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試圖從一個簡單的“用戶自助寄件”案例出發,分析業務需求、用戶需求、功能需求之間的關系和差異,以及如何進行需求的分析和轉化;
在產品的需求里面,經常有這三個概念:業務需求、用戶需求、功能需求,但往往,我們很容易搞混,不清楚他們之間的關系和差異,我們先引用一下比較官方的解釋:
業務需求( Business requirement )表示組織或客戶高層次的目標。業務需求通常來自項目投資人、購買產品的客戶、實際用戶的管理者、市場營銷部門或產品策劃部門。業務需求描述了組織為什么要開發一個系統,即組織希望達到的目標。
用戶需求( user requirement )描述的是用戶的目標,或用戶要求系統必須能完成的任務。用例、場景描述和事件――響應表都是表達用戶需求的有效途徑。也就是說用戶需求描述了用戶能使用系統來做些什么。
功能需求( functional requirement )規定開發人員必須在產品中實現的軟件功能,用戶利用這些功能來完成任務,滿足業務需求
這個解釋其實還是蠻明確的,其實理解這三者的關鍵點,是要先認清楚每個需求針對的對象不一樣:
業務需求---------對應的是組織或者客戶,實質就是業務的建設方;你也可以類比房地產市場的開發商;
用戶需求---------對應的是使用產品的用戶;你也可以類比買房的人;
功能需求---------對應的是產品,即產品要具備怎樣的功能,才能滿足相應的業務需求和用戶需求;類比房地產市場,那就是房子本身
類比成房地產三個角色后,你發現,開發商通常的訴求是想多賺錢,買房的人訴求是買到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的房子;但不管二者怎么想,最終都是需要通過房子來實現,必須建設的房子的屬性達到某個標準才能滿足二者的訴求;
所以,這么一看,你就明白了,其實這三者之間的關系是:
即,業務需求和用戶需求,只有經過需求分析的轉化,變成產品的功能需求后,才能得到實現;
接下來,我們用一個簡單的實例來進行說明:
案例:用戶自助寄件的需求
業務建設方:某快遞公司
需求描述:目前很多城市的小區都已經有了快遞柜,但快遞柜主要是用于送件使用,而對于快遞公司收件,用得比較少,某快遞公司,就希望利用快遞柜,來實現用戶自助寄件的需求;
首先,我們來分析其業務需求
這個案例的業務建設方是:快遞公司,其業務需求也很明確,就是:用戶自助寄件
業務方之所以要建設這個需求,其目的是:希望利用快遞柜,實現更高效的收件服務,減少人工上門收件的等待、低效、人力投入成本高等問題;
其次,我們來看用戶需求
這個案例的用戶,就是每一個要寄快遞的人,那么他們的需求是什么了?
他們的需求,其實就是在進行“自助寄件”的過程中,你盡量讓我簡單、易用,高效、快捷;
接下來,我們進行需求分析的轉化
需求分析的轉化,核心是兩個點,一是對這個業務的場景進行充分的理解和認知,二是想明白業務場景中需求點,要通過何種方式來滿足它;
業務需求是“用戶自助寄件”,這個業務要實現,我們結合寄快遞的實際場景,其實還是蠻容易就能想到,有3個關鍵環節:
1. 用戶要填寫單據:即填寫收發件人的相關信息;
2. 用戶要能找到周邊的快遞柜,并且能打開它;
3. 還需要進行計量、支付快遞費的問題
這三個環節,基本把這個業務的三個關鍵階段說明出來了,它就是:填單——>找柜子放件——>支付;
然后,逐一對三個階段進行具體的分析;
填單階段:
業務方需求:必須收件人、聯系電話、寄件人信息清楚、明確等等;
用戶需求:能選的就選,能簡單填寫的就簡單填
轉化為功能需求,你發現,無非是通過表單形式讓用戶把相關信息填上來,而為了滿足用戶需求,你肯定需要設計對收件人的記憶功能,讓用戶填寫一次,后續每次只需要選擇而已;(相關的細節還很多,這里只做舉例)
找柜子放件階段:
業務需求:把最方便最合適的柜子告訴用戶,并確保用戶能安全、準確的找到快遞柜、放入快遞件;
用戶需求:我就想知道我要把快遞件放到哪里,別讓我多走;
這個業務需求和用戶需求說起來簡單,轉化成功能需求時,其實里面還蠻多細節的:
1. 位置服務肯定需要,一是為滿足發現柜子的需求,二是也有導航的需求;
2. 如何打開柜子呢?從我們的產品經驗或者競品參考來看,可以有掃描開啟、驗證碼等方式;
3. 如何保證用戶去到快遞柜,一定就有其空的柜子可以給他放了,這里面就涉及一個快遞柜忙閑資源的管理;
所以,這里轉化為功能需求時,你發現:有位置服務功能、掃描開啟/驗證碼開啟功能,柜子資源分配管理功能等;
支付階段:
業務需求:根據收費標準,準確無誤、及時收到用戶快遞費;
用戶需求:支付方便;
功能需求:
? ? 1.如何來計量,由于是自助寄件,稱重顯然不合適,那么按體積是一種較簡便的方式,而如何按體積了,其實根據可快遞柜的柜子;
? ? 2. 如何支付,這個還簡單,可以使用比較常用的幾種支付方式就好;
以上,都只是簡單的需求分析和轉化的過程,實際的需求過程中,我們經常講需要結合業務場景、用戶場景把一些關鍵細節挖掘出來,并能在產品設計時考慮進去,以給用戶一個良好的體驗;
業務場景細節的挖掘
比如:在上面的開啟柜子的方式中,到底用掃描開啟還是驗證碼的方式呢?
其實用“驗證碼開啟”會更合適;因為會存在很多這樣的場景,某個寄快遞的人,剛好家里有人下樓,或者認識的鄰居下樓,而快遞柜就在小區門口,那么找人代勞一下放件是一種很正常的事情,那么這時候,使用驗證碼就是一種最合適、簡便的方式;
又比如:某用戶希望自己的快遞能更快的被寄出去;
那么,如果在給用戶呈現周邊分布的快遞柜的同時,還告訴用戶,該快遞柜的收件時間,目前快遞員的分布位置,是不是能讓用戶更好的去選擇呢;
這樣的細節還很多,需要在實際分析中,更好的去理解用戶場景、挖掘細節,并逐步的完善;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發現,只要你充分認清楚業務需求方的訴求、用戶在執行具體任務時的訴求,并對產品的常規實現方式有了解的話,需求分析并不是一個多復雜的過程,就是這么一步步去推理、去轉化的過程;
而要把每個細節做透,就必須在實際中多去磨練,在生活中多體驗,學會場景化的思維方式。
本節的內容就是這些,如果大家喜歡我的內容,請關注連載內容.
相關連載
【產品修煉連載】需求調研篇-----如何快速調研專業市場(三)
我是貝克曼,一名產品老兵
十年以上的傳統行業、互聯網行業產品工作經歷,專注于產品分析和產品設計環節;
我正在整理產品基本功的修煉專題,從工作中的實際案例出發,用連載的方式來呈現,歡迎大家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