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郴州】霧漫小東江 晨光中的詩畫仙境圖/文 西蘭
在沒去郴州小東江之前,湖南所有的景點中,一直最向往的是小東江,對這個地方充滿了各種神奇的幻想。每次網(wǎng)上看到背包客、驢友紛紛前往,或是攝影師拍出來飄逸絕塵的漁船撒網(wǎng)大片,心中總會羨慕不已,于是暗暗默許,一定要挑個合適的周末,去一睹小東江的神秘和無與倫比的美麗。
聽在郴州長大的朋友說,小東江的每年四月至十月會有霧,而最佳時間是6到9月,天氣的好的情況下,早上日出前一小時,日落后半小時左右是一定不能錯過的。合計著日子,結(jié)果一推再推到了十一黃金周之后,恩,錯開旅游高峰期去也是不錯的選擇。至于有沒有霧,就看運氣了。而這次去了之后,我可以更加地肯定,小東江真的很值得去看看。
從長沙到郴州交通非常方便,如果不自駕,火車和高鐵都是比較適合的乘坐方式。到郴州火車站后出站左拐過馬路在路邊就能等到去資興的大巴,在羅圍下車(約50分鐘),到羅圍之后坐出租車或摩托車去東江湖大壩就可。
為了能看到早上的“霧漫小東江”,我選擇前一天傍晚抵達(dá)小東江,黃昏時分在吊橋附近轉(zhuǎn)悠,沒想到卻出現(xiàn)了讓人眼前一亮的風(fēng)景,夕陽西下時分,天邊的云彩泛出微紅的霞光,霞染湖底,漫江紅透,水面一絲絲凌波的輕紗與靜水深藏的霞云相映成趣,一葉晚渡的輕舟躍于碧波之上,一幅“日出而作,日落而棲”的“漁舟唱晚、水畫山居”圖躍然眼前。美好的遇見讓心中充滿了喜悅,也暗自慶幸著這份小確幸,也因此更加期待第二天的風(fēng)景。晚飯后,枕著一江碧水入夜,養(yǎng)足了精神,為了第二天能夠趕在日出前看到晨霧中的景色。
每天六點開始小東江表演的漁船便會出現(xiàn),最經(jīng)典的漁船撒網(wǎng)七點開始,八點結(jié)束。為了完整地體驗霧漫小東江的美,前一天晚上調(diào)好早晨五點半起床的鬧鐘,趕在六點前到達(dá)小東江。
為了看一眼霧漫小東江也是豁出去了,自己都不記得有多久沒有這么早起過了。你說舍得拋棄溫暖舒適的被窩摸黑挨凍受累遭罪,對于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來說,有多難能可貴。
早起,天色很暗,寒風(fēng)刺骨,義無反顧直奔小東江,六點整抵達(dá)。表演的船只已經(jīng)出現(xiàn),河谷水汽彌漫,墨藍(lán)的天幕下,隱隱約約閃爍著幾盞漁火,湖面依稀可見幾道波光,一只渡船在江面緩緩劃行,紅色的燈火在這暗淡的光線下成了聚焦點,在朦朧的晨霧里迎接黎明的燈光。此刻,景色變得迷離而神秘,更吸引著我們揭開它的面紗。
天色越來越亮,早晨的光線就是千變?nèi)f化,幾分鐘之前的墨藍(lán)色在朝陽的點染下增添了幾分暗黃色,點點漁火,緩慢地劃行在寂靜的江面,水汽與山巒相映,漁船上的姑娘打著傘,開始了新一天的吟唱。這情景,美妙極了。
清晨,霧幕將小東江的神秘彌合在遙遠(yuǎn)的蒼穹中,山巒倒映水中,天地一色。輕風(fēng)吹過靜靜的湖面,波光粼粼。
山谷間的霧,時深、時淺、時濃、時淡、時聚、時散,或成團(tuán)、或成卷、或成堆、或成片,有時像輕絲飄逸、有時像大浪競逐、有時像白紗翻飛,有時像疾風(fēng)掠草,在湖面、山林間恣意的宣泄。
“半江青波半江云,輕舟曉霧繞山游”,如一幅煙雨峽江十里長卷。很幸運遇到這種絕美的佳境,此刻總是忍不住拿出相機,取景構(gòu)圖,按下快門,將這迷離的美景定格成永恒。
山水之間隱約生起的淡淡輕煙,如素描般的線條,在明鏡似的水面緩緩舒展,輕輕地、柔柔地輕飄漫舞,朝你眼前襲來,湖光倒映,如影如畫。
遠(yuǎn)的,近的,虛的,實的,皆是景。明的,暗的,動的,靜的,皆入畫。
手機里的風(fēng)景,定格的美麗。
裊裊晨光中,撐著油紙傘的女子,輕盈地坐在船頭,輕輕的欸乃漿聲劃過小東江的水面,激起些許的漣漪,這般婉約的水鄉(xiāng)風(fēng)情,仿佛以為到了江南。
老舊的烏篷船孤單地??吭诎哆?,靜靜地堅守著這一方小天地,等著游人發(fā)現(xiàn)它沉靜的美。
湖中間,游船緩緩劃行,似在騰云駕霧的仙境中遨游。
漁夫時不時撒上一網(wǎng),在迷離的霧境中勾勒出美麗的線條。我把相機焦距拉得老遠(yuǎn),卻還是只能夠拍到模糊的輪廓。
雖然遙遠(yuǎn),但依然覺得這樣的情景很美。當(dāng)然,好戲還在后頭,這撒網(wǎng)還只是預(yù)告。我們只管慢慢等待,在最合適的時間里那驚鴻一瞥。
霧是飄渺的,風(fēng)是透明的,水是靈動的。清晨的小東江,山山水水都像籠上了輕紗,湖周峰巒起伏,群山疊翠,萬頃碧波照大千,無與倫比的自然美。
恬靜的湖水靜靜地流淌在山脈之間,這些水在這里匯成一湖碧波,浩浩蕩蕩而又一塵不染。霎時間云霧四起,大風(fēng)吹著云霧,漸漸向著人們飄了過來,并且越逼越近,最后湖的四周都被云霧包圍了,遠(yuǎn)處的山巒若隱若現(xiàn),然而這清澈的湖水依舊那么純凈。微風(fēng)襲來湖面泛起一圈圈波紋逐漸蕩開向遠(yuǎn)方快活地衍射,湖面蜿蜒流轉(zhuǎn),山勢環(huán)繞連綿不斷,自有參差不齊的自然美。
江面上清涼的空氣里彌漫著層層薄霧,隨氣流不斷地變幻。如輕歌曼舞,似飄飄若仙。隱約之間,有山嵐浮現(xiàn),有一葉扁舟?;腥舾羰溃绻皇侵苓叢粫r傳來的相機快門聲,此情此景真讓人誤入天上人間。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鼻椴蛔越肫疬@首詩來。
青山倒映綠水里,水流千轉(zhuǎn)山不移。
“高峰長澗入云孤,淡煙流水畫屏幽?!?裊裊煙波山水畫,小東江的美景妙不可言。輕舟擺渡,氣象萬千,水天一色的寧靜美撲面而來。
當(dāng)晨幕完全打開時,霧氣蒸騰河谷,青山綠水之間云霧繚繞。起伏的山巒、茂密的林木、挺拔的修竹、蕩悠的小舟、寂靜的湖面都披上了一層神秘的紗幔。云山霧水,飄飄渺渺,如夢如幻,如詩如畫。
放眼望去,整個山谷都浸潤在一片迷霧中,狹長的湖面上,云蒸霞蔚,宛若一條玉帶在峽谷中飄拂,似駕祥云,遨游仙境。我一路追尋著這朦朧的仙境,一路前行,總以為前面的景色會更美,就這樣從一橋走到了二橋,二橋追到了三橋。
聽說,“1986年8月,一座高達(dá)157米的雙曲薄殼拱壩——東江水電站大壩在郴州市的資興縣建成蓄水。它將東江水截為兩段,上游蓄水成湖,成就了煙波浩渺、有“南洞庭”美譽的東江湖。1986年12月,在東江水電站大壩下游約10公里處,一座與之相比規(guī)模小很多的水電站——小東江水電站截流成功。
因這兩座水電站之間的10公里河段地處陡峭的峽谷之間,蜿蜒狹窄,與上游的東江湖相比,顯得清秀小巧,故當(dāng)?shù)厝诵蜗蟮胤Q之為“小東江”。而之后不久,一位電視記者偶然發(fā)現(xiàn)其變化萬千的霧中美景,才讓這條剛被民間昵稱為“小東江”的河段有了一個更詩意化的名稱——“霧漫小東江”?!?/p>
而真正讓“霧漫小東江”出名的是這位記者的一個姓曹的學(xué)生。當(dāng)年記者先生在采訪建大壩的新聞時,他以前的這位學(xué)生經(jīng)常跟著幫忙提提包包,耳聞目睹老師的風(fēng)采,便也開始了學(xué)習(xí)搞攝影,多年來一直拍攝小東江的景色,并且對這里起霧的規(guī)律作了長期的觀察和研究。
皇天不負(fù)有心人,后來當(dāng)了水庫管理員的這位學(xué)生,拍小東江拍出了名氣,先后在《中國攝影》等知名雜志上發(fā)表了500多幅作品,并屢獲大獎,還有30多幅在國外獲獎。隨之“霧漫小東江”也便名揚天下,成為各地攝影人趨之若鶩的攝影基地。
天漸漸變亮,臨近七點,江岸邊到處都是人人人人人,走在狹窄的觀霧棧道上,擠出一個位置來個自拍都很困難。一路走走停停,既不想錯過沿途的美景,又被位置的風(fēng)景吸引著向前,隊伍就這樣有的走有的停,后面的人隨著前面的節(jié)奏前行。
也有旅游團(tuán)的領(lǐng)隊帶著大批人馬前來。怕隊伍走散,將可愛的導(dǎo)游標(biāo)志舉得高過了山頭。
在觀霧棧道等待的空隙,也給一直陪伴自己走南闖北的笑臉貓來一個。
走走拍拍,走走拍拍,拍風(fēng)景的人,也成了我眼中的風(fēng)景。
放眼峽江,山影疊疊,霧飄細(xì)雨,晨幕徐徐拉開,東方略露魚肚白,小東江湖面煙波彌漫的神秘,開始緩慢褪去,河邊慢慢開始躁動,身著紅色衣服的漁夫劃著烏篷船出現(xiàn)在畫面里,依稀有幾聲快門響起,如歌如訴的小東江頓時讓攝友們、驢友們興高采烈、驚嘆不已?!办F漫小東江”最精彩最高潮的部分來了!
七點整,二號橋碼頭。此時太陽從對岸高山頂上噴薄而出,青山隱隱,天藍(lán)水碧,日出江花,翠綠如藍(lán),白霧翻騰,時移時凝。陽光順著山體斜射在江面,整個景區(qū)的樹林、水汽、小船在畫面中千變?nèi)f化。
尤其當(dāng)旭日透過霧靄的樹林產(chǎn)生一束束的入射光直射江面時,暖暖的陽光將乳白色的霧簾染成絢麗的霞彩,水面蕩起天光云影的斑駁,掛在山水之間的巨幅帷幔頓時被射光切割得如流云飛瀑,蔚為壯觀。
觀霧棧道人頭攢動,大家紛紛拿出手中的拍照神器,時刻準(zhǔn)備拍下這美妙的瞬間。無論是傳統(tǒng)的手機、膠片相機還是數(shù)碼相機,照相機家族成員的十八般兵器都派上了用場。
在人們的期盼中,漁船上的漁夫開始了撒網(wǎng)表演。金色的陽光投射到江面上,整個山谷與江面霞光萬道,一片輝煌綺麗而又夢幻迷離。此時的霧氣在陽光裝扮下,不斷幻化出魔力般的色彩與形狀,而那一葉扁舟,一會在霧中穿梭,一會在江心停泊。
漁船緩緩向前滑動,漁夫在尋找撒網(wǎng)最合適的地點。
漁夫的每一個動作都牽動著好攝之徒們的心,生怕錯過了那朝向天地的一撒。水面被陽光照射得有幾分刺眼,漁夫抖了抖漁網(wǎng),注意了,可能要有大動作了!
漁船行至呈三角狀的陽光前,到在金色的陽光下,漁網(wǎng)從漁夫手中騰空而起,漁民一聲吆喝,拋筌漁網(wǎng),在空中擴(kuò)張成一個大大的圓形,最美的一瞬間在此定格。
隨即大網(wǎng)徐徐落在湖中,濺起無數(shù)珍珠般的水花,成為這幅畫中的點睛之筆。
一瞬間,岸邊眾影友手中的長槍短炮“齊射”, 齊刷刷的連拍快門聲如機關(guān)槍般響成一片,好不壯觀。一次的表演哪里能夠盡興,還沒回過神來撒網(wǎng)就已經(jīng)結(jié)束。
在狂熱的攝影師和驢友們誠摯的懇求下,漁夫又開始了第二次撒網(wǎng),漁網(wǎng)在陽光里泛著金光,山巒、水面、漁民的勞作結(jié)合構(gòu)成了一幅完美的水墨圖畫。
就這樣來來回回了很多次,直到大家都拍得興高采烈、心滿意足了,漁夫也累了,急切懇求的聲音才變得低沉。漁船撒網(wǎng)太精彩,后期將特寫《【湖南郴州】霧漫小東江 情迷漁船撒網(wǎng)的夢幻光影》,敬請關(guān)注。
在最后靠岸時,漁夫經(jīng)不住攝友們的懇求,再來了漂亮的一網(wǎng)。專業(yè)而嫻熟的動作讓人感覺到,這撒網(wǎng)絕對是一門技術(shù)活兒,沒有經(jīng)過專業(yè)練習(xí),肯定不知道如何下手的。
輕霧在朝陽下彌漫,從江面緩緩爬起,隨著微風(fēng),迎著朝陽,自由自在地隨風(fēng)起舞,如棉絮花開,如噴霧,如潮涌,形態(tài)無常,變化無限。放眼望去,高天流云,群山起伏,清波竹影,輕舟拔霧,如一幅虛實有致的水墨長軸,巧奪天工。
八點多,揮灑的陽光,在流動的霧氣間不斷變化,一會為霧團(tuán)繡上一條淡紅的彩條,一會從參差的樹叢中投射下千萬條班駁的光柱,一會給拉長脖子的霧氣披上一快絳紅的頭巾。飛速流動的霧氣,讓人總是幻覺山在流動,一切都似乎不是真實的存在。
太陽高高升起,霧氣漸漸淡去,似神秘的面紗揭開,紛紛前來的游人逐漸散去。依依不舍地離開這片神秘的霧境,心中留下無限眷戀和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