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個學期開始,女兒每兩天洗一次頭發,還主動跟我要洗發液。這天變了,覺得太陽就是從西邊出來了。
一年前,剛上高一,第一次住宿舍。因不洗頭發被宿友投訴,被老師傳喚。同學鄙視她,嘲笑她。我也轉彎抹角暗示她,她穩如泰山,不動分毫。以作業多,沒時間,或者沒有吹風機為借口,就是不洗。走自己的路,你們愛說啥說啥,我就是那樣的。
我從看不慣到接納,隨便吧,你自己覺得舒服,你不在意別人的眼光和口舌就行。但她每周回家還是會把自己的頭洗得很仔細、很干凈。每每這時我就摸摸她的頭發,表揚她把頭發洗得真干凈,聞起來也香噴噴的,很舒服等等。再也不提學校洗頭的事。
第二學期分班換了宿舍,遇到好心的同學告訴她一個讓頭發保持干凈的竅門,就是在頭皮上涂抹爽身粉。她讓我買爽身粉,我沒有抗拒,反而高興,說明她還是在意自己的頭發是否干凈。她想要嘗試爽身粉,那就大大方方讓她去體驗好了。
爸爸可不這么認為,他覺得我在縱容孩子,讓她越走越偏了。我說你不讓她嘗試,她會永遠覺得那是一個好辦法,一定能保持頭發干凈,還能節約時間。因為同學說她們用了,很好用。所以她深信不疑。
她體驗了大約兩個星期,似乎覺得不行,要不是涂抹的太多,白粉漂到頭皮上,看起來更臟,要不就沒有什么大的效果,漸漸地就放棄了。
快到期末了,坐在她旁邊的女生開始表現出強烈的不滿,換位置遠離她。她孤零零的坐在那個位置上,這次也許是真的刺痛了她的自尊心,開始去審視周邊人的感受。
最后一周,她第一次在學校洗了頭。
回到家,我敏銳地發現到她干凈的頭發,問她是如何保持的。她說在學校洗頭了。我有點驚訝,笑道,感覺如何?很舒服吧!孩子不語,表示默認啰。
這個暑假,堅持兩天洗一次頭,從沒斷過。我偷偷竊喜,時不時表揚一下。
開學后,還是這樣堅持。我禁不住好奇地問,沒有吹風機(學校不讓個人帶,只有一個公用的,每天要排長隊等),你洗完后怎么讓它干?她說用毛巾擦干,然后等一會再睡。于是我在她的行李箱里多放了兩條毛巾。
孩子行為上的這次轉變,一直是我想要的結果。從我放任她的那個時候開始,孩子完全進入了她自己的體驗模式。不管是好的壞的感覺,都需要她自己去體會和承受,為自己的行為作出修正和調整。
從自己的感覺源點出發做出的改善,那是連接上了源能本體,是能夠做到長期持久的。如果我逼著孩子去改變,即便她做了,也是感覺匱乏的,一旦沒人監督,很快就會回到原點。
孩子這次自主自發的行動,我相信她是持久的,會永遠保持下去。
感賞女兒的轉變,在自己生活的軌跡上回到了陽光大道上。
感賞那個讓女兒嘗試爽身粉的同學,讓女兒有了向好的念頭。
感賞那個遠離女兒的同學,促進了女兒改變自己的決心,也許有點痛,但這種痛會越存越醇,如窖藏的老酒,越品越有味。
投射女兒生活中的各個面相都在朝好的方面發展,自信心越來越強,自主自由,心想事成的事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