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如果我說,每一個女人都有衣服情結,這么絕對的一句判斷,說出來會不會挨板磚?我想,大概率不會,這個現象,對女人來說,幾乎是一網打盡。你看,女人們一般說到,我今天不開心了,我要去買買買,十有八九買的是衣服;遇到有什么安排的時候,十有八九考慮的重要問題包括“我穿什么衣服去呢?”。并且我還有這樣一個經驗,比如今天我出門穿的恰恰是我想的那套衣服,這一天下來可能是神清氣爽,要是沒準備好,隨便將就了一身出門的,這心情,十有八九是不太美好。世間的女人們,是不是都逃脫不了類似的魔咒呢?
? ? ? ? 記得去鄭州上講師班地面課的時候,我就發現,男老師們,看上去跟每天不換衣服似的,而女老師們呢,可以說是不約而同,一天一個風格,特別是有講課任務的時候,大多會是一身比較正式的衣服,以和當下的情景契合。還有一些老師還會在拍照那天換上比較上鏡的衣服,似乎是,女人們依托衣服完成了一個身份的華麗轉換,這就很有意思。
? ? ? ? 你也許會說,太絕對了吧!世界上不修邊幅的女人多了,昨天和今天一個樣,冬天和夏天區別不大。然鵝,不修邊幅就意味著沒有衣服情結嗎?那也許不修邊幅正是人家追求的風格呢!(想自圓其說的,總是能夠)。我工作的大院有這么一個女領導,還是比較大的那種,屬于我們這個小地方緊挨著金字塔尖下邊的那排里的,這個領導的形象簡直就是從七八十年代劇中拿出的典型的女干部形象(可參考《功勛》屠呦呦),就是這么特立獨行,有一次門口換了新保安,說啥也不讓她進門,估計是認成是衣著過時的上訪群眾了。可是你說人家這種以過時為特點,是不是也是一種風格?一種情結呢?
? ? ? ? 說實話,我的穿衣風格還是比較個色的,不大隨潮流,不大隨大流,特別是年輕的時候,甚至有時候會讓領導側目,不過我自以為我這個還是不大出格那種,可能看上去不夠穩重大氣。我有一位女同事更甚,十幾年一貫制走青春休閑風,領導有一次實在憋不住了,“你能不能去換身衣服,這跟你一起去開會,別人以為我領了一個孩子呢!”
? ? ? ? 還有一次,我背包下班,門口碰到一位衣著整齊,莊重大方的熟人,她說,你這是走路下班啊,我說是;她又說,你堅持的真好。我說,習慣了;接下來她問,你這每天下班還要換上一身適合運動的衣服嗎?...啊?還需要這么麻煩嗎?轉而明白過來不僅大笑,我告訴她,不那么麻煩,我早已放飛自我了。
? ? ? ? ?蔡瀾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叫做《穿喜歡的衣服是最低的自由》。這篇小文的結語說到“不管穿西裝,還是穿牛仔,穿自己要穿的,而不是別人要你穿的,這是人生最低的自由要求”。
? ? ? ? 那我今天是想要說什么呢?我自己也不大清楚,東拉西扯吧!女人穿衣快樂多,東拉西扯快樂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