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七點起床,7點半和楠楠約好的一起跑步。早晨的陽光很好,40度的高溫在夜里就積攢著熱量,所以早上跑步的時候,熱氣已經從地面上熱氣騰騰得蒸著操場上每一個跑步的人。
我的體力不允許我像楠楠一樣持續跑步幾公里,所以走一圈跑一圈。今天好像有跑團的活動,所以有很多穿印著標志的T恤跑者,一圈又一圈的從我身邊掠過。在我只跑了4圈的時候,我身邊掠過的人一個個手機都已經提示跑夠了10公里。我慢慢的走一圈跑一圈,突然聽到他們的戰果通報,一下覺得自己簡直LOW爆了。
但是我一圈又一圈的走著或者跑的時候,我又覺得為什么總是要同別人做對比呢?雖然說有競爭意識是好的,但是如果被別人帶去的節奏,怕只有剩下極少能贏的可能性。都說要有好勝心,但是好勝的基本是要求你有足夠的能力,不然都是空談,怕還要搞得心臟不好。
讀書的疑惑
其實這樣的觀念我在之前就已經有了,這個觀念是來自于我發現我看書的速度有些緩慢。網絡上有些文章或者熱點讓我有些亂了分寸。多是一年讀100本書,或者是在半小時之內讀完一本書,再或者是一天內讀5本書這樣的文章感覺有些鋪天蓋地。我曾經以為如果大家都是這樣頻繁的分享,那應該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我發現我好像根本做不到。
我曾經有些焦急地準備學習一下別人快速看書的秘籍,有人說致用類的圖書是最可以用來快速閱讀的。所以我也嘗試過致用類書籍的閱讀,可能是我知識體系太不健全了,還是或者自己的理論知識不怎么完善,所以我看的每本致用類圖書我都覺得好厲害,里面要吸收的知識點很多。所以我嘗試了一種同快速閱讀一點都不一樣的閱讀方式,記錄讀書筆記。我把每一個我認為不錯的知識點都記錄下來,然后自我理解,再用于實踐。我每本書都會按照書中的章節進行每天的閱讀計劃,一天只讀一章,讀書的時間可能只有半個小時,但是做讀書筆記我卻要花費1個小時。
這種讀書模式我還在探索,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適合我,只是我覺得我這樣閱讀致用類圖書,看過這本書就可以處理了,我只要我的讀書筆記本就可以了。
人文或者歷史類的圖書,我閱讀速度可能更慢,但是我卻不記錄讀書筆記,只是在我認為好的詞句下劃了線,或者做了標注,再或者在旁邊寫下讀書筆記。我一直認為讀這些書不會只讀一次,以后應該會多有重新的翻閱。
小說可能是用來消磨時間的東西,但是不得不說小說帶給我太多的快樂。我不需要拋棄小說,它對于我來說也還是重要。以前小說是我的讀書重點,但是現在地位好像有些低,但是再低也有地位,我現在開始把零散的時間分給小說,所以再也沒有一氣呵成。小說雖然斷斷續續的看,這樣反倒讓我對前面內容的記憶加深了,因為如果不記憶,后面就會接不上,這算不算特別的收獲呢。
在讀書上我慢點有何妨,畢竟我要找到自己的節奏不是么?我的觀點是,讀的慢總比不讀好。
寫作的疑惑
其實這期的讀寫營我對自己有些不怎么滿意的,或者說多少有些失望。如果說上期我還算有些光彩,這期簡直連反射的光都沒有。我剛開始覺得特別的焦慮,畢竟上次我離讀寫之星很近,所以想一鼓作氣在這期拿下讀寫之星,這怕就是所謂的好勝心。
這期的大神比比皆是,我在剛開營的時候就感覺到很大的壓力,后來這種壓力居然變成了我的枷鎖,一度把我壓抑到寫不下去的地步。每天寫文都想著能出精品,但是好像又寫得特別敷衍?,F在想來怕是太功利真的沒有什么好的結果,這應該是之前的自己想得太多的惡果。
這種狀態一直持續著幾十天,我每天都在各種自我壓力和自我折磨中敲打一個又一個字,一篇又一篇的文章。回頭看來其實特別沒有意思,文章寫得壓抑,自己也并不快樂。
其實我在簡書上看過很多文章,我覺得很多人都好厲害,我在佩服別人的時候更多的是貶低自己。想著別人寫十萬字就有質的飛躍,我都寫到十六萬字了,但是并沒有什么用。所以很多時候我都不愿意把我的文字拿去投專題,或者是分享到大群里去,總是覺得我寫了這么多字,別人如果看到我并不好的文章,怕會對我失望。
某天,我在發呆,突然想文字的出現就是為了記錄,不是為了掀起怎樣的波濤。永遠是戰爭改變著世界,而文字卻在記錄著歷史。所以我如果暫時做不到寫出我心,那就讓文字發揮最基本的功效,只是單純的用來記錄吧。至少我在多年后看見能想起我當時寫下文字的心情。
所以我放松自己的心情,不再每天為了千字而寫些廢話,很多字都是在使勁的拼湊,有的時候自己讀到后面都覺得有點飄忽。所以現在從零開始,慢慢起步,厚積薄發。成長的過程不也是這樣,總是需要有些前面淺薄的時候。我就把自己當做什么都不會的人,開始蹣跚學步吧。
其實我就是我,慢點又怎么樣,寫得不好總比不寫好。我寫下來的每一個字以后都在為我前行的路墊上一塊又一塊的磚。
跑步的疑惑
我一直不愛跑步,可能是自己自重太重,所以膝蓋的承載力相對薄弱,一跑步就覺得膝蓋疼。但是被群里各種跑步大神各種刺激,還有身邊也比較能跑的人給我截圖的刺激,我覺得自己不跑步簡直就是十惡不赦的人。
我站在跑道其實心是虛的,因為我太過了解我自己的身體,呼吸系統有些問題,跑不了多遠就會氣喘吁吁,甚至可以說還沒開始跑步我已經打了退堂鼓。我多說我是羨慕別人10公里算熱身,跑半馬或者全馬跟玩的一樣,但是我連一圈400米都堅持不下來,只好走路。
說不清楚我為什么站在體委的跑道上了,甚至說我站在跑道上,心里的腳步是一直往后退的。那天陪楠楠跑步,吃的很飽,我們兩個都覺得自己腦子抽了,吃飽了才來跑步。走過兩圈后開始跑,胃里有些翻江倒海的跡象,但是好在壓制下去了。
楠楠可以持續一直跑,我卻不行,所以我只能慢慢調整自己的心理和身體。我不能連續跑,那就走一圈跑一圈好了,這樣的節奏也讓我走著跑著搞完了5公里。說句實話,5公里真的不怎么算長,但是對于我來說就是一個小小的成就,算是我跑的最遠的距離了。當年我還年輕的時候,我以為跑10圈就已經很牛了。
那一次,我在最后的兩圈,持續跑了600米,算是完成了自己小小的一個挑戰,說來還是很有成就感的。
今天早上,我繼續站在體委的跑道上,陽光在那里艷麗著,或者是刺眼著,但是我好像沒有那么懼怕跑道了。剛開始還是走一圈跑一圈,但是到最后我做到可以一口氣跑3圈了,雖然比不得楠楠,或者早上從我身邊掠過的跑者十公里的提示。但是我總是比上周的自己有些進步了不是么?
我不是為了跑馬,只是為了能瘦一點,讓自己的身體好一點。那么慢點又怎么樣呢?跑了總是比不跑好呀。
不用羨慕別人的快或者別人的成就,每個人不一樣,或者別人比我努力,或者天賦比我高。但是我就是我,慢一點又怎么樣?做了總比不做好,一天做一點,總比一天什么都不做要好。自己做自己其實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