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異性朋友,個頭不高,偏黑,也很外向,待人接物很友好,所以他也認識很多的人,我有很多次有事情請求他幫忙也基本上幫助我,但是他有一方面不是很喜歡,就是說話上,有的時候太直白,也不會分場合,有的話讓人聽了很不舒服。
一方面,可能是因為他說的話是大實話,別人不會直接說的話,這樣的情況說明兩個人的關系也是相對來說很好的,另一方面,不會為他人考慮,不尊重他人,不會審時度勢,依據場合來說話,這樣的人,久而久之,會不想與他有過多的聯系接觸。
之前他和我們剛好吃飯的時候坐在了一塊兒,我的小伙伴我們倆每天晚上會出去跑步或者要去走半個小時,為了所謂的減肥計劃,而這個小伙伴的室友又是屬于紙片人,怎么吃都不會胖的類型,邊吃邊聊天,聊到減肥這件事情,這位男生就說“你吃那么少都沒有見你瘦下來,你看看她,吃那么多都不會胖。”我吃飯的時候不喜歡說話,多數時候都是自己安安靜靜地吃飯,他們談話的內容我也在聽,時不時會說一兩句,但是基本上聽他們說,聽到這個男生說的話的時候,我沒有說什么,只是覺得這樣不是在否定別人嗎?否定別人所作出的努力,這種事也說不上是很奇怪的事,畢竟很多人的努力都被別人輕易的否定了,被否定也屬于正常,但是提點意見,給別人些許指導不是更合適?如果對某一方面不了解,那么就不要輕易的給出自己的評價。
還有的情況就是,不會稱呼別人,雖然通過外表看一個人的年齡不一定完全準確,但是我們對于陌生人可以大致的判斷她/他的年齡,或者看他有沒有小孩,之前一個室友和另外一個室友出去,據其中一個室友描述,那個姐姐應該跟她差不多大,即使大一點也差不了多少,但是另外一個室友卻叫那個姐姐叫阿姨,事后室友說起這件事情,另外一個室友不但沒有覺得自己的表達有所不妥,還大聲地笑,難道在她眼里這樣的事情是值得驕傲的嗎?有沒有想過自己存在的問題,有沒有想過自己以后盡量在這一方面能多注意一點,或者以后避免稱呼別人稱呼錯了,直接說“您/你好,我想問一下……”我的身邊總有像這樣的人,他們不會反思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總是把問題歸在別人身上或者一些客觀的事物上,總覺得周圍的事情都應該按照她的意愿來,如果真的這樣,那么就失去了規則,失去了秩序,亂作一團。
前幾天去拍證件照,回來的時候因為還沒有吃東西,找個地兒吃東西,說起這次自己要搬很多東西,我并沒有其他額外的寓意,只是向他吐槽這次自己不想帶那么多的東西,但是又沒辦法,要帶行李箱還要背個大包,說著說著,他說“你該不會是想讓我幫你搬行李吧。”說實話,即使我有這樣的想法,在聽到這句話的時候,估計都不會想要向他求助的想法了吧。我回了一句“怎么可能,想想就是不可能說的事情。”他繼續說“之前有個女生就是跟我說她要搬的行李好重好重,說了很多,最后我問她是不是想讓我搬行李,她回了一句‘你怎么知道我想讓你搬行李’”。
我后來又想了想,或許一個女生向男生說自己帶的東西很多很重,會讓男人誤解為這個女生就是想讓這個男生幫忙搬行李。有的男生可能會主動的提出來幫忙搬行李,有的人會直接委婉的說出自己的原因。但是這樣的事情,我們不能強求別人,就像那句話說的“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每一個人有他們的選擇,不討論該不該幫不幫忙的事情,只討論說話的方式,能不能用合適的語言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也是情商高低的一種體現。
有人可能是因為直爽交到朋友的,有的也可能因為直爽被孤立,凡事都有兩面性,天生的性格難以改變,但是也會被后天磨出棱角。生活處處都充滿著藝術,說話也是一門藝術,表達出來也是一門藝術,希望我們都能修好這門課。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