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蓓這篇文章分析的鞭辟入里,雖然不炒股,但覺得這個框架放在哪里都合適。
既然市場上90%的人都是虧的,既然市場是負和博弈,交易所在每年10%從市場抽水,那一定要知道誰在虧錢,誰在賺錢,對手是誰,他們在干什么?這些問題搞不清楚,劃線、看k線,也是看個表象。
我覺得最好的基本面分析是市場參與主體的分析,因為市場是人用真金白銀投出來的,影響不了資金意愿,基本面分析就只不過是自以為然的基本面。
期貨市場主體分析
期貨市場盤子小,參與主體上,沒有外資,捋一捋大概這么幾個。
1/大多數散戶
小資產階級(還有無產階級的賭徒),沒有立場,一線改三觀,沒有系統,賺了吹牛,賠了吃面,是被收割的主體。他們的錢集合起來是最多的,卻沒有統一的組織,集體智商為零,是推波助瀾的力量,沒有參考價值。
2/投資機構
永安、銀河之類,市場上資金的主體,有成熟的投研、風控體系、有敏銳獨特的消息,當然最重要的他們是有統一意志的土豪,是市場上的主體力量,在市場呼風喚雨,不斷從市場撈錢。
3/產業客戶,套利資金。
他們有貨有錢,用期貨只是套保,賺的是現貨的錢,套保只是小部分力量。
近些年逐漸興起的有專門做基差交易,買貨賺盤面基差,也混的風生水起。
你賺誰的錢
分析下,我們賺機構的錢嗎?顯然不是,機構是賺錢的,你賺的錢一定是他轉嫁過來的,轉嫁誰的?轉嫁散戶的。
賺套利資金的錢嗎?他們也是賺錢的。
賺產業客戶的錢嗎?有,他們雖然賺錢,卻可能是現貨賺錢,期貨會虧錢,來匹配風險。
選邊站隊
這樣看,我們不能和散戶現在一起,不能和產業客戶在一起。
喜歡高談闊論分析現貨基本面做期貨,很可能和產業客戶在一起,不過人家有貨套保,你只是單邊死扛。
這樣我們要和機構、套利資金站在一起,這兩部分人可以叫做所謂的主力,就是有獨立意志的超大資金,這才是我們要關心的"基本面"。
有哪些渠道可以得到這樣的信息呢?幾乎沒有,幾乎沒有。如果你看下持倉,機構的行為基本都是多空對沖,學不了,我們資金太少,消息滯后,加減倉也踏不上節奏。
套利資金呢?你也不知道他什么時候進去,什么時候出來。
難了,投資太難了,不過難道散戶沒有賺錢的機會嗎?
解決之道
1/用技術分析跟資金力量。
要建倉、拉盤,必然在價格量倉上體現出來,什么時候拉盤呢?整理之后,這樣才能吸引大家進來,能吸引龐大的散戶,所以要在放量增倉突破時守著,比別人早點干進去,到了目標就走,一般會有不錯的收益。
技術分析就是不同周期的資金力量分析。
2/逆勢跟套保力量
套保力量一般是逆勢的,價格上漲賣出,價格下跌買入。你要跟隨他們需要注意幾點:
第一,你選的品種是不是套保力量足夠強大,如果不強,干不過資金,不足以讓趨勢停止,最終的情況可能是雖然套保賠了盤面,但賣現貨賺了錢,而你硬生生在盤面虧錢。
第二,要有打持久戰的準備。如果你選的品種套保力量足夠強,可以扭轉趨勢,那你也要知道盤面即使是末端也不妨礙多打100-200-300-400個點的可能。如果你動不動滿倉搞,會死很慘。
3/匹配交易系統
主觀投資無非兩種系統,單邊和套利對沖。單邊又分趨勢跟蹤和非趨勢跟蹤。趨勢跟蹤以常見的技術交易為主,適合博弈充分的市場,非趨勢跟蹤就是所謂的價值投資和均值回歸,要求比較高,期貨上小資金做價值投資比較難,做均值回歸一定要知道在這個均值上有人會入場而且力量強大,否則你就是那個當車的螳臂。
還有一種價值投資和技術分析結合的手法,就是所謂的基本面結合技術面,這個本質是技術做法,是看力量衰竭后試單,信號一般是價格行為和形態突破。試著分析下,如果是價格行為的做法,那就是逆大勢順小勢,反復打臉止損的可能性大。如果是形態突破的做法,那必須看到反轉,這和技術面做法有何區別?
所以我覺得基本面結合技術面對于小資金來說是一個偽命題。基本面做法不如網格入場,真看好,就按價位加倉,直到觸及止損,或者明確是看錯了,退出。
一切盈利的根源
說了這么多,我們一切盈利的根源是什么呢?歸結起來,三條。
1/了解這個市場,了解你做的品種。
不是基本面,而是這個市場的參與主體,想清楚你在賺誰的錢,怎么賺錢,他們又為什么會虧錢。
2/一致的概率
長期活著,不能靠情緒激動,得有穩定的概率支撐,這個穩定的概率可能是靠技術分析,可能是靠消息,可能是靠購買投資策略。無論哪樣,一個要求,概率要穩定,不能今天聽這個說,明天聽那個講,搞到最后暈頭轉向,莫名其妙錢就沒了。
3/資金管理
和策略匹配的資金管理,這個才是你唯一能控制的,沒有資金管理你就是賭徒,動不動梭哈,生存概率為零。
總結
投資也好投機也好,是條窄路,直覺太多錯誤,吹牛和賺錢差著十萬八千里。
看發達市場的發展規律,基金和企業套保力量占主體,短期波動加大(程序化),長期趨勢穩定。所以中國期貨市場還有一點做短期技術分析的空間,長期看,期貨結合期權,期貨套利對沖,做長期趨勢是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