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時代迅速發展,我們曾幻想的上天遁地、數字支付,機器人保姆逐漸成真。而今,可以檢測人注意力的頭環也帶在了少年的身上。我們希望這個時代的少年在利用便利條件的基礎上更認真,更努力,擁有創造未來的能力。而試想日后的中國少年都成為頭戴“緊箍”,循規蹈矩的少年,這難道就是我們萬眾所期待的“好孩子”嗎?
? ? 成長中的少年正如那個瀟灑不羈的石猴,要這樣的“野猴”心甘情愿去經歷八十一難,不得已才為他定制了一副緊箍。而如今,為少年戴上頭環,也是為了馴服嗎?為了讓好動的少年熱愛學習,為他戴上頭環,時時刻刻監視著他,如若炮神 注意力不集中 自有家法伺候。在敦促少年勤勉學習的背后,也暴露出家長慢慢的控制欲。在愛玩的天性與恨鐵不成鋼的父母之愛之間,受傷害的是雙方。
? ? 關于頭環的作用,是在課堂上監測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情況,老師則將監測結果反饋給學生家長。我的懷疑有三。其一,作為新出現的注意力監測儀器,檢測結果是否可信;監測過程中是否會收到未知的干擾而使檢測結果出現偏差;長期使用是否會出現副作用。
? ? ? 如今的家長,老師對學生成績的關注過甚,平時測驗模擬的失誤和不足都會受到嚴格教育,更何況,監督的范圍擴展到注意力的集中情況上。一旦注意力不集中便由老師將數據傳送給家長,再由家長教育子女。注意力這類思想意識的活動本身作為一種私密的自我活動,堂而皇之被人密切關注的不滿,和家長的訓斥交織,對成長中的少年,又是一輪打擊。而一旦檢測結果出現偏差,被監視著的少年受到無故責罰,對子女與父母之前的親密關系也會帶來傷害。
? ? 孫悟空保護唐三藏一路西行,曾經大鬧天宮的齊天大圣,踏上那條險惡道路,就因為戴上了緊箍嗎?要是唐僧被妖怪抓走了,不就沒人再念緊箍咒了,誰又能控制得了他呢。而他一路斬妖除魔,是被師父冤枉,被趕走,也要悄悄守護師父的悟空。除去緊箍,是睿智,善良的唐三藏用他自己的人格魅力換來了齊天大圣的一路追隨,而非那幾句緊箍咒。
? ? ? 溫暖睿智的老師和家長的引導遠遠勝于頭環的作用,那又為何要為少年帶上緊箍,強迫少年心生不滿的在家長和老師的密切注視下前行。我們期盼少年成材,而少年首先是一個人,一個成長中的人。尊重少年的隱私也相信少年身上的創造力,不要因為過度的注視 讓他們的目光變得呆滯。
人是教育的尺度,不扼殺探索,不過分干涉,不為探索中的少年上枷鎖,是少年與時代共同的心愿。
? ? ? 讓少年大膽想象,自由探索,安靜讀書,是我們共同的心愿。以愛為由的監視,以前程為由的限制,以成績為由的教育,給少年上的是枷鎖,而不是助理他們奔向明天的發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