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影評公眾號:影視樂叨叨】
《陽光姐妹淘》作為一部關于姐妹情的韓國青春喜劇電影,沒有刻意地煽情和閨蜜間的狗血撕逼,而是以一件件瘋鬧的往事,略帶夸張地表現25年前一群高中女孩間純粹、堅不可摧的友情。
1. 25年,物是人非但友情依舊
女主角任娜美是個標準的家庭主婦,生活平淡無奇,每天重復著相似的事情——洗衣做飯、操持家務,累了就看看電視、曬曬太陽,還要教育叛逆的女兒。如果不是在醫院里碰見身患癌癥的夏春花,她可能這輩子都不會有機會和25年前的小團體成員們相聚。
春花是當年“SUNNY”的隊長,帶著小團體“闖蕩江湖”,一起吃喝玩樂,還打過群架,而如今只剩下兩個月的生命期限,唯一的愿望就是SUNNY能再次相聚。于是娜美決定尋找25年前的那幫姐妹,履行當初“絕不分開”的承諾。
影片采用過去和現在穿插進行的敘述方式,隨著娜美尋找姐妹的情節推進,那段年少輕狂的往事又浮現在她的腦海中,逐一展現在觀眾眼前。25年前,娜美轉到首爾的一所女子高中上學,并一臉懵逼地加入了一個原本六人的小團體——有帥氣、直爽的大姐大夏春花,整天搗鼓雙眼皮的胖子江美,用嘴做武器、臟話連篇的黃珍熙,一言不合就耍棍的金玉,幻想成為韓國小姐的福姬,還有冰冷、沉靜的美人秀智。
七個性格各異的女生給這個團體取名為“SUNNY”,在學校里掀起了不小的風浪。她們會為受欺負的娜美報仇,會和隔壁學校的女團約架,也會時常約在一起嗨皮或者排練節目。沒錯,在大部分人眼里,她們屬于“壞女孩”、“問題少女”,但我依然被這群女孩聚在一起時的自由、歡樂、輕松的氣氛所感染,被她們“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所吸引。然而,不知輕重的后果當然是不堪設想的——一次打架斗毆讓秀智意外破相,七人被學校勸退,各奔東西,
影片中出現許多校園暴力的情節,雖不至于血腥、殘暴,但有些行為還是讓我很難接受。比如,娜美差點被扒光衣服,秀智狠踹對方的肚子、欲拿帶火星的碳棒毀對方容貌,春花拿凳子砸人等等。相反,內地的青春電影也有提到過校園暴力,但都是蜻蜓點水式地一筆帶過,沒有見識過這樣的陣仗,而且還發生在女生之間,著實讓我感到震驚。
作為喜劇電影,《陽光姐妹淘》的笑點處處可見,所謂“逗比青年歡樂多”,六個逗比(除了秀智是安靜的冰美人)一碰面就開始碎節操,閨蜜之間碎起節操來完全沒有下限,比如娜美的“通靈異能”、魔鬼舞步,還有討論如何報復出軌的老公等等,都能被莫名戳中笑點。就連在春花的追悼會上,也不忘調侃、打鬧。
有了“笑”,煽情肯定也少不了。印象最深的是在春花的追悼會上,律師給幾個姐妹念春花生前的遺囑。作為隊長,她把生前的資源(錢、店鋪、工作機會)都分配給了各位姐妹,讓他們都有能力改善自己的生活。25年中,不同的經歷、生活多多少少改變了她們的性格,年少時的夢想也被殘酷的現實擊碎,處境一個不如一個。春花的幫助履行了當年的諾言,“如果有誰因為生活不如意而躲著,我們會去幫她度過難關”,給了每個人特別的驚喜。當她們抱在一起痛苦時,受到感染,我眼眶里打轉的淚水也已經止不住地流下。
2.你是否遺憾沒有進過“小團體”
作為一個乖乖女,我的叛逆期還沒到就被老媽扼殺在了搖籃里,說實在的,沒親身經歷過叛逆期也是人生一大憾事啊!回想起來,一直以“學霸”自稱的我也是到了高中才開始向“逗比”轉型,從此找到了自己的性格定位……期間也多次嘗試做回一個安靜的學霸,但重重阻撓下,逆轉計劃屢屢泡湯,誰知意外升級為一個有腔調的“老司機”,開車開得不亦樂乎。
所以在我印象中,自己做過的瘋狂事情,也就是在高中那三年。當然,我最多就是自習課上看小說、文科課上看小說、棉被里看小說、凌晨四點看小說……朋友圈子里也都是群歡樂的逗比,靠講段子和碎節操來緩解高考壓力。和《陽光姐妹淘》里的小團體“SUNNY”比,簡直low了好幾級。
其實,有那么一瞬,自己挺想做個壞女孩,加入一個小團體,一起干著轟動學校上下的“大事”,成為學校里的風云人物。不用考慮學習成績、父母的期望、未來的道路,和一幫兄弟姐妹吃喝玩樂,盡情享受短暫的、美好的青春。或是嘗試一下早戀,提前釋放一下荷爾蒙,和心儀的男孩在樓道里“偷偷摸摸”,而不是做那個在樓道里幫忙望風的人。然而,這也就是無聊時的YY,終究還得回到現實,回歸理性。
但是,影片《陽光姐妹淘》又讓我有了想要加入小團體的沖動,不是因為想一起打群架、一起抽煙喝酒蹦迪,而是有種歸屬感、安全感,有種江湖上所說的“兄弟情義”。就像SUNNY姐妹們一直說的和做的一樣——“如果一人被欺負,我們一起報復”——不會因為受欺負而獨自忍氣吞聲,不會在需要幫助的時候找不到人,不會在想找人聊天時,來回翻著通訊錄卻發現沒一人適合……這大概就是“小團體”特有的吸引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