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曾經占據了華語歌壇的半壁江山。優美的發音和腔調,加之無數歌壇文壇翹楚的創作和演繹,可以說是歌迷心中無數個關于過去的回憶。音樂的力量是為了去感染人,給人心底的震撼以及共鳴。現在我就簡單的來回顧下粵語歌從開始興起到輝煌盛世再到現在日漸凋零的路程。
拓荒史七十年代后期至八十年代前期
歷史往往都是從一個偉大的拓荒者開始的,這個偉大的歌者是Sam許冠杰。許冠杰,香港影壇歌壇雙棲巨星,提起粵語歌,首先就應該想起粵語歌第一代歌神許冠杰。七十年代中期,許冠杰之前,香港都是流行英文歌,這期間臺灣的華語流行音樂也開始占領香港市場。當時粵語歌被看作市井之流被瞧不起的土歌,是許冠杰把粵語歌的檔次提升了一個臺階,從此粵語歌逐漸成為了香港樂壇的主流,包括現在的香港市歌就是Sam歌的《鐵塔凌云》個人比較喜歡的還有《浪子心聲》《天才白癡夢》
隨著粵語歌的流行,粵語歌手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也有很多唱國語的歌手也開始發行粵語專輯。粵語歌的勢力在逐漸成長,拓荒者們在拓寬著粵語歌的風格和歌路。這期間比較值得回憶的有一代歌后徐小鳳,其演唱的《啼笑姻緣》也是掀起了一股粵語歌熱潮。還有我最愛的羅文先生,羅文也為香港樂壇做出了很大貢獻,很多歌手如鄭伊健容祖兒都是他的徒弟,提起羅文就會想到甄妮,兩人合作的射雕系列的主題曲到現在都是傳唱至今的經典。而且羅文也是舞臺皇帝,臺風奢華多變,在當時的年代真可謂奇才。比較出名的還有歌隱林子祥,唱功在香港排前三的實力派,為人低調,個人最愛他的《在水中央》。其他比較出名的還有區瑞強,演唱的《陌上歸人》也是天籟之音。還有蔡公蔡國權,代表作《不裝飾你的夢》《天意人心》。
這期間還有其他數不清的歌者為粵語歌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不再一一列舉。但有個團隊不得不提,就是黃沾,顧嘉輝。兩位老爺子作詞作曲真乃神仙再世,兩人攜手為無數經典影視劇創作出數不清的經典名曲,《上海灘》《倚天屠龍記》等等,可以說影視主題曲以影視為載體更有利于粵語歌的傳播,讓更多的人接受到了粵語歌。這其中最優秀的歌唱者當屬關正杰,此君為人正派,香港有什么大型活動和公益演出,他都會到場演唱。個人曾經聽他的《倆忘煙水里》單曲循環一個下午。其他著名的影視主題曲還有徐小明的《萬里長城永不倒》也是無數人的青春記憶。
輝煌盛世 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
粵語歌經過十年的積累,已經得到了歌迷的認可,終于在八九十年代迎來了它的盛世。
這個年代是每一個粵語歌迷應該感到幸運的年代,不說別的,我就稍微提起來幾個這個時代的巨星吧。張國榮,譚詠麟,陳百強,梅艷芳,張學友,達明一派,beyond......如果你說你喜歡粵語歌,這里邊哪一個不都能讓你感覺到自己幸運呢?
八十年代,香港樂壇奢華的年代,最耀眼的當屬譚詠麟和張國榮兩顆巨星了。兩人真乃一時瑜亮,校長唱功十分了得,而且唱情歌的味道十分讓人舒服。而哥哥臺風百變,唱歌十分用情。兩人的歌迷當時也是勢不兩立,之后兩位只好激流勇退,不再參加任何獎項的角逐。個人最愛校長最好的作品《愛在深秋》哥哥的是《風繼續吹》
當然這個時代還有無數的巨星,才一起構成了這個盛世。百變天后梅艷芳,也是歌壇舉足輕重的存在,性感的聲音,百變的臺風,而且把自己嫁給了歌唱事業,最后一場演唱會第一次穿婚紗著實讓人動容。這時候的陳百強也以公子哥的形象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高級知識分子出身,為人謙卑,歌聲宛如天籟。不過英年早逝真的讓人感到痛惜。代表作《偏偏喜歡你》一直傳唱至今。而同時也有一位以乖乖女形象示人的女歌手陳慧嫻,也是粵語歌不得不提起的角色,不過在最紅的年代放棄演唱事業去國外留學也是讓人感到遺憾。《千千闕歌》《飄雪》也是至今還被人傳唱。
這期間出現了很多樂隊,都是懷揣夢想的青年為了自己的音樂夢想而組建。諸如達明一派,太極樂隊,草蜢還有beyond等等。但是有兩個必須值得我們銘記,一個是達明一派,一個是beyond。
個人最愛是達明一派,在八十年代就把電音玩的爐火純青,甚至說領先現在的樂壇都好長的路。達叔和明哥真是天作之合,達叔的編曲加上明哥嫵媚的聲音和妖嬈的表演,真是人間極品。而且他們歌曲的詞都十分精致,很多都可以當作詩詞來欣賞,《石頭記》一百多個字精煉出《紅樓夢》的精髓。《半生緣》也是寥寥數字展示出張愛玲的同名小說。不過達明一派音樂風格太過頹廢,有的十分離經叛道,和大陸一直格格不入。再說就是永遠的beyond,已經成為了一種精神,八零九零后誰沒有聽過《海闊天空》?家駒已成絕唱,但樂隊的精神以及展現給我們的無數名曲卻是永垂不朽。
九十年代中后期,四大天王橫空出世,各領風騷。黎明英俊的形象,郭富城華麗的舞步,張學友完美的歌喉,劉德華努力的精神。這期間還有王菲的清新迷幻,李克勤的滄桑,共同帶給我們粵語歌最后的狂歡,自此粵語歌開始逐步走向了下坡路。
凋零史
從粵語歌的盛世到逐步凋零,有一個人不得不提,那就是林夕。老爺子雖然不唱歌,但是我們唱的很多都是他的歌。我總感覺如果放在詩詞的年代,黃沾是豪放派的至尊,那么林夕就是婉約派的翹楚。他的詞風細膩,情感豐富。而且他是八九十年代粵語歌盛世的參與者,也是九十年代后期至今香港樂壇的守望者。從最早和張國榮達明一派合作到王菲再到陳奕迅楊千嬅,到梁漢文何韻詩,再到現在的古巨基吳雨霏。老爺子一直都在為粵語歌的尊嚴做著最后的掙扎。而且林夕的金字招牌帶紅了無數歌手,貢獻出無數經典作品。黃耀明的《春光乍泄》張國榮的《我》王菲的《暗涌》陳奕迅的《富士山下》楊千嬅的《少女的祈禱》梁漢文的《七友》等等,每一首都如雷貫耳。
進入21世紀,也許是粵語歌的發展到瓶頸期了,也或者是互聯網時代的沖擊,人們娛樂的方式多了,可以選擇的東西多了,更或者是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發現音樂的故事了。樂壇盛世已不復存在,且看現在粵語歌壇,唯有陳奕迅能撐得起半壁江山,想想當年眾星閃耀的輝煌年代,不免令人唏噓。
最后,只想問一句,是你們都不愛音樂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