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蔡康永說:“把說話練好,是最劃算的事。”
如果你和任何人都能聊得來,那么世界就是你的了。
有這樣一個故事:講錢鐘書去世后,早年暗戀楊絳的費孝通上門來拜訪。
在分別時候,楊絳對依依不舍,頻頻回頭的費老,淡淡地說:“樓梯不好走,你以后再不要知難而上了。”
這樣一句溫和的話,送別了費老,也讓他徹底死了心。
這樣高情商的表現(xiàn),并沒有迎合或者直接拒絕誰,而是在言行舉止中,能夠把握好說話的分寸感。
既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也照顧到了別人的情緒。
其實,能好好說話就是高情商的一種表現(xiàn)。
而高情商的人,往往懂得在不違背自己真實內(nèi)心情況下,用耐心、尊重、善良和別人相處。好好說話,就是讓別人舒服也不會委屈自己。
所謂高情商就是:
1、能好好說話來解決,就不發(fā)脾氣。
2、有分寸感,知道什么場合說什么話。
3、能夠覺察自身的情緒,及時抽離或控制。
4、最重要的是,能用各種相對滿意的方式把問題解決,即:創(chuàng)造雙贏或多贏。
002
曾看黃渤的一個演講,他的核心觀點就是:真正的高情商就是不讓人感到尷尬。讓別人愉快,也是不為難自己。好好說話,也會使得兩個人的交往變得更加的親近、愉悅。
好好說話,并不是說你要多風(fēng)趣,要多博學(xué)只要你能樂觀一點,對別人稍微寬容一點,多一點自我的修養(yǎng),也對生活多一點的熱愛。
最終你能讓自己感到舒服和快樂,也能讓身邊的人覺得舒服和快樂,這就是最好的情商。
而生活中有很多反面的例子,大多數(shù)說話者說出口的話并沒有那么好聽,他們往往自詡為“心直口快”。
你所謂的性子直和心直口快就可以讓你不顧別人感受,總是說出一些讓人不愉快的話嗎?
這不僅是低情商的表現(xiàn),還是個人的教養(yǎng)和修養(yǎng)問題。
孔子對說話之道有一句非常精辟的總結(jié):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大意就是,一個人可以和他講直話,但自己怕得罪人沒有對他說,這就是對不起人;有些人無法和他講直話,卻對他掏心掏肺,不但浪費口舌,而且容易得罪人。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應(yīng)該做到既不失人,也不失言。
細語和他商量,同時和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這便是好好說話,我想最后得到的結(jié)果一定不會太差。
003
高情商的人往往懂得好好說話和控制情緒,從他們的臉上,我們看到的大多是坦然和平和,沒有絲毫的戾氣。
都說人的一生永遠需要兩種能力:好好說話和情緒穩(wěn)定。
而情商高的人往往都是內(nèi)心強大的人,因為只有內(nèi)心強大的人,方能容納情緒的不安、浮躁、焦慮,他處理任何事、做任何決定,都有著自己的節(jié)奏和思考,他亦不懼與人分享,你在他的臉上,看不到慌張,只有堅定與平靜。
以下就怎樣好好說話給幾個建議:
1、注意講話方式,學(xué)會尊重和換位思考。
有的人喜歡用責(zé)備和命令的語氣和人講話,比如“你剛才沒聽到我在叫你嗎?”
這是一種非常讓人厭煩的說話方式,沒有人會喜歡。
所以要注意講話的方式,也要學(xué)會尊重和換位思考。
2、面帶微笑的表情
相由心生,你總是面無表情或者用鄙夷的眼神看著別人說話的話,明顯是輕視別人的一種表現(xiàn)。
有的人喜歡皺眉頭和別人說話,如果是熟悉的人還好,如果是陌生人,他會認為你不耐煩了,或者厭惡和他說話。
面帶微笑的表情,才是好好說話的一種態(tài)度。
3、注意自己的語氣平和
你是不是好好在說話,從語氣上是能聽出來的。抑揚怪氣的說一些話,別人聽著不舒服,對你肯定會有看法。
平和的語氣和柔和平穩(wěn)的聲線,會讓你獲得別人更多的好感。
4、禮貌的稱謂
和別人說話要有禮貌和修養(yǎng),有的人,喜歡分人,比如同樣年紀的長輩,是他的領(lǐng)導(dǎo)他就叫“某某姐”,“某某老總”;而要是打算衛(wèi)生的,就直接叫名字或者叫“小某某”。
這種帶著有色眼鏡和別人說話的人,是最讓人瞧不起的。
無論何種身份地位,都要有最起碼的尊重的。
懂得好好說話,會你長得更好看,也更能讓別人賞心悅目。
而在某種情況下,好好說話,懂得尊重他人,既是個人的修養(yǎng),也是保護自己的工具。
另外,真正的高情商,不是圓滑虛偽,而是溫暖和好修養(yǎng)。
愿我們都成為一個內(nèi)心有情懷,臉上有微笑的社交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