了山頂,那里還能看到煙氣,火一般是往上走的,上面已經有燒過的痕跡,那是不久前的事情,我們能做的,還是去現場看看,和剛才那樣,將埋藏在草木灰里的風險隱患全都排除。
體力不支,行動速度大大減緩,山頂上越發陡峭,簡直快要接近九十度了,幸好還有些樹木,可以將手放上去繼續攀爬。就這么一步步到了山頂,下面正在燃燒著的火,遠遠望去,已經沒在冒煙了,對講機里傳來一個命令,讓我們先守在山頂上,等待草木灰不再冒煙。
山頂上有幾塊大石頭,在生長著雜亂無章的樹叢中,這么勉強可以坐下來休息,只不過我們人相對較多,想要都坐上去不容易。便讓部分有需要的人坐著,另一些精力旺盛的,還在旁邊說笑,也欣賞著山間的景色。
當所有忙碌的事情都完成后,才能放心去看沿途的風景。只不過,這里大片的樹木都在經歷了大火焚燒后,留下一堆黑乎乎的灰燼。這樣的景色,自然說不上多美,只是看著有些特別,樹林底下漆黑如墨,倒是難得一見的場景。眺望遠空,看到我們已經站在第二高的山峰上了,而旁邊那最高的山,也是抬頭就能看到。這樣的景色,說不上多美,很壯麗倒是真的。這是一種將萬物都看得更小更卑微的上帝視角。
山頂的風呼呼作響,比平日里所經歷的風更大,更持久,慢慢地,我們都感到有些冷了,在確定不會引發大火的情況下,我們收到了撤退的命令。
下行似乎也不輕松,出于保護膝蓋的需求,我們都放慢速度,沒有跟隨地球引力作用而狂奔,也是在大約二十分鐘后,到達山腳下,到這里,這次救火任務也算完成了。
吃完一碗泡面,我們踏上歸途,在車上,大家都睡著了,老早起床,消耗體力,靠在車座椅上,在沉默中,一陣鼾聲又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