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地暫告別,猶如那時你悄悄地來!
2018年9月,寧都田頭小學五(2)班與彩虹花晨讀和閱匯相識了,我們一起走過了整整一學年,從秋到冬到春去到夏,46次課,46首古詩詞,每一次朗讀的一幕,每一個感動的畫面,令我們回味無窮!
【說古詩詞】
詩是人類最美的語言,濃縮的精華!
相約每周三、五的高段彩虹花晨讀,每個早晨,我們讀詩誦詞,積累了數十首古詩詞。孩子們認識了許多著名的詩人,讀到了許多作者留下的千古名詩。
從劉禹錫的《秋詞》開始,我們伴隨著開學季,感受到金秋時節,空曠的高山分外明朗,水波清澈,漫山金黃,層次變換,格外美麗!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宋代鄭思肖的《寒菊》,給人帶來寒意,在凜冽的北風中,讓我們看到有一種具有不俗不艷不媚不屈寧愿枯死枝頭,決不被北風吹落的花,對花敬佩的同時想到自己,面對困難也要毫不畏懼,定會迎來“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的愿景。
唐代詩人楊巨源就給我們帶來了春的希望,“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韓愈喜歡春早雨“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而杜甫喜好夜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楊萬里在初夏午睡時也有一番別趣“戲掬清泉灑蕉葉,兒童誤認雨聲來”,如果覺得無趣,我們還可以與唐代趙師秀《約客》,“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半夜,閑敲棋子落燈花。”
彩虹花晨讀帶給我們太多的美景,美畫!繁華落盡,只留下子規哀啼;歲月匆匆,卻留下半腹經綸。我們愿與你繼續進入世外桃源,感受世間的繁華美景,用每一首詩,每一幅畫,留住少年的足跡!
【說幸福童年】
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歌,童年是一幅幅五彩的畫。在彩虹花晨讀和悅匯,我們與詩共成長!
我們學會了上網絡課,共享資源。我和孩子們一樣,剛開始上彩虹花晨讀課,摸不著一點頭腦,特別是面對屏幕前的老師,是一邊聽一邊解說?還是先聽后說?還是不說?什么時候助學老師站出來引導?孩子們聽得時候還要不要做什么?時間久了才慢慢融合上節奏,從學生聽課的紀律,內容,目的,疑難答解,課后作業,現在都能自覺跟上網課老師。比如學生遇到生子較多,我就會停下來,讓學生多讀幾遍或者心理讀;每一首詩在講解完了以后要范讀,讀不通的地方引導意思和畫面,多幾遍;朗讀節奏也要指導,時間已久,孩子們拿到一首新詩在不理解的情況下也能讀出一點味道來。每次彩虹花課程的前一天孩子們就會問好老師,布置詩題,他們做好預習,畫好詩配畫,這已經成了習慣了。現在尾聲了,到了每周三、五學生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彩虹花晨讀結束了嗎?我也是戀戀不忘地笑笑!對于我來說,其實也是學習,作為語文老師許多古詩我們也未曾讀過,或只是擦肩而過,或未深入過,能夠重新跟著孩子們一起學,也是提升自我的大好時機!
我們學會朗讀詩詞,領悟詩情。彩虹花晨讀課學習的方式對于大眾學生都比較能接受,選的古詩不會太難,朗朗上口,這樣孩子們才有興趣。對于較簡短的詩詞,孩子們都能猜測到意思,這個時候我就會讓他們把感受到的情感通過朗誦讀出來,并揣摩作者的想法,為什么會寫下這首詩等等,易懂就可以更深入。而較長的詩詞,讀起來還是有困難的,尤其這樣的詩詞首先要從題目下手,在則了解作者和背景,然后就要從劃分節奏,讀音,讀通方面加強,領會詩情就要結合圖和詩意進一步升華。有些后進生要他們理解是很難做到的,他們的要求就是誦讀,隨文識字,保持興趣!
我們學會了用另一種姿態來面對學習和生活。在沒有上網絡課之前,鄉下的課堂應該是比較單一枯燥無味的,大部分還是圍繞課內知識來走,以至于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越來越低,甚至厭學。自從上了網絡課程,孩子的狀態,思維都更活躍了。比如每到彩虹花晨讀課時,孩子們能自覺在教室里侯課,主動預習,課堂中端正坐姿,每一個眼神集中屏幕,且堅持到課程結束。另外我們在這么多的詩詞里,所學、所見、所聞、所感,對于孩子們的視野,課外閱讀增加了不少,這樣培養了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積累了大量詩詞和語感朗讀,還增添了他們的一門興趣愛好,特別是愛畫畫的孩子,他們喜歡畫詩配畫,還把詩配畫運用到日記和讀書筆記。不管學習的內容是什么,對于小學生來說,養成習慣很重要,而彩虹花晨讀課程給我班孩子帶來了端正的學習態度,開拓的視野,彩繪的童年!
【惜告別之情】
在這個盛夏時節,我們將要說再見!是你從我們的人生中走過,留下了點點滴滴。
彩虹花!你如繁星為我們點亮兒時,我們將如星空伴你一世!
愿彩虹花開半夏,永開鄰雪!愿你生如夏花,溫暖如初!
送給彩虹花的禮物(原創)
《贈彩虹》—殘殤
寧都田小? 溫嘉欣
楓葉揚,夏風拂,樹茂白枝配蜂蝶。殘枝痕,何忍別,屹立門檻眉心憂。
千席葉,立主干,春綠秋黃落母懷。淚愁眸,迎輪世,耐何孤寂一人空。
《致彩虹》
寧都田小? 謝廉芳
寒意化風悄溜走,蕭蕭竹林唯一人。
只識暖陽耀何方,千絲萬縷說不盡。
心從何處迷失,其樂融融?花開伴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