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河邊,風很清爽,很快安撫了那顆躁動不安的心。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他保持一樣的狀態。
這個狀態讓我不安,讓我擔憂。
我不知道他是否清楚自己的問題,不知道他什么時候能去改變。
也不知道他最終會拖著我一塊墜入深淵,還是,一塊走向光明。
1
2017年8月31日,我來到他身邊已經15天了。
他不知道我的存在,我也沒辦法和他說話。
過去的半個月,因為項目的審計工作,他忙碌的準備著資料。
每天早上,打開電腦后準備早飯。
他總是趕不上項目食堂的早餐,每次都靠泡面或者麥片解決。
我沒注意他的吃喝,很重要,又不重要。無論是他還是比他老10歲的我對這一塊都不上心,注意力都放在了前途和事業上。至于吃喝隨便的后果,丟給幾十年后的我去操心吧。
飯后他打開手機公眾號,挑選一篇或兩篇文章研究。
研究別人寫作的結構和文字走向。
他剛開始強制自己做這些。
接下來就是一天的工作了,忙碌有序,倒是讓人放心。
晚飯后,一般他會聽著音樂繞著籃球場漫步兩三首歌的時間。
歌完人走,書寫文章。
八點到九點他會抽出十分鐘時間,做兩組深蹲,三組健腹輪。
酣暢淋漓后,他會繼續寫文章或者聊會電話,直到回去睡覺。
2
這些天,他都是這么過的。
很有規律。
讓我很不安,讓我很擔憂。
一個突然的電話、一部精彩的電影、一場熱鬧的聚餐...
任何一個突然出現的事件都會讓他打破他的規律。他不是鐵桿堅持者,除了參加的打卡訓練強迫著他每天必須寫點什么外,運動、散步、看文章都是耽擱了就不做了,從沒出現補做的情況。
床頭那本《三國志》,每天中午看兩三頁是他對自己的要求。
幾天前他出差三天,回來后就不再看了。書中的那頁折角已經有一周沒有更換位置。
別人的堅持風雨無阻,百煉成鋼。他的堅持卻是紙老虎,威風凜凜,外強中干。懼怕地點的更換,雜事的出現,心情的低落。好像所有的事件都能輕易打破。
他的堅持讓我不安,他的急躁讓我更加擔心。
他練習寫作有一個月了。
他是新手,之前完全不知道公眾號文的結構、偏向、內容。寫作水平還停留在高三作文層次上。
他第一篇文章的落款時間,是他第一節寫作微課的那天。
剛把課聽完就急急拼湊出來,投稿去了。沒有臨摹,沒有練習。
很快被拒。
馬上又出了第二篇。投稿,被拒。
在第三篇被拒的那天晚上,他喃喃自語:是我的文筆不好?已經看了很多篇了,都是這個結構啊,怎么搞的?
之后因為心情低落,規律的生活在一天內分崩離析。那兩天的打卡文章也寫的狗屁不是。
現在的他,急于得到肯定,得到收獲。
急躁?急躁。急躁!
“事業常成于堅忍,毀于急躁”因為他知道我才知道了這句話,可惜,現在看來,他僅僅是讀過。
我很擔心。
如果只是一時,沒有問題,這叫正常。如果長期下去,甚至成為性格,只怕他將來很難成功,直到把我一起拖向深淵。
3
明天,他出差,在外一周或者更久。
根據他這些天的做法,相信出差的這幾天他的堅持能維持一半就很不錯了。
這些天他沒有頻繁投稿,多次拒絕讓他認識到自己還是生瓜蛋子,需要經驗,需要技巧,需要不斷的輸入。
看起來風平浪靜,但我知道,他還想去投稿去追求認可。急躁的心只是被現實暫時壓制,沒有改變。
我想他知道他自己的問題,從他經常犯完毛病后的自責能看出蛛絲馬跡。
可是他現在還沒有顆堅強的心去改變,自責后仍然一切照舊。
如果他能改變,前途將是一片光明。他可能需要時間,或者是打擊,或者是提點。
可是我沒有辦法警告他。
4
我是一個沒有記憶的靈魂體,我只知道他是25歲的我,我是35歲的他。
我被允許回到過去的某一個月,以靈魂體的形態,不能有記憶,不能說話,不能被人看到。
我選擇回到25歲,因為這個年齡段的狀態和行為影響甚至決定了我的現狀和未來,我想仔細看看那個時候的我到底是什么樣子。
現在我看到了,25歲的我在成熟和幼稚的臨界點,每天做著有益和沒用的事。急于成熟成功,又缺乏實力;急于完善自我,又遍身毛病。脆弱的堅持,頑固的急躁,日漸成熟的心智,嬌嫩不足的實力。原來,這就是25歲的我。
我多么希望他能夠把知道的道理用在行動上,為了我“他自己”,為了未來。
可是我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祈禱:
希望他,戒驕戒躁;不以獲得認可和回報作為目標;以充實自己,增強實力為第一要務。這,才是這個年紀應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