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友在上海又開演唱會了。
快六十的人了,連唱帶跳不停不歇,連續三個多小時。沒有假唱,沒有作做,音樂效果如同CD一般的好,寶刀未老依舊是他的代名詞。
還記得上次張學友在上海開演唱會是2012年,當時我和Carol一起,兩個人興奮的像個孩子,瘋瘋癲癲地跑到上海體育場,看到周圍密密麻麻的人群和里面震耳欲聾的歡呼聲,仿佛像一場青春的盛宴。外面卻是擁擠的買不到票的歌迷。記得當年媒體說,張學友老了,唱不動了,這估計是他最后一次開演唱會了,告別演出,透心的感覺。
我算不上是張學友真正的歌迷,但每次聽到他的歌,想到歌詞里的故事,也難免感慨時光的流逝是如此的不著痕跡,恍然如夢,已是快五年之久。
百無一用是深情,不顧一切是相思。歌迷對張學友的愛,可以說從青春到滄桑,即便六十多歲了,依舊磁性迷人的聲音讓人欲罷不能。每一首歌都唱到了心坎里,尤其是現場大屏幕上時不時捕捉到的聽演唱會的情侶的畫面,溫馨而浪漫,微微上揚的嘴角,流露出的是幸福的愛情和甜蜜。
時間有淚,唱哭了多少人。都說少不聽張學友,聽懂已是傷心人,尤其是在聽《她來聽我的演唱會》這首歌的時候。
一種共鳴,幾段人生。
每次聽這首歌,都會引來感慨。有故事的聽眾,懷揣著情懷,在有故事的歌曲里尋找自己的影子。懷舊也好,感懷也罷,卻也一直到如今。
17歲的她和男朋友去看了張學友的演唱會,男孩子為了買票排了一天的隊。后來他們之間出現了問題,男孩子要離開了,只留下了一封信。她哭了。25歲,她的男朋友背著自己給別人玫瑰,她很傷心,一個人靜靜地聽著當年的演唱會。
33歲,成年的她,早已疲憊。當年輕的女孩讓她放棄他,她仍舊沒有,她要和他在一起。44歲,他和她在一起,孩子在旁邊睡著,自己仍舊看著當年的演唱會。
每首歌都有一個故事,每個人的愛情都可以寫成一首歌,張學友卻用這首歌表達了每個人不同階段愛情的歷程。我們可以聽到自己笑,也可以聽到自己哭,到最后,我們聽得是自己的歌,自己的故事。
一個人從青澀到成熟,有過甜蜜,有過別愁,為愛綻放,為愛不顧一切,卻也逃避不了愛情的波瀾曲折。沒有人可以逃過這一切,這就是愛的代價,愛的魔咒。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有的時候,我們苦苦追尋的并不是要去聽一個歌手的歌唱,而是聽這個歌手唱出來的屬于自己的故事。兩個人,能夠聽到一場演唱會已是緣分,多年之后兩個人還能一起去聽同一個人的演唱會,熱情澎湃的感情可能已經歸于平淡,愛情已是親情。
我們的一聲都為愛情喜悅悲傷,錯過的時候會悲痛,懂得了珍惜的意義,失去的時候會心痛,明白了感恩的道理。歲月在唱我們的無怨無悔,感謝那些愛過我們和我們愛過的人,無論是心碎還是流淚,愛過就好。
學友又來了,但時光不再。愿歲月靜好,故人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