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歲的時光很匆忙,總感覺二十歲到三十歲之間有快捷鍵。不知不覺,時間把我推到了大學的終點,而自己也在奔三的路上越走越遠。年少輕狂的時候總是有些叛逆,曾經想“要是我自己實現了財務自由是不是父母就管不了我了”,那時候確實還太年輕,盡管我們對于父母的依賴遠不止金錢那么簡單。但是,毋庸置疑,畢業之后我們需要盡快實現財務自由,并且需要有一筆我們可以自由支配的金錢,畢竟向父母要錢也是一件自己會不好意思的事。
小時候我總是小心翼翼的花錢,每個月有的零花錢可能是賣廢品得來的。記得三年級的時候攢夠了二十多元,然后買了一個錢包,可是卻沒有錢可以放進錢包了。到高中之后,父母把壓歲錢都歸我管,我才慢慢真正有了一點小積蓄。大學投資開了一家零食店,賺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而后我把這筆錢用來游學,現在又從0開始。我是一個經濟學的學生,學過了各種金融學,然而我卻依舊不知道如何理財,可能是因為我沒有錢吧。
理財的文章泛濫,各種理論、雞湯、經驗充斥互聯網,大抵都在表達同一種意思,我想用自己為例子來說說剛剛畢業的我準備怎么走理財之路?未來的理財學習也將會和大家繼續分享。
大學的時候,身邊有許多同學在買股票,好像還賺了不少,很多人把理財當成投機致富的機會,顯然這是一種錯誤的思維方式,任何投資都是存在風險的,首先得問問自己能承受這些損失嗎?我的父母就是典型的“老股民”,見證了中國最高點的牛市,也親歷了1600多點的熊市。事實證明人們在利益面前,往往不懂得見好就收,而且絕大部分的人炒股是會上癮的。沒錯,它總是會遵循市場規律,但是經濟學還有一個有趣的詞叫“機會成本”,你可能為了挽回這些損失而放棄利用這些資產的時間。
我現在北京的一家互聯網公司工作,月薪應該和應屆生的平均工資水平相差無幾。我常在想為什么要理財?顧名思義就是要去打理那些閑錢,讓它們發揮最大的效用,至少不要輸給了通貨膨脹,老子辛辛苦苦賺的錢,放著放著它居然還貶值了,狗能忍!當然,這是最現實的一種出發點,我當然希望我能利用這些錢生錢,給自己加薪,希望能夠在自己想做一些有趣的事的時候可以給自己一點經濟上的支持。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沒有人會覺得金錢是不重要的。如果你覺得金錢不重要,那你一定是太有錢了。
理財的方法其實很多,但我最認同的是節流開源法。之所以把節流放在前面是我認為節流在剛開始工作時比開源重要得多,你本身就沒錢,基數小,收益翻倍又怎樣。網上有推薦各種隨手記賬的App,我覺得因人而異,你可能喜歡自己有才的手帳,怎么開心怎么來。像我這么作,我是每天隨手在備忘錄記,晚上把它填到Excel表格??隙ㄓ械娜擞X得我記得太細或者麻煩,其實你的錢花在哪里了,也就知道你在意的是什么了。我希望監督自己每天吃早飯、水果、酸奶,所以我特別單列了這幾項,并且這個表格我可以自己不斷優化,在月底做各種分類的統計和分析。
記賬是節流的第一步,當你開始記賬的時候,你會發現你自己整個人都是摳摳噠,但是這不是我們所提倡的,該花還是得花,就算窮也不能降低生活質量,但是你必須知道自己的錢到底花在了哪里。
如果你已經清楚的知道自己每月的大概花費與預算,那我們就能夠做好配置資產了。切記,不要先花錢再存錢,這樣一般都會所剩無幾。你應該在拿到工資后扣除自己的預算外加部分應急資金,將剩下的錢存起來,這個時候你就可以開始考慮開源的事了。
開源就像開車一樣,如果你不懂駕駛知識或者目的地還是先別上車,盲目可能會適得其反。目的地是什么?相當于是給自己的開源計劃定立一個目標,例如在半年內買Iphone7,5年內買輛車等等,人總是希望有一個盼頭,而且一旦目標明確,只要不違法,一定會想方設法的去達到,當然目標必須合理。我希望自己在三年內可以達到10W+的資產,因為我不知道未來自己能發展得如何,但是以當前的情況來進行保守估計,未來可以繼續做加法,目標一定要可達到,而且可拆解。如果你需要到達這個目標,每月需要攢下多少錢,獲得多少的投資收益率。
而駕駛知識呢?它就像是我們理財知識,你必須要有知識儲備,太多人在談理財、復利,但是不要忽視了風險和信息。在你正式開始理財之前可以將錢存儲于余額寶、理財通。余額寶比較方便一些。而你在此期間就是盡快學習,獲取盡可能多的知識,這其實也是另外一種投資,在以后我想在聊聊投資自己就是回報率最大的投資的話題。
很多人看不上余額寶,但是我從2013年底里面存了3W到2015年3月底收益也是2000多元,當然最開始時七日年化收益率是7%。所以,如果你有閑錢,并且沒有做好投資理財的準備,可以考慮先把它先放在余額寶里。實在不放心錢的安全性的話,可以花0.88元/年買賬戶保障險,最高可賠100W。
證券投資的網站一般都會有風險測評,職場小白階段的一般都是保守型和穩健型。投資理財的渠道和方法有很多,例如有銀行理財、基金、P2P、債券、黃金、股票、保險等。收益大的,相應的風險也一定大,所以投資有風險,購買請謹慎。
如果你想開始理財,可以先做好前期準備,畢竟理財不是說開始就能開始的,錢這個事還是不能跟開玩笑一樣的,畢竟大多數的人都跟我一樣,要錢不如要命。
接下來我將和大家繼續一起學習分享理財的那些知識,真正的理財還沒開始呢。
本文作者:沈定定,轉載請聯系作者授權,感謝分享,歡迎交流。
謝謝你這么好看還給我點「?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