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北京的秋天,天氣特別好。
陽光很亮,風微涼。每天早晨醒來,沉浸在這種天氣里,甚至都有點不可自拔。這樣的天氣,讓我覺得煩惱都不見了,幸福感都爆棚。
我生活的節(jié)奏,也因為這樣的天氣,有了一些變化。
我開始每天提前一點點起床,然后做一點早餐。吃完早餐之后,騎自行車到公園門口,然后穿過公園去上班。
給我幸福感的是穿過公園的那段時間,清晨的陽光照在身上,來來往往的一些人,有老年人,有小孩,還有一些晨練的人。在走過那段路的時候,我總覺得,生活越發(fā)地接地氣,從小到老,似乎是一個輪回。
我看到那些年老的人坐在輪椅上,有時候眼神對視的剎那,感受到他們看到我,有種失落,也有種羨慕。
是啊,二十幾歲,真好。
02
在他們眼神的失落中,其實我也有點害怕。那種害怕,其實是對時間的恐懼。有一天,我們都會一點點老去。人生最重要的是把握老去之前。
我開始在公園那條路上聽音頻課程,竟然也練出了聽力的速度。
對聽力速度的練習,其實是從看電視劇《鄉(xiāng)村愛情》中學來的。之前在無聊的時候,看那部電視劇里的生活喜樂,覺得很有意思,但是又覺得不忍心把自己的過多的注意力放在這種肥皂劇上。
機智如我,開始了倍速。那部電視劇,就在我2~3.8倍速中看完了。
一直以來,我都在追得到APP的一些音頻。所以在公園的路上,我自然而然地開始帶著耳機聽。可惜,后來我計算過,公園的那條路只有五分鐘,我根本聽不完一個專欄的內(nèi)容。
抱著試一試的想法,我試了試1.5倍速,發(fā)現(xiàn)思維可以跟得上,甚至,后來開始嘗試2倍速。
五分鐘的路程,全身心地聽音頻,恰好聽完一節(jié)。
03
除了聽力的速度。我更想提一下閱讀的速度。
之前,讀過提升閱讀速度類的書,練習了“Z”字形閱讀法,速度提升了很多。讀書的速度快了之后,我其實沒有更多的踏實,恰恰相反,因為書是讀不完的,在這種焦慮中,我開始問自己:“為什么?”
一本書,我為什么讀?是不是值得我讀。在這個問題的指導下,我開始讓自己做選擇。選擇,其實是對我自己精力的管理,以及注意力最好的安排。只讀對自己最有用的書,只讀能給自己帶來收獲的書。選書,反而成為了前期的過濾器。
也正是這個過濾器,作用遠遠大過了速度的提升。那么是不是之前閱讀速度的提升,就沒有任何用處了呢?不是,之前雖然在書籍上沒有過高的篩選,但是畢竟沒讀過的一行字,都是對速度的刻意練習。
當然,現(xiàn)在如果你知道了選書的重要性,就一定要在打開一本書之前,問問自己“為什么”。
李笑來老師在他的專欄中提到,注意力是最稀缺的資源。我們在使用自己的注意力的時候,一定要問問自己是不是值得。
04
但是,還是在有一些時候會害怕,心悸。
在我讀到一本好書的時候,在我看到一部好的電影的時候,在我遇到一個優(yōu)秀的人的時候。我覺得那些所有的一切,都在展現(xiàn)著“完美”這個詞的意思。我需要用特別大的力氣平復自己的心情,然后眼神空洞地面對那些“完美的人”。
這種過程之后,我開始問自己,怎么變得比現(xiàn)在好一點,在自己二十幾歲的時候。
有時候也質(zhì)疑自己,這么要強會不會特別累?但是后來看到孫晴悅在《二十幾歲 沒有十年》里的一句話,她說:“不強,是不是更累?”
不僅如此,那些我們眼中的“完美的人”要有多努力,才能讓我們看起來毫不費力?
我有我想要的生活,比如有一間明亮的房子,舒適的布藝沙發(fā),我希望我現(xiàn)在的努力可以配得上我想要的生活。
所以,努力讀書,努力學習,努力讓自己不做蠢事,努力讓自己和自己的目標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