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十一日。不需要羨慕任何人,他們想要和得到的,未必是我能承受和付出的。
一月十三日。
早上被蒸鍋的聲音叫醒,被窩暖和舒服,要賴床。嘗試上午的呼吸練習,注意力分散,無處不在的繁雜思緒。想要發一條朋友圈,搜索圖片,尋找話題,組織語言,既不能空穴來風,徒發牢騷,又不想一本正經,雞湯說教。
審美變化,唐朝肥碩豐滿,如今瘦骨嶙峋。摒棄裹腳束腰,追從催吐抽脂節食瘦身,削骨填充打針整形,依舊畸形,數十年后的歷史書上出現的反面教材。
搬家兩次,十多場電影,大超市購物,數十次獨行醫院,慢慢消化越來越多的喜怒哀樂,求助他人的念頭漸少,逐步脫離她們的朋友圈。生活模式趨向堅固規律,以任何其他人都無法介入的態勢。
一月十四日。迎面走來的阿姨,眼睛專注于紙袋里露出的雞腿,又探頭看看塑料袋內里的食物,嚼動嘴巴,腳步矯健,絲毫未察覺周邊人的關注。
一月十七日。許久未出的太陽,亮晃晃的扎眼,心情明亮起來。星巴克外姿態放松的他們,仰坐,發呆,閑談。脖子上的圍巾暖和,羊毛材質柔軟,是Y送的過年禮物,每人一條,最終選了這條不算靚麗的大紅色,適宜搭配喜歡穿的藏青、黑色、卡其色大衣。
一月十九日。陰天,烏云厚重,陰涼。按計劃出行,早飯是近一個月沒有放糖的豆米粥。最初脫離糖的痛苦感依舊鮮明,現在趨于平淡適應。這種嘗試不僅在于糖有害無益,而在于挑戰習慣依賴。
一月二十一日。
半月后是除夕。已經期待起除夕夜的糯米腸,油煎烤至外皮酥脆,內里軟糯,糯米特有的Q彈,過年特有,一年一次。最后的半個月尤為漫長,每天倒計時。
衣著單薄的年輕男子,低頭看手機,那頭清晰傳出“爸爸,我想你了。”稚嫩軟綿的聲音。
小區進門保安問走過的黑直長發女人干嘛去?女人回應吃飽了,逛逛去。一邊嘴巴里磕噠磕噠啃著瓜子,清脆帶有勻稱的節奏感。瓜子聲停,增高保暖鞋跳躍起來。她是個身材苗條的女人。
飛馳而過的男人,高歌唱著“妹妹坐船頭哦,哥哥喲岸上走…”后面倆字跑調,聲音消失在“恩恩愛愛…
一月二十三日。一小時的走路時間。要想擁有全世界的夢中情人,勢必要承受他是全世界夢中情人事實的準備。這需要極大的勇氣和承擔。
農歷十二月三十日。媽媽五點多起床,打掃衛生,生煤爐,殺魚殺雞,煮豬頭和茶葉蛋,準備謝年祭祀食物。我迷糊中瞇著眼,覺得安心。
二月十九日。近兩年來總是夢中家人親戚,因為某個節日、喜事聚在一起吃飯,在舅舅阿姨或自己家。
二月二十五日
等車女孩的沙料長裙,滌綸短裙,薄外套,姿態放松;黑褲黑靴的女人上車時露出一截白色襪子,春夏的顏色。
用了半隱,類似之前在大英身上聞到的檀香味。香水味在接觸皮膚之后變得清晰親切起來,愈發喜歡。最好的香是在兩人相聚半米,舉手投足間的若有若無,聞到些許又不能判別全部,試圖進一步確認,香已隨那人走開。努力抓住余味。
三月
當自身足夠獨立強大,外人很難輕易介入。
三月九日。公眾號里的熱文主題階段性變化,之前是文藝小資、慢生活、遵從內心,現在是努力勤奮、如何變成“職場高手”。灌輸的價值觀就是先有公司再有個人,大局為主,吃苦是福。熱文受眾:頻繁跳槽、個性十足、眼高手低、不循規蹈矩的90后。
三月十二日
連續幾個月食欲旺盛,深陷其中。對糯玉米執著,可能不在于多喜歡,而是享受時間延長的咀嚼,面部膨脹變形。意識到這一點,及時糾正克制,多走路運動,其他欲望也在減少。
靜坐,開始時思緒雜亂,呼吸紊亂受到抑制,肩膀和脊背緊繃僵硬。迦陵的香,全兀的音樂,坐墊暖和的溫度,眼睛睜開的那一刻內心平和,無法言說的愉悅豐盈。
三月十九日。
近幾日面容變化,溫和平靜,眼睛有神閃光,頭發貼合臉型五官,卷度自然,覺得好看。
降溫,雨被風吹成斜斜的絲條狀。密密麻麻的人群,雨傘緊挨,隨時刮到別人的頭和臉,來不及說抱歉,公交車門關閉時緩慢吃力,人和人之間不留一點空隙。
喜愛的食物有,炒蛋、糯米、豆制品、紅薯、玉米、純白米飯、荔浦芋頭、六谷羹、葉類蔬菜、各種野菜等,烹飪方式及調料簡單,與胃腹契合。麻辣刺激興奮的食物無法代替簡單的米飯、蔬菜、豆腐,后者溫潤踏實。
四月八日。氣溫升高,昨晚走路經過的街邊飯館,吹出絲絲冷氣,過路人百分之五十換上夏裝,短袖紗裙。
四月十三日。
今日確認了兩件事。
一是目前工作并不是全部,工作態度在于責任心并非熱愛。
二是想找個能下地的男人,對土地存有情感,樸實干凈,成熟擔當足夠,內心堅定有歸屬,有自己的領域。
四月十四日。清理微信公眾號,當初一時興起的關注,其中有美食、影視、雞湯文…留下攝影、宗教、學校、文化等。集中精力在自己喜歡投入的有意義的事情上。
四月十五日。
走路。穿紅衣的小姑娘走近全家便利店,伴隨著“丁~冬”聲,玻璃門一打開,她又蹦跳著走開。肯德基門前,兩三歲的女孩撲在玻璃門上,使出吃奶的力氣做推門狀,嘗試無果,聲音嘶啞帶有哭腔,年輕媽媽僅在一旁安靜觀看。
在待人接物方面,自覺被動懈怠,不夠禮數。她說,你對喜歡的人付諸真心,若感覺一般,不愿意過多分享。
華晨宇的歌。即便平常不關注,也能清晰分辨他的音色。他的創作讓人聯想到時間、星空、宇宙,還有神經質、放空、孤獨、寂靜等,以及他對音樂的真心和熱愛。
四月十六日。
十二月的樹干遒勁凜冽棱角分明,四月枝葉翠綠舒展茂盛溫和,因此少了鏡頭感。隨波逐流,人作為附庸存在。
她給我偷拍的背影照,個子小巧,不夠舒展的四肢,一個人朝前走,背影落寞安靜閉塞。
心里始終忐忑,不夠堅定,在乎別人的眼光。半夜噩夢醒來,橙黃的綠燈透過窗戶照在白墻上,巨大的恐懼,害怕擔心的事情真的發生,念起阿彌陀佛。
四月十七日。
中午在電梯里遇見她,素色連衣裙,平底球鞋,簡短頭發,身型瘦小,普通溫和。記得兩年前的第一次碰面,她身著無袖花色連體闊腿褲,小高跟,隨手拍落身上的雨滴,舉手投足的自信。兩年間發生很多事,她做出退讓調整,氣場變化明顯。
韓劇之前是傻白甜,現在轉向挖掘人性、富含寓意。
四月十八日。
我吃一整盤菠菜。她吃一盤醬爆螺獅,一開始用牙簽挑出,后面直接用嘴吮吸。她說螺螄還得用吸的味道好。我說現在可以吃辣么?她說不能,只是很久沒吃了,偶爾放縱下。看她吃得專注有味,漸漸漲紅的臉。
她說現在就是想要賺錢,不是為了賺錢而賺錢,而是從賺錢中能夠獲得樂趣,讓父母家人周邊人感到幸福踏實的樂趣。
我說想找個會下地的男人。她沒有示意認同,回答說現在下地的人不多噢,就算在農村也沒有幾個。我明白了她對這個觀點的回復,沒有繼續往下聊。
四月十九日。
持續不斷修煉內心。物質資源始終是外在因素,因政治改革政策及戰爭隨時破滅,不變的是內核思想。
四月二十日
有預兆的是小事,沒有征兆的就是大事,因為防不勝防,突然而至,措手不及。抽查的真實性大大高于演練模擬,本能反應告訴你那個真實的自己。
四月二十一日。
何為善良?何為愚蠢的善良?
善良是在你有能力的前提下進行額外付出;愚蠢的善良是無法顧全自己還要去體諒別人。關于這個觀點的描述有矛盾,不能完全表達想法。
五月四日。
回家。夜幕降臨,四周安靜。坑洼小路上飛馳的汽車揚起塵土,屋內透出的光亮昏白暖黃,麥咭桿燒成灰后的焦香夾雜肥料味,房屋安靜矗立,背過夕陽形成黑色陰影。鄉下特有的薄涼空氣,經過屋舍,門外犬晃動尾巴的,試探性向前,也有暴跳如雷汪汪大叫的。田地整齊勻稱,豌豆已老,蠶豆茂盛,生菜開花,玉米苗兒已有模樣,番茄辣椒在細竹竿上伸展開來…忙著采摘覆盆子、桑葚果,菠蘿熟透即將下降,大小芒果隨處可見,新秀枇杷林立,一兩個月后將有的毛桃、李子、楊梅。
記五月二日。
一個人剝花生,動作簡單、反復無聊、使力忍痛。
我對小外甥說,你合適穿純色的衣服,黃色、黑色、粉色等。他回答說不能穿黃色的,會招來蜜蜂。
陰雨天裹著被子微瞇,四周安靜,半睡半醒,感覺時間停滯。
五月七日
我和她的相處,深入接觸之后發現幾個核心價值觀的差異,互不妥協。她對朋友的相處方式是時刻粘膩、全部占有,一同分享食物秘密及開心和難過;我對朋友的理解是雙方自然不強制,彼此信任,尊重對方的生活和朋友圈,工作上的互相進步。兩人最終因他人的插足產生裂縫。試圖挽回多次,無果。選擇慢慢放棄對這份友情的掙扎,維持基本體面。
便利店播放光良的《第一次》。適合一個人的酷夏午后,十平米的小屋窗簾緊閉,空調涼風適宜,隨意穿著平角短褲和細帶背心,用勺子挖出小坑的半個西瓜,空氣中充滿水果清香,甘甜涼爽,面包和貓還有好天氣…屋外悶熱、知了鳴叫。
五月九日
上班公車上。她長發,身著白底花襯衣,玻璃門上,太陽光線若隱若現地映出半邊臉。面部輪廓、眉眼干凈好看,雙唇自然微閉,不經意的淡漠神情,光彩熠熠,上鏡合適。想起川端康成的雪國,列車玻璃窗上女人的臉。
五月十四日
我們一行五人到訪,他剛從對面走來到會議室門口,停下腳步招呼鞠躬,一身黑色西裝西褲皮鞋。雙方介紹就坐,他拾起名片,一一對應排開置于桌前,動作緩慢。會議開始后,雙手抱胸,眼神安靜專注,時而摸唇點頭,中間發表意見,中文加日文。他是在職中國區的日本管理部長。
五月十五日
迦陵的朋友圈照片。地面濕潤的小道兩旁,草木蔥郁茂盛,兩位黃袍師父各走一邊。道路左側師父雙手置于后背,交叉相握;右側師父左肩背一布包,一把藍色格子大傘斜靠右肩,步伐自然,姿態優雅。一眼相中,心生歡喜。私信問他原圖,他又發我并未展現的另外四五張。
對溫暖干凈,穿白色T恤好看的男生依舊向往。溝通簡單直接,熱愛生活,勤于手作,感情單一,沒有其他多余糾葛。
安慰的話是說給別人聽的,對自身問題沒有幫助。需要不斷持續修煉完善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