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選項》| 遠讀重洋解讀
關于作者
謝麗爾·桑德伯格,Facebook 首席運營官,第一位進入 Facebook 董事會的女性成員。2013年,桑德伯格登上了《時代周刊》雜志封面,被評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她的代表作《向前一步》,是全球知名暢銷書,曾經影響和激勵了無數女性。
聯合作者亞當·格蘭特,沃頓商學院教授,全球最具影響力的25位管理學思想家之一,知名暢銷書《離經叛道》的作者。
關于本書
2015年5月,桑德伯格的丈夫大衛·高德博格在度假途中意外身亡,她從此陷入漫長的心理創傷恢復期。本書是桑德伯格在遭遇人生重大變故之后,用硅谷精神探尋悲傷背后的科學原理,從創傷中艱難恢復的全記錄。
核心內容
以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提出的 3P 理論為基礎,闡述了阻礙人們從心理創傷中恢復的三種情緒陷阱,并結合親身經歷給出了心理創傷恢復的四個建議。
點擊查看大圖,保存到手機,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一、馬丁·塞利格曼的 3P 理論
人們在遭遇不幸和打擊之后,通常會陷入三種負面情緒陷阱,分別是自我化、普遍化和永久化,這三種陷阱所對應的英文單詞 Personalization、Pervasiveness、Permanence 的首字母都是 P 開頭,所以也被稱為 3P 理論。
1. 自我化陷阱
遭遇不幸的人,認為發生不幸全都是自己的錯。
【案例】
丈夫大衛去世之后,桑德伯格產生的第一個負面情緒就是自責。大衛的初次尸檢報告顯示,他是死于從健身器械摔下來之后的頭部創傷,桑德伯格想,如果早一點找到大衛他可能就不會死了,這正是自我化陷阱的典型征兆。
2. 普遍化陷阱
遭遇不幸的人,認為不幸會影響到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
【案例】
大學畢業之后,桑德伯格第一天到公司上班,老板讓她在電子表格軟件里輸入數據,她表示自己不會,老板生氣地質問“你連這個都不會,是怎么拿到這份工作的”,緊接著摔門而出。那一瞬間,桑德伯格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但之后的事實證明,她只是不擅長使用電子表格軟件而已。
3. 永久化陷阱
遭遇不幸的人,認為不幸和負面情緒會持續一輩子。
【案例】
丈夫去世之后幾個月,桑德伯格嘗試了各種方法,但喪夫之痛卻絲毫沒有消退,尤其是每一次孩子哭鬧,或者節日、紀念日、孩子生日等重大節日來臨的時候,她的痛苦都會被無限放大。桑德伯格甚至想到,未來女兒出嫁,父親無法陪她參加婚禮的出場儀式……一想到這些,桑德伯格就覺得痛苦會持續一輩子,她和孩子們永遠都不會再快樂。
二、四種治愈心理創傷的方法
根據親身經歷,桑德伯格提出了四種治愈心理創傷的方法:
1. 預測最壞的情況
發生不幸之后,先不要急著安慰自己,而是思考下最壞的情況是什么,與現在的處境對比后,你可能會發現現在并不算太糟糕,從而抵消一部分負面情緒。
【案例】
丈夫去世之后,桑德伯格一度悲傷到無法自已。格蘭特告訴桑德伯格,與其沉浸在悲痛之中,不如去大膽想象一下可能發生的最壞的情況是什么。桑德伯格很驚訝,難道還有比失去丈夫更壞的情況嗎?格蘭特說,“當然有,大衛死于心律不齊,你有沒有想過,你們的兩個孩子也有可能遺傳這個疾病?”桑德伯格倒抽了一口冷氣,對啊,她本來有可能失去生命里最親近的三個人,而現在兩個孩子不但活著,還很健康。一想到這里,她心中就被感激之情所占據,這種情緒則幫助她打敗了一部分悲傷的情緒。
2. 把負面情緒用文字記錄下來
研究表明,用記日志的方式把負面情緒寫下來,可以幫助我們正視問題,提高對情緒的控制力,從而更快地走出悲傷。
【案例】
幾十年前,健康心理學家杰米·彭尼貝克找來兩組大學生做實驗,請他們連續4天、每天寫15分鐘的日志。A 組成員記錄的是與情感無關的內容,B 組成員則要寫下他們人生中最黑暗的經歷,比如強奸、試圖自殺、虐童等。
第一天實驗結束之后,B 組成員普遍心跳加速、血壓升高、情緒明顯不佳——這不難理解,因為直面痛苦是殘忍的。但實驗結束六個月之后,杰米回訪了兩組學生,卻發現了驚人的逆轉:B 組成員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有了大幅提升,相比 A 組成員,他們的狀態要好得多。自那之后,學界進行了上百組類似的實驗,證明了把負面情緒記錄下來對于緩解痛苦是有積極療效的。
3. 找到自己的創傷后成長
發生不幸固然可惜,但我們也可以以此為契機,引導自己往更好的方向前進,找到自己的創傷后成長。
參加過戰爭的士兵,在激烈的戰斗之后會更加珍惜生命,并且更容易找到友誼。乳腺癌幸存者在恢復之后,跟家人與朋友的關系也會更加親密。發生不幸并不是只能給我們帶來痛苦,也可以成為讓我們變得更好的契機。
4. 以最合適的方式幫助朋友走出創傷
當身邊的朋友遭遇了不幸,不要因為怕提起傷心事刺激到朋友而選擇不聞不問,你要告訴他,你理解他的痛苦,并且堅定地站在他的身邊。
【案例】
一對老夫婦的女兒剛剛不幸去世。一個去他們家拜訪的朋友,不小心開口提起了他們的女兒,同行的人都很緊張,以為老人家會傷心難過,但沒有想到,老人家卻一臉溫柔地講起了自己的女兒,細數她過去的那些事情,因為他們想讓女兒被別人記住。
金句
1. 追尋人生的第一選擇固然最好,但并不是每個人都如此幸運。當 A 選項不復存在的時候,就要啟動該死的 B 選項了。
2. 不要把一切責任攬在自己身上,不是所有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都是因我們而起。
3. 不幸發生之后,不要刻意回避,而要正視負面情緒。把情緒用文字記錄下來,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掌控情緒,走出悲傷。
4. 創傷能夠帶來的不只是消極負面的結果,它還可以讓我們化悲憤為動力,變得更好。
撰稿:遠讀重洋
腦圖:摩西
講述: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