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伙三歲后,有了一個變化,就是有時候做一些事情,喜歡按她的要求來。明明我們之前都是收拾完東西,再來看十分鐘的視頻,可突然她就是不干,哭鬧著,甚至撒潑打滾的就要先看了視頻再做其他的事情。而我,呵呵,顯然是不同意的,腦海里有一個想法,這次同意了,那下次呢,下下次呢?不可違,規則就是規則,我不同意。于是,我倆就僵持上了,最后,隊友回來了,接替了我的位置,和小家伙商量后,最后讓她看完十分鐘后,再收拾好。
再說今天,隊友讓小家伙把手清洗干凈,她不干。我在里屋里看書,就聽到耳邊傳來,小家伙的大哭聲,還有隊友放大嗓門的聲音:“你洗不洗手!”聽到小家伙有哭聲,我后面實在忍不住了,到底來到了衛生間里,只見隊友手里握著掃帚,一臉嚴肅,“你到底洗不洗!你說你洗不洗!”“不是那樣洗!”小家伙哭著犟道,“你洗不洗!”“不是那樣洗!”在一旁的我也感受到了這里面的低氣壓,隊友眼神凜冽的制止我,讓我離開。我只好在門外說,“你說我洗,我只是換個方式洗。”里面的對話在重復兩次后,小家伙終于反應過來,不過,最后還是隊友強硬給她洗了手,然后抱她出來到自己的小馬桶里上廁所。小家伙嗷嗷大哭,拿著手里的玩具,“不是那樣洗的!爸爸不讓我洗!不是那樣洗的!”隊友說讓她趕緊洗了手后,好上廁所。我蹲在小家伙面前,輕聲安撫她,告訴她是爸爸想讓她快點上廁所,所以才讓督促她快點洗手。待會上完廁所后,我們再去按她的方式洗手就是了。可小家伙暴躁著,依舊大哭,強調洗不了手,最后憤怒的把手里的玩具扔掉。看到這樣的場景,我把東西撿了起來,安裝上,向她詢問,是這樣安裝的嗎?她哭著說,不是這樣的,我找到最后一節玩具,她停止哭泣,自己動手演示。看著她安裝好,我便說上完廁所,咱們就去洗吧。小家伙立刻又哭道:“手已經洗過了,沒法洗了!”我隨即道:“剛剛你把手把手碰到地上了,咱們可以洗呀。”于是,我拉著她的小手去了衛生間,看著她拿著玩具按照她的方式洗了手。
聽說到了三歲的小朋友,會有一套屬于自己的秩序感。當對方破壞時,TA會特別生氣,大鬧。這樣看來,我家小家伙,似乎也是在強調自己的秩序感。我想我們不愿按照她的方式退讓,可能就是我們害怕她是在挑戰我們的底線,然后她不予履行,讓最終要達成的事情不了了之,說到底還是我們缺乏擁抱正在成長中的她吧,也許平日里的一些規則沒有落實,正是我們自己的放縱吧,倘若有情緒,還是先看看是不是自己的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