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李子豐收的季節,取一枚成熟的李子,不用洗不用擦,取根吸管扎進去,濃稠無渣的漿化果肉像果汁一樣輕而易舉地就能吸到嘴里了,絕對是零添加純天然的鮮果汁。
擁有此等“特長”的李子叫槜李,屬于瀕危水果。
槜李又叫醉李,原產于嘉興桐鄉的屠甸鎮桃園村,相傳在春秋時期已有種植,距今有2500多年的栽培歷史。醉李和一般李子的大小顏色都差不多,表皮紫紅色,果肉橙黃色,含糖量也較高。比一般李子要甜,剛摘下的槜李會比較硬,脆甜爽口,但只要放個一兩天,徹底成熟的槜李就會漿化成汁并呈琥珀色,可以剝皮食用或者用吸管“飲用”。
不同的是,它的表皮有一些類似于指甲劃出的黃色斑痕。原來,槜李還有一個美麗的故事,當初西施入吳時,途經槜李城,村民紛紛將成熟的李子送給西施解渴,西施想到要離開故國,心情郁郁,就用指甲一個個劃破李皮,細細吮吸品嘗,想借此把家鄉父老姊妹的情誼載入心田,結果卻因多吃而醉倒。所以又叫做醉李,李子的表皮也留下了一道道斑痕。
但這樣美味的水果很少被南京人吃到,因為槜李的結果率實在太低了。果樹開花時雖然一片白花花的花朵非常壯觀,但平均算下來100多朵花才能結出兩三個槜李,上世紀80年代,浙江僅有幾畝地種植槜李。1985年,浙江省只產出24枚。
這樣“嬌貴”的果樹一旦挪到南京,正開花之際,被三四月份的“倒春寒”一折騰,必然飽受摧殘,南京的梅雨季節又普遍比浙江要早半個月,本身脆弱的槜李果更經不起風吹雨打,再“夭折”一批,更留不了多少果實。物以稀為貴,這樣的果實優質的能賣到10元錢一個,8枚禮盒裝的也能賣到100多元,雖然利潤很大,但因為產量太低。
吃李子有什么作用呢?
李子酸甜的口感受到很多女生的喜愛。然而我們經常會聽到家里的老人說“桃養人、杏傷人、李子樹下埋死人”。為此不少女生放棄了酸甜可口的李子。那么日常生活中吃李子真的不好嗎?
聽我慢慢道來。
1. 促進消化:李子能促進胃酸和胃消化酶的分泌,有增加腸胃蠕動的作用,因而食李能促進消化,增加食欲,為胃酸缺乏、食后飽脹、大便秘結者的食療良品;
2. 清肝利水:新鮮李肉中含有多種氨基酸,如谷酰胺、絲氨酸、甘氨酸、脯氨酸等,生食之對于治療肝硬化腹水大有種益;
3. 降壓、導瀉、鎮咳:李子核仁中含苦杏仁甙和大量的脂肪油,藥理證實,它有顯著的利水降壓作用,并可加快腸道蠕動,促進干燥的大便排出,同時也具有止咳祛痰的作用;
4. 美容養顏《本草綱目》記載,李花和于面脂中,有很好的美容作用,可以‘“去粉滓黑黯”,“令人面澤”,對汗斑、臉生黑斑等有良效。
不過李子危害人體也確有其實,孫思邈說:“不可多食,令人虛”。《滇南本草》載:“不可多食,損傷脾胃”。《隨息居飲食譜》也有“多食生痰,助濕發瘧疾,脾虛者尤忌之”的話。生活中證實,多食李子能使人表現出虛熱、腦脹等不適之感。發苦澀味和入水不沉的李子有毒,也是不能吃的。李子多食生痰,損壞牙齒,體質虛弱的患者宜少食。
特別提示:李子含高量的果酸,有腸胃不良者最好少吃,否則食用過量會引起輕微的腹瀉。李子味道苦澀或放入水中漂浮者有毒,不宜食用。過量食用易引起胃痛。李子多食生痰,損壞牙齒,未成熟而苦澀的李子不可食。一次食李子過多,可引起虛熱腦漲。
相信大家學到不少知識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