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十七回中,探春告訴寶玉:“昨兒我恍惚聽見說老爺叫你出去的。”——這句話,值得思量:“恍惚聽見”意思是不想告訴寶玉是聽誰說的,可是,我們不用猜就能知道,探春應該是聽趙姨娘說的,所以,才不愿說出來是聽誰說的;從趙姨娘那里聽來消息,就過來告訴寶玉,是很坦誠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對寶玉如此,對王夫人大概也是如此,否則,不可能得到王夫人信任。
趙姨娘的存在,幾乎是作為賈府中主子和下人的公敵存在的,大家都不喜歡她,都瞧不起她,主子們希望能通過跟她的對比來顯示自己的精明,下人們則常常通過對她的鄙視來提高自己的品味。
在第二十五回中,賈環出壞心,用燈油燙了寶玉的臉,王夫人一時又急又氣,只是罵賈環,鳳姐提醒:“趙姨娘時常也該教導教導他。”王夫人這才明白過來,賈環到底也是賈家子弟,年紀又還小,不能罵得過分了,而賈環之所以這樣做,跟趙姨娘平日里的教導有關,所以,這個時候,更應該責罵趙姨娘。在這件事情中,王夫人應該能體會到鳳姐對她的提醒是多么及時又重要,這樣的配合,也會讓姑侄兩個的關系更為密切。
寶黛之間的交往,很多時候要防著趙姨娘,在第五十二回,寶玉正跟黛玉說話,趙姨娘進來,黛玉就使眼色讓寶玉走了,他們怕什么?他們怕趙姨娘見他們交往密切,去賈政那里打小報告,也怕趙姨娘將他們的關系添油加醋說給別人聽。這樣共同防著一個人或幾個人,倒能讓寶黛間更增加了一些親近與默契。
在第六十一回,王夫人的丫頭彩云偷拿了東西給賈環,事情敗露之后,平兒把彩云叫過來,當著眾人的面告訴彩云,之所以不追究這件事,是因為怕抖落出趙姨娘傷了探春的體面(當然,彩云不愿連累別人,自己承認了),平兒這樣處理事情,其實就是等于認可了探春跟趙姨娘并不是一伙兒的,這種認同對于探春是一種極大的安慰。
在第七十三回中,趙姨娘的丫頭小鵲在大家都已經睡下的深夜,跑到怡紅院來告訴寶玉趙姨娘在賈政面前說了寶玉的壞話,提醒寶玉要小心,小鵲的行為等于是向眾人表明了自己的立場:雖然身在趙姨娘那里,但是,她跟趙姨娘并不一心。
相比之下,作為王夫人的丫頭,彩霞和彩云卻投靠到了趙姨娘(或者說投靠了賈環)那里,這需要極大的勇氣,也可能,是因為對王夫人極度失望之后的無奈之舉。
在每一個群體中,都有一個公敵,借著對這個公敵的態度,大家可以明白地表露出自己的親疏態度與是非立場,朋友或敵人,也就能更明白地區分開了。
至于這個人是誰,其實并不重要。
或者說,如果賈府中沒有趙姨娘可以安放大家的敵意,就一定還會有一個其他的什么人。這樣的人,不會是正經主子,正經主子就算糊涂而愚昧,也會因為手中有權而讓大家服氣;這樣的人,也不會是一個下人,下人,到不了這樣的程度就已經被開除了;這樣的人,只能是半個主子,在賈府這樣的大家族中,只能是處在姨娘地位的人,才會被很多人恨著鄙視著,大家卻又都拿她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