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的認知發生了重大改變。
“認知資本”才是社會未來最大的資本。
經常有人說:沒有深度思考,所有的勤奮努力都是扯淡。同樣的邏輯,認知不到位,所有的深度思考都是扯淡。
那么究竟什么是認知呢?
來看下面三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戀愛和婚姻的區別是什么?
戀愛的本質是情感交換,而婚姻的本質是價值交換。
那么友情和愛情的根本區別是什么?
友情經不起考驗,經得起平淡;而愛情卻經得起考驗,卻經不起平淡。
這就是真正的區別,一語道破。
再舉一個例子,我們來探討一個話題:消費者想要的是好產品嗎?或者說大眾想得到的是真相嗎?
其實,大眾想要的既不是好產品,也不渴望看到真相,更不是在尋找價值,他們只是渴望被理解,渴望得到情緒安慰。那些讓大家感覺不爽的“真相”,大家會一直充耳不聞。相反,但那些能給大眾產生美好幻想的謊言,卻可以讓大眾盲從、偏執和狂熱。
所以千萬不要把你認為的真相強加于人,也不要把你所認為的價值和好產品給他們,你只需要理解他們,撫慰他們,你就能大獲成功,這就是商業的本質。
最后一個例子,我們平時都說要懂規則,什么才是真正的懂規則呢?
我們總以為,規則是用來遵守的,而實際上,規則是用來打破的,就看你會不會打破。
比如我們在過馬路時,如果是一兩個人一起等紅綠燈,往往都會遵守交通規則。但是如果當等紅綠燈的人比較多,只要湊夠了七八個人,不管紅燈綠燈,就會一起大模大樣過去,這說明什么?
說明規則是給個體設立的,只要人數湊夠了,規則也可以改變的。因此,你能不能湊的夠人,能不能代變大多數人的利益,才是問題的最關鍵
以上三個例子,就是認知的問題,只有認知到一定層次的人,才能看到深層的東西。
2
人的認知就像一坐監獄,我們的思維被牢牢的禁錮其中,人的視野也會變的狹隘,判斷力和行動力都深受影響。
人的認知一旦得到突破,思維就會徹底打開,不僅可以看到一個更加透徹/真實的世界,還能一眼看到本質,瞬間抓到要點。往往更容易駕馭生活,還可以輕而易舉的引領大眾。
無論是社交/戀愛還是創業/投資,只有高認知的人才能一眼看穿全局,而誰能先看穿全局,誰就能先主導全局。
認知越深的人,看事情就越客觀,他們遵從本質和規律辦事,負責操控世界的運轉。
認知越低的人,看事情越主觀,容易被表象迷惑,越容易有偏見,喜歡盲從,只能被操控。
就像《教父》里的那句話:用一秒鐘內看到本質的人,和半輩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質的人,自然是不一樣的命運。
未來不是人賺錢,而是錢找人。未來只靠產品已經賺錢會越來越難,因為隨著人類生產效率的提高,未來有形產品的利潤都會無限趨近于0,甚至是免費供給的,到一定程度之后,有形的產品都只是文化的附屬,說白了,未來只要靠“認知資本”才能賺到錢。
認知就是未來社會的精神高地,無形的東西將越來越能決定有形的東西。財富永遠都會流向最匹配他的人,就是那些高認知的人。
你所賺的每一分錢,都是你對這個世界認知的變現,你所虧的每一分錢,都是因為對這個世界認知有缺陷。
你永遠賺不到超出你認知范圍之外的錢,除非你靠運氣,但是靠運氣賺到的錢,最后往往又會靠實力虧掉,這是一種必然。
未來最好的投資,就是對自己認知的投資。
3
為什么認知低的人總被人收割呢?
舉一個例子,假如有人對你:你只要給我100塊,我就教你馬上能賺1000塊的方法,你愿不愿意?
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愿意,因為馬上就能賺錢,多么落地的方案,我當然需要啊。
然后當你把100塊交給他的時候,他會告訴你:馬上去找10個像你一樣的傻瓜。
看似如此合理,卻又如此荒唐,這就是傳銷和很多騙局的本質。
對于賺錢來說,永遠都是內行人賺外行人的錢。而對于騙局來說,永遠都是高認知的人能騙到低認知的人。
當一個人講的每一句話,都不能超出你的認知范圍的時候,他永遠忽悠不了你。相反,當一個人講的話,句句都讓你如夢初醒,醍醐灌頂,那么你就很容易被他牽著走。
那么,有知識/有文化的人就一定有高認知嗎?未必!很多讀書讀到博士的人,照樣輕而易舉被人騙,因為有文化并不一定有才華,有才華的人并不一定有智慧。認知的本質是智慧,它比知識高兩個維度。
資本大鱷索羅斯說:世界經濟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謊言的連續劇。要獲得財富,做法就是再進入之前先認知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眾認知之前退出游戲。
那些在龐氏騙局上的接盤者,其認知往往處于社會底層,他們的認知根本不足以駕馭他所占有或繼承的財富。所謂擊鼓傳花的游戲,是從高認知向低認知依次傳遞的,傳到你這里是必然,除非你還能招到一個認知比你還低的人。
財富只留給配的上它的人。中國社會最公平的地方在于:一旦一個人的認知和財富不匹配的時候,這個社會有100方法收割你!
4
認知資本,才是未來社會的核心資本。未來一切的競爭,其實都是搶占“認知高地”的競爭。
社會將不斷通過各種方法去識別那些“認知低級”的人,將他們打入底層,使他們遭受奴役。同時,社會還將不斷的通過各種方法去識別那些“認知高級” 的人,把這些人送入上層社會。
他們不僅控制商業的未來,也掌控了生命的未來。包括大數據這些都是他們保持高認知的工具。他們要利用掌握的資源和工具,不斷迭代自己的認知,不斷宣導自己的合理性,從而時刻占領人類的認知高地,穩坐人類食物鏈的最頂層,引領和統治一切。
“高認知”的人操控“低認知”的人,就像上帝操控人類一樣,也像我們對付一群螞蟻一樣,這就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深刻闡述。
人類文明的進化,只不過是“高認知的人”對“低認知的人”管理方式不斷升級。
提升認知,才是階層逆襲的根本,也是謹防被收割的根本。
不過在最后,我仍然忍不住想提醒一下大家:
人生最難得的,不是你翻閱認知障礙之后看到了真正的風景。
人生最難得的,是當你一覽眾山小之后,還能守住那顆初心。
善良如初,天真依舊。
愿你翻越千山,歸來仍是少年。
得合伙人,得天下!
萬科總裁郁亮說,雇傭時代已經過去合伙人時代已經到來!把核心員工變為合伙人后,奇跡出現了!
華為,為什么能從4萬元發展為1000多億美元,成為世界500強?因為他在90年代就開始實行全員持股合伙人模式,開始與客戶在全國建立合資公司!
韓都衣舍,2008年導入合伙人管理制度,連續10年在互聯網服裝品牌排名第一名,業績突破20億。
旭輝地產,2012年導入合伙人管理制度,連續6年業績保持70%增長,成為地產行業超級黑馬。
愛爾眼科,2014年導入合伙人管理制度,5年成為眼科連鎖醫療第一名,市值達到800億。
碧桂園,2014年導入合伙人管理制度,3年成為中國地產第一名,業績突破5000億。
合伙人時代:以華為、阿里、碧桂園、旭輝地產、海爾、韓都衣舍,愛爾眼科為代表的著名企業紛紛導入“利益共享”為核心的合伙人制度,越來越多中小型企業紛紛導入合伙人管理模式,培養核心人才,與公司形成利益、事業、命運共同體!
不是你要不要用合伙人管理模式,而是時代已經選擇了合伙人管理模式!
老板不懂合伙人股權,如同埋下地雷!
馬云持股7.4%卻能掌控阿里巴巴,任正非持股不到2%卻能手握大權。股權是企業的命脈,是老板的第一課,也是最重要的一課!企業一開始就決定了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