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不是描述各地冬季氣候差異,亦非書寫冬之種種,而是講述少年在盛夏時節跑到網吧,發表了一篇日志《冬天的味道》的故事。
高中總是充滿無限希望的美好時代。少年和喜歡的女孩分別在同一座城市的兩所中學,高二時一個偶然機會久別重逢,因為小學便是同班同學......
再相遇少年自然不會放過機會,高中大家都有手機,少年要了女孩號碼隨即就開了短信套餐。因為那時的手機還是塞班的天下,只允許單應用運行,所以不打開應用的話,QQ是不會給你推送消息的。那時一個月包30M流量,發送“KTSJZQ”到10086可以蹭20M流量。所以大抵是發短信相邀于QQ暢聊。
借書是件美好的事情,一借一還,就有了兩次見面的機會。少年與女孩住在相鄰的兩個村落,鄰間有個小公園,以借書之由,少年得以和女孩一起在此漫步。藤蔓和枝葉很是繁茂,宛如迎接什么盛大的儀式。配合著她的腳步一起走過的瞬間,少年覺得女孩就像個“大胖子”,質量越大引力越大,少年仿佛被吸引至她近前,心臟持續著令人眩暈的擺動。談笑間少年得知女孩喜歡冬天,喜歡冬天涼颼颼、懶洋洋的感覺。
于是少年謀劃著關于冬天的事。周五晚自習課罷,少年將厚厚的現代漢語詞典和本子塞進書包,飛奔回宿舍,洗漱完畢后,打開手電躲在被窩里,就開始琢磨文字。
“老鴇,別偷菜了,來幫我看下這句行嗎?”
“我覺得balabala......”
“你不懂,就得這樣,有特殊含義!”
“看下這個用詞怎么樣?”
“這詞有點balabala......”
“你不懂,我研究了好多詞,就這個最合適!”
“你再......”
“你大爺!”
“我大爺肯定也很喜歡這句~”
大功告成,少年自覺雖不是學富五車,好歹也有四車半,歡愉之心溢于顏表是溢于言表吶。
冬天的味道
像冬天
凍結了時間
看所有紛繁一點一點沉淀云蒸霧繞的半山坡
升騰著快樂的煙火
漫步恬靜的城郭
守望小小的村落撫著涼卻的老墻
在寧靜的小巷徜徉
捧一杯暖暖的豆漿
細細品嘗恬淡的香
裹著棉襖拿著愛吃的棒棒糖
孩子們在玩捉迷藏
喚起思念人虔誠的希望那牽心的人
輕刻下的碎雪般淡痕
竟如此繞夢牽魂
可以挽起袖口
左手牽右手
踏著相同的節奏
一起走向著風走
向著心走
沒有盡頭
傻傻的感受
那喜愛的涼颼颼已然像冬天
凝滯了時間
幸福依偎在身邊枕著暖暖的棉被
伴著涼涼的心醉
甜甜美美地回味
淡淡的冬的滋味
不像詩也不像詞,亦無才譜曲吟之,如今看來雖乏善可陳,但卻是少年滿滿一籮筐的赤誠。
周六清晨,少年早早起了床,離弦般穿過球場酣戰的夢之隊,穿過沉寂的田徑場,穿過波光粼粼的恒濟塘(烏龜塘),穿過生態公園晨練晨跑的老者,穿過城里熙攘的人群,徑直去向網吧。少年打開電腦直接進到QQ空間,用老刀的黃鉆賬號給自己賬號送了一張信紙,然后將昨晚的成果寫上,排了一下版,并配上一首輕音樂,名字叫做《微笑的上弦月》。
少年心滿意足地出了網吧,迎著街上一些家長鄙夷的眼光,搭上了回家的公車。大概半個多小時的車程,少年拿出手機用UC查看著剛才的日志,那時候的UC,是真的省流量的瀏覽器。日志已經收到了來自各路好友的“關照”,少年一一回復著.....
行至大半路程,少年突然注意到前面隔排靠窗位置一個穿淡黃色外衣的女孩。車上人滿,男孩也坐在靠窗位置,覺得前面就是自己喜歡那女孩,但女孩戴著耳機斜靠著窗,始終未能覘其面龐。少年又發現手機也是同款,于是更加篤定,眼看快要到家,少年旋即撥通了女孩電話,只見前面女孩的BBK亮屏想起。車開始減速靠邊,男孩也站起走了過去。
“我就看著特別像你,但又不太確定,所以打你電話。”
女孩也笑了。
......
看慣了電影電視中那些擦肩而過的爛俗橋段,始終覺得夸張而不可思議,但當發生在自己身上時,少年才覺得感受如此真切。親自見過高山,才知道那是高山;見過河流,才知道那是河流;遇到愛,才知道那是愛。
然而令人扼腕的是,這僅是今后各種匪夷所思的開始,女孩永遠比同年齡的男孩成熟,所以我稱他作少年。年少輕狂,少年又怎會知曉感情是爭不得輸贏的,講不得公平的。
但正因為是少年,所以總是充滿了積極向上的英雄主義,懂得笑,敢于鬧,秉持著接納新鮮事物的包容,不用猜,無須躲,這赤誠和純真足以讓碧海藍天都汗顏。好喜歡喜歡著女孩的少年,那時候的少年,簡直無時無刻不在發光呢。
如果再見不能紅著眼,是否還能紅著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