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戰國時期,共出現了五位霸主,而五霸之首就在齊國,就是姜太公的分封國內。這個霸主就是齊桓公。齊桓公信姜名小白,在他任內,使用名相管仲實施改革,讓齊國變成了春秋時的第一強國。
齊桓公上任前期國內經濟充足,兵強馬壯,政治清明,成就了一大批能臣干將。北擊山絨,南抗楚國,還得到了大周天子得封賞。可以說這個時期的他正是春風得意,英姿博發,就是屬于他稱霸的時代。但是,歲月催人老,人越老就越糊涂了,因為兩個人的出現就讓他晚節不保,很快齊國霸業地位也隨之大江東去。而齊桓公的晚年也用實踐證明了:喜歡自殘的人不可信,不孝順得人會騙人這句話,也給今天我們閱人提供了經驗。
那么,是什么樣得事情讓齊桓公這個春秋首霸親自實踐到這兩句話得真諦了呢?下面得從兩個人說起。
易牙是齊桓公得專配廚師,據說他抄得菜色香味俱全,而且做法別出心載,齊桓公很喜歡。有一次,齊桓公就和易牙開了個玩笑說:天下的肉食我吃過很多,差不多都吃膩了,就是不知道人肉是什么味道,齊桓公說完一個哈哈大笑就過去了,但易牙都放在了心里,等到下一次齊桓公要吃肉時,易牙毫不猶豫的殺了兒子,并做成了菜,齊桓公看著鮮美的食物,就問易牙這是什么肉,易牙如實得交代了肉得制作過程,最后齊桓公雖然很惡心這盤肉,但心里很感激易牙,認為他是一個忠臣,此后,開始重用易牙。
開方是春秋時衛國的太子,衛國被齊桓公打敗,衛國國王派開方送錢和綢緞去齊國議和,但開方到了齊國以后,看到齊國比衛國富裕發達,就樂不思衛了,自己甘愿在齊國伺候齊桓公,而且整整十五年也不回國,直到他父母都死了他都不回去。開方給自己不回家盡孝找得理由就是,他愛齊桓公勝過了愛父母,所以,齊桓公很感動,也開始重用他,讓他位極人臣。
但這兩個人一個愛自殘骨肉一個不孝順的行為都被管仲看在眼里,管仲認為,不能好好的愛護自己得兒子,不能孝順父母,這兩種人都有悖人倫,不是正常人能做得到的,所以,他們這是在用極端方式計好齊桓公。因此,他在臨死之際特別囑咐齊桓公要注意這幾個人,齊桓公雖然表面答應,但他心里還是認為管仲有些小題大作了。
所以,讓這二人回家休息了一段時間,又立刻開始重用了他們,然而,管仲的預言最終還是實現了,齊桓公的兒子作亂,將齊桓公給關了起來,墻頭草易牙和開方來負責給齊桓公送飯,這二位寵臣給齊桓公飽一頓饑一頓的送飯,后來干脆不送了,可憐一代霸主最終活活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