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基本建設項目設計文件編制辦法 (2015)——初步設計

3? 初步設計

3.1 ??目的與要求

3.1.1 ?除步設計階段的目的是基本確定設計方案。必須根據批復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測設合同的要求,擬定修建原則,選定設計方案、擬定施工方案,計算工程數量及主要材料數量,編制設計概算,提供文字說明及圖表資料。經審查批復后的初步設計文件,則為訂購主要材料、機具、設備,安排重大科研試驗項目,聯系征用土地、拆遷,進行施工準備,編制施工圖設計文件和控制建設項目投資等的依據。

采用三階段設計時,經審查批復的初步設計為編制技術設計文件的依據。

3.1.2 ?初步設計在選定方案時,應對路線的走向、控制點和方案進行現場核查,征求沿線地方政府、建設單位及規劃、土地、環保等相關部門的意見,基本落實路線布設方案。對建設條件復雜地段的路線、路基、路面、特大橋、大橋、特長及長隧道、互通式立體交叉、服務設施,一般應選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方案進行同深度、同精度的測設工作和方案比選,提出推薦方案。

3.1.3 ?初步設計應:

1 ?選定路線設計方案,基本確定路線位置;

2 ?基本查明沿線地質、水文、氣候、地震、礦產、文物等情況;

3 ?基本查明沿線筑路材料的質量、儲量、供應量及運輸條件,并進行原材料、混合料的試驗;

4 ?基本確定路基標準橫斷面和高填深挖路基、特殊路基的設計方案及沿線路基取土、棄土方案;

5 ?基本確定排水系統與支擋、防護工程的方案、位置、長度、結構形式和尺寸;

6 ?基本確定路面設計方案、路面結構類型及主要尺寸;

7 ?基本確定特大、大、中橋橋位,設計方案、結構類型及主要尺寸;

8 ?基本確定小橋、涵洞等的位置、結構類型及主要尺寸;

9 ?基本確定隧道位置、設計方案、結構類型及主要尺寸;

10 ?基本確定路線交叉的位置、形式、結構類型及主要尺寸;

11 ?基本確定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各項工程的位置、形式、類型及主要尺寸;

12 ?基本確定改(擴)建工程施工期間的交通組織方案;

13 ?基本確定環境保護措施與景觀設計方案;

14 ?基本確定改路改渠等其他工程的位置、結構形式及主要尺寸;

15 ?基本確定占用土地、拆遷建筑物及管線等設施的數量;

16 ?提出需要試驗、研究的項目;

17 ?初步擬定施工方案及工期安排;

18 ?論證確定分期修建的工程實施方案;

19 ?計算各項工程數量;

20 ?計算人工及主要材料、機具、設備的數量;

21 ?編制設計概算。

3.2 ??組成與內容

3.2.1初步設計文件由下列十二篇和附件組成。

第一篇總說明

第一篇總體設計

第二篇路線

第三篇路基、路面

第四篇橋梁、涵洞

第五篇隧道

第六篇路線交叉

第七篇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

第八篇環境保護與景觀設計

第九篇其他工程

第十篇筑路材料

第十一篇施工方案

第十二篇設計概算

附件基礎資料

3.2.2 ?第一篇 ?總體設計

1 ?項目地理位置圖

示出路線在省級以上交通網絡圖中的位置及沿線主要城鎮。

2 ?說明書

1)概述

(1)任務依據。

(2)設計標準。

(3)扼要說明測設經過。

(4)路線起終點、中間控制點、全長、沿線主要城鎮、河流、公路及鐵路等。

(5)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復意見的執行情況。

(6)其他需要說明的事項。

2)建設條件

(1)項目區域城鎮現狀布局、規劃與擬建項目的關系。

(2)項目區域路網現狀、規劃與擬建項目的關系。

(3)沿線自然地理條件及對項目的影響

①地形、地貌;

②區域地質穩定性評價;

③工程地質評價;

④水文地質評價;

⑤不良地質路段情況;

⑥地震動峰值加速度采用及大型工程構造物區域地震動峰值加速度鑒定情況;

⑦氣溫、降雨、日照、蒸發量、主導風向風速、凍深等。

(4)沿線環境敏感區(點)重要設施的分布及對項目建設的影響。包括:自然生態、水資源、動物、文物等保護區,電力電訊、學校、醫院、軍用、地震、氣象、宗教等設施,礦產資源,自然及人文景觀等。

(5)公路區間交通量分布狀況及對交叉設置方式的影響,附“公路區間交通量分布圖”。

(6)交通組成特點對項目的影響。

(7)沿線土地資源狀況及對項目的影響。

(8)項目區域內鐵路、水路、航空、管道等運輸方式情況,及對項目的影響。

(9)各種專項評價、評估結論(地質、地震、環保、水保等)及對項目的影響。

(10)筑路材料供應、運輸情況及對項目的影響。

(11)有關部門對重大問題的意見,沿線居民的要求或建議。

(12)其他。

3)總體設計

(1)根據對項目建設條件的綜合分析,提出項目設計指導思想,制定設計原則。

(2)路線起終點論證,及與其他公路(含規劃公路)的銜接方式。采用分期修建方案時,起終點的近期實施方案及遠期的設計預留方案。

(3)技術標準及主要技術指標的采用情況,不同技術標準之間的銜接過渡情況。

(4)路線總體設計方案。附“路線總體設計方案平面布置圖”,含比較方案,要求同“路線平、縱面縮圖”。

(5)設計速度≤100km/h路段車輛運行速度模擬檢驗結論。

(6)安全設計措施。

(7)公路一般路段與特殊路段(如爬坡車道、緊急避險車道等)的橫斷面布置方案(組成、寬度、構造及設施)的設置情況。

(8)沿線大型橋梁、隧道、交叉、服務設施的設置位置、間距,設計方案之間的相互關系及協調情況。

(9)沿線交叉工程與其它交通方式的協調情況,以及與當地生產、生活需要的適應情況。

(10)管理、養護、服務設施的設置情況。

(11)全線土石方情況,取土、棄土方案。

(12)占用土地情況及節約用地措施。

(13)與沿線環境及景觀的協調情況。

(14)分期修建方案及其比選結論。

(15)各種筑路材料的采用情況。

(16)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等的采用情況。

(17)設計概算。

(18)下階段需要深入解決的問題。

(19)下階段需要進行試驗、研究的項目。

(20)需要說明的其他事項。

4)路線

(1)路線布設及主要技術指標采用情況。

(2)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復的路線控制點執行情況。

(3)路線方案布置及比選論證。山區復雜路段應在踏勘或地質調繪基礎上進一步深入研究工可路線方案,通過在1:1萬或1:2000地形圖上反復進行路線方案的優化工作,合理利用走廊資源,并提出同深度比較的路線方案,附1:1萬或1:2000路線方案圖、相關專業圖表,提出推薦方案。其他路段直接通過同深度方案綜合比選提出推薦意見。論述時應就方案的提出理由、方案的工程實施條件、方案的技術經濟合理性等考慮以下幾方面。

①建設條件對各路線方案布置的影響分析;

②各方案的選擇和布置情況(控制點間距、路線、橋梁、隧道、互通式立體交叉、服務設施位置的協調及其位置的確定);

③各方案平、縱指標及連續、均衡情況;

④行車安全、通行能力、服務水平的分析比較;

⑤公路用地、征用基本農田及拆遷情況;

⑥與鐵路、原有公路、農田水利、電力、電訊、重要管線(道)等的干擾(包括施工)情況;

⑦各方案路線對沿線環境影響評價和比較;

⑧各方案主要工程數量、造價(可根據方案情況采用估價、基價或概算)及運營效益的比較;

⑨結合該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城鎮規劃、路網結構論證路線布局的合理性及對沿線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影響;

⑩其他評價和比較(包括政府有關部門對路線的意見和評價)。

(4)對設計速度≤100km/h的路段,宜采用運行速度方法,對可能出現運行速度差大于20km/h的路段進行安全性分析、評價,并給出改善的平縱面技術指標,或采取必要的交通安全、管理措施等。

(5)安全設施

①設計原則。

②設計方案。結合公路幾何參數、特大橋及大橋、隧道、互通立交等構造物分布情況擬定設計方案、規模,并進行方案比較論證。

③標志。

④標線。

⑤護欄。

⑥隔離柵。

⑦防眩設施。

⑧防落物網。

⑨視線誘導標。

⑩防撞設施。

其他安全設施。

(6)下一階段應進一步解決的問題及注意事項。

5)路基、路面

(1)沿線地質、地層情況描述、不良地質地段及其相關物理、力學指標等。

(2)一般路基設計

①設計原則及方案比選論證。

②路基橫斷面布設及加寬超高方式。

③路基填土高度、挖方深度、路堤(或路塹)最大、最小高度及其控制因素等。

④高填深挖路基、陡坡路堤、路橋(涵)過渡路基等設計方案及比選論證(必要時對高填深挖路基按工點說明)。

(3)特殊地質路基設計原則及方案比選論證。

(4)路基防護工程方案比選論證。

(5)取土、棄土方案及節約用地的措施。

(6)路面設計原則、設計依據、交通量及交通組成(必要時應實測交通組成及車輛軸重)、路面結構方案、類型的比選論證,路面結構設計(主線、互通立交匝道、被交道路、收費站廣場、橋面鋪裝、隧道路面等),材料要求等。

(7)路基、路面排水設計原則及方案比選論證。

(8)路基土工試驗、筑路材料及路面結構混合材料試驗情況。

(9)需要進行科研試驗項目。

(10)下階段應注意的問題。

6)橋梁、涵洞

(1)設計原則。

(2)技術標準采用情況。

(3)沿線橋梁、涵洞的分布情況。

(4)橋梁抗震設計情況。

(5)橋梁耐久性設計及措施。

(6)沿線水系及水文概況、特征,農田水利設施與橋涵設置位置及孔徑選擇的關系。(7)沿線工程地質、筑路材料與橋涵結構類型選擇的關系。

(8)逐座說明橋梁跨越河流的流域情況、河段特征、橋位處地質、水文、通航情況,橋位的比選情況,水文計算、橋梁孔徑確定,岸坡防護工程設計、工程抗震措施、通航河流防撞設計、橋梁施工方案等。特大橋應提出兩個以上橋型方案進行比選論證;對常規大、中橋應簡述不同墩高、不同跨徑、不同橋型綜合比選論證情況,選定最合理的墩高、跨徑及梁型組合后,全線橋梁統一按此組合合理布置,橋型布置不再作多方案比較;中、小橋、涵洞水文計算、孔徑確定依據說明。

(9)特大橋或重要橋梁的景觀設計。

(10)特大橋或重要橋梁的養護方案。

(11)下階段應注意的問題。

7)隧道

(1)設計原則。

(2)技術標準采用情況。

(3)沿線隧道的分布情況。

(4)逐處說明隧道(包括明洞)的位置、長度、斷面形式及與路線協調情況,各方案比選論證情況。

(5)逐處說明隧道、豎井、斜井和輔助坑道的地形、地貌、氣象、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地震及洞口自然坡體穩定性情況。

(6)說明隧道支護襯砌結構類型,洞門型式的確定,抗震措施,洞內外防、排水方案,洞內裝飾及路面方案。

(7)特殊線形、交叉位置關系情況下的隧道設計方案。

(8)特殊地質條件下隧道設計方案和施工方案,以及應對突發事件的預案論證。

(9)特殊結構隧道設計方案論證及施工方案。

(10)隧道施工場地、便道布置和棄碴方案。

(11)環境保護設計。

(12)隧道通風、照明、供配電、消防、救援等的設置原則、規模、標準及方案的論證情況。

①通風設施的設計原則,風機布設方案,控制方式和實施計劃等。

②照明設施的設計原則、標準及技術要求,照明區段的劃分、功能等。

③供配電設施的設計原則、標準、技術要求及供電方案等。

④消防設施的設計原則,隧道消防組織方案和消防設施設計方案和實施計劃等。

(13)長及特長隧道運營期的救援、防災、逃生方案論證。

200。

(4)運行速度曲線圖 ?檢驗與評價設計速度≤100km/h公路行車安全性,為交通工程設計提供依據(圖例僅供參考),包括小客車、大型車的兩個方向。

(5)運行速度計算表 ?包括小客車、大型車兩個方向。

(6)公路分期修建方案設計圖 ?對分期修建的公路,應根據總體設計及分期實施計劃,參照上述平面總體設計和公路典型橫斷面圖的要求,繪出前期及后期工程的平面總體設計及其橫斷面,包括各種構造物、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的分期實施總體設計方案。

路線比較方案(同深度比較)設計圖可單獨繪制,亦可在平面總體設計圖中示意。

3.2.3 ??第二篇 ?路 ?線

1 ?路線平面圖。示出(14)下階段應解決的問題及注意事項。

8)路線交叉

(1)設計原則。

(2)技術標準采用情況。

(3)路線交叉(包括互通式立體交叉、服務設施匝道及連接道路、分離式立體交叉、通道、天橋、平面交叉及管線交叉)的分布及設置概況。

(4)逐處說明互通式立體交叉的位置及其在路網中的作用、設置理由、集散交通量、銜接道路、地質、地形、地物情況,互通方案的比選與論證比較表,技術指標的選用,匝道車道數的確定,變速車道采用的型式及其長度的取值,平交處通行能力的分析,收費口收費車道數的設置,排水方案及跨線構造物的方案等。

對轉換交通量較大的樞紐互通,當匝道間或匝道與主線間存在交織運行且交織段長度較短時,應對交織段的通行能力進行分析。

(5)逐處說明服務設施的位置、地質、地形、地物等情況,變速車道采用的型式及其長度的取值,連接道路,排水方案及交叉構造物(通道、天橋)的方案等。

(6)分離式立體交叉的位置、設計標準、排水設施、跨線構造物的類型(上跨、下穿)及方案比選等情況。

(7)通道和天橋的設置情況。

(8)平面交叉的設置情況。被交道路現狀及擬改建采用的標準(包括等級、設計速度、路基寬度、路面及排水等)、交通管理方式、平面交叉采用的類型及其方案比選情況等。

(9)重要管線、管道交叉或平行時的設計情況,并說明有關規定對設計的具體要求。

(10)下階段應解決的問題及注意事項。

9)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

(1)根據本項目交通量、幾何設計、服務水平和環境等的具體情況與特點說明各項設施的設置目的、要求及技術措施。

(2)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的設計標準、規模、技術指標的主要結論及其推薦方案。 ①管理養護機構的組成形式、設置規模、位置及人員配備等。

②監控設施的設計原則及系統目標,推薦方案的系統構成及功能和實施計劃等。

③通信設施的設計原則,通信傳輸方式,通信網構成及功能,管線設計和實施計劃等。

④收費設施的設計原則,收費制式和收費方式及其收費站點的布設,收費系統構成及功能和實施計劃等。

⑤服務設施的設計原則、標準及技術要求。逐處說明服務設施的布設位置、功能、建設規模、推薦方案及實施計劃等。

⑥供配電設施的設計原則、標準、技術要求及供電方案等。

⑦照明設施的設計原則、標準及技術要求,照明區段的布設位置、功能等。

⑧房建工程的設計原則、標準及布設位置、建設規模等。

(3)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推薦方案的主要工程規模、建筑面積、占地面積及其造價。 (4)下階段應解決的問題及注意事項。

10)環境保護與景觀設計

(1)環境保護與景觀設計的依據(包括環境影響評價、水土保持方案等報告書及批復意見)。

(2)項目區域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現狀(包括物種多樣性,自然植被覆蓋率,土壤養分,歷史文化遺產,自然保護區,自然及人文景觀的分布等)。

(3)環境敏感區域分析(含敏感區的調整,取土場、棄渣場的布設分析)及與自然保護區、水資源保護區等的關系。服務區交通量及污水排放預測(需要時提供)。

(4)指導思想和設計原則。

(5)主體各專業設計的環境保護措施。具體闡述在路線布置、路基、路面、橋梁、隧道、交通工程(含收費站、服務區、標志)、排水、料場布設、廢方處理等中已考慮的環保措施(含社會環境、生態環境保護對策)。

(6)各項環境保護設施的布設位置、類型、功能及其方案比選情況。

(7)主要場地的景觀方案及比選。

(8)擬采用的植物配置及特性。

(9)與環保、文物及當地政府有關部門的協商情況。

(10)下階段應解決的問題及注意事項。

11)其他工程

(1)逐處說明懸出路臺、防雪走廊、觀景臺等工程的設置理由及工程情況。

(2)改路、改渠、改河(溝)等工程情況,等級公路及重要溝渠的改移應逐處說明。

(3)逐處說明渡口碼頭的地形、地質、其他情況及其布置原則和方案。

(4)下階段應解決的問題及注意事項。

12)筑路材料

(1)沿線筑路材料(包括工業廢渣)種類、質量、儲量、供應量(包括外購材料)、運輸條件與運距。

(2)主要料場分布情況。

(3)主要材料采、購及運輸等情況。

(4)下階段應解決的問題及注意事項。

13)施工方案

(1)施工期限的總體安排,關鍵工程項目的施工方案比較、論證情況。

(2)主要工程、控制工期的工程和特殊工程的施工方案。

(3)臨時工程的安排。

(4)下階段應解決的問題及注意事項。

14)設計概算

(1)編制原則、依據,編制范圍和總概算額。

(2)進行各工程方案比較時的造價計算說明。

(3)下階段應解決的問題及注意事項。

3 ?圖表及附件

1)路線平、縱面縮圖

平面縮圖應示出路線(包括比較方案)起訖點、5公里(或10公里)標、控制點、地形、主要城鎮、與其他交通路線的關系以及縣以上境界。簡明示出特大橋、大橋、隧道、主要路線交叉、主要沿線設施等的位置和形式。(對制約路線方案的不良地質、滯洪區、文物古跡、城鎮規劃、風景區等的分布范圍,必要時可著色,醒目示出其分布)比例尺用1:10000~1:100000。

縱斷面縮圖一般繪于平面縮圖之下,必要時也可單獨繪制,簡明示出主要公路、鐵路、河流、特大橋、大橋、隧道及主要路線交叉等的位置、名稱與高程,標注設計高。水平比例尺與平面縮圖相同或與其長度相適應,垂直比例尺用1:1000~1:10000。

2)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推薦方案)

3)附件

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復意見,測設合同的必要內容,有關部門的意見及協議、紀要等復印件。

4)總體設計圖表

(1)路線方案比較圖 ?平面圖所示內容同平、縱縮圖中的平面縮圖,縱面圖所示內容同路線縱斷面所示內容。比例尺平面圖1:10000,縱面圖與平面比例相適應。山區復雜路段宜提供全路段1:10000平面圖和相應比例尺縱面圖。

(2)公路平面總體設計圖 ?示出地形、地物、坐標網格、路線位置、樁號、橋涵、隧道、路線交叉、沿線排水系統、服務區、停車區、緊急停車帶、管理養護區、沿線取(棄)土場、路(渠)改移等的布設位置。路線位置應標出中心線、路基邊線、示坡線、公里樁、百米樁及曲線主要樁位。對沿線的重要地物(村鎮、文物、古跡、規劃等)和環境敏感區(點)(景區、學校、自然保護區等)及重要設施的范圍必要時應示出。比例尺用1:1000或1:2000。

比較方案(同深度比較)的平面總體設計圖應按上述要求單獨繪制。

(3)公路標準橫斷面圖 ?示出主線一般路段的標準橫斷面及護欄、隔離柵等的設置位置。比例尺用1:地形、地物、平面控制點、高程控制點,路中心線位置及平曲線交點,公里樁、百米樁及平曲線主要樁位,斷鏈位置及前后樁號,各種構造物的位置以及縣以上境界等。標出指北圖式,列出平曲線要素表。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及采用坐標控制的其他等級公路還應示出坐標網格,互通式立體交叉平面布置形式,跨線橋(包括分離式立體交叉橋)位置及交叉方式,復雜平面交叉位置及形式。標注地形圖的 坐標和高程體系以及中央子午線經度或投影軸經度。比例尺為高速公路、一級公路采用1:2000,其他公路也可采用1:1000,1:2000,1:5000。

必要時增加在影象地形圖上繪制的平面圖。

比較方案如遠離推薦方案時,可單獨繪制(注明上承下接關系、對應樁號)。

2 ?路線縱斷面圖? 示出網格線、地面線、設計線、斷鏈、豎曲線及其要素,橋涵和立體交叉(含通道、人行天橋)的位置及其結構類型、孔數及跨徑,設計水位,隧道位置等。圖的下部各欄示出地質概況、填挖高度、地面高程、設計高程、坡度及坡長(包括變坡點樁號、高程)、樁號、直線及平曲線參數。水平比例尺與平面圖一致,垂直比例尺視地形起伏情況可采用1:100、1:200、1:400或1:500。

比較方案的縱斷面圖可單獨繪制。

3 ?山區公路復雜路段以踏勘或地質調繪為基礎的路線比較方案平面圖、縱斷面圖。圖中所示內容與比例尺同路線平面圖和路線縱斷面圖。

4 ?直線、曲線及轉角表 ?列出交點號、交點樁號、交點坐標、偏角、曲線各要素值、平曲線主要樁位、直線長、計算方位角、備注路線起訖點樁號、斷鏈樁號、坐標系統等。

5 ?縱坡、豎曲線表 ?列出變坡點樁號和高程、變坡點間距離、縱坡值、豎曲線要素值、直坡段長等。

6 ?公路用地表 ?列出用地起訖樁號、長度、所屬縣、鄉、土地類別等。臨時用地記入臨時工程內。(推薦方案全線貫通,數量表中與比較方案對應路段樁號斷開進行小計,以便方案比較和編制概算)

7 ?公路用地圖 ?示出路線用地界線(變寬點處注明前后用地寬度及里程樁號或用坐標表示),土地類別,分界樁號及地表附著物,土地所屬縣、鄉等。比例尺用1:500~1:2000。

8 ?賠償樹木、青苗數量表 ?列出其樁號、位置、所有者、樹木青苗類別及數量等。 (推薦方案全線貫通,數量表中與比較方案對應路段樁號斷開進行小計,以便方案比較和編制概算)。

9 ?拆遷建筑物表 ?列出建筑物所在樁號、距路中心線距離(左、右)、所屬單位或個人、建筑物種類及數量等。(推薦方案全線貫通,數量表中與比較方案對應路段樁號斷開進行小計,以便方案比較和編制概算)

10 ?拆遷電力、電訊及其他管線設施表 ?列出其樁號、交叉角度、所屬單位、用途、拆遷長度、設備種類和數量等(根據需要按電壓進行分類合計)。(推薦方案全線貫通,數量表中與比較方案對應路段樁號斷開進行小計,以便方案比較和編制概算)

11 ?工程地質平面圖? 示出地層年代符號、地層分界線,勘探點、工程地質區劃界線及地質構造,主要構造物、村鎮地名,路線、比較線位置及樁號,沿線不良地質段及樁號等。比例尺用1:10000~1:100000。不良地質地段應另繪比例尺為1:2000~1:10000的工程地質平面圖。改建的二級公路、三級公路、四級公路利用原路時,可只繪不良地質地段的工程地質平面圖。

12 ?工程地質縱斷面圖? 示出地面高程線、設計線、試坑、鉆孔編號、孔深、巖土類型界限及地質構造等。圖的下部各欄示出地質概況、試坑與鉆孔的地面標高及樁號等。水平比例尺用1:2000~1:100000,垂直比例尺相應地用1:200~1:5000。不良地質地段應另繪水平比例尺為1:2000~1:10000,垂直比例尺相應地為1:200~1:1000的工程地質縱斷面圖。改建的二級公路、三級公路、四級公路利用原路時,可只繪不良地質地段的工程地質縱斷面圖。

13 ?不良地質地段表 ?列出樁號、長度、類型、不良狀況、處理措施等。

14 ?安全設施

1)區域路網交通標志布置圖。

2)安全設施工程數量匯總表。

3)標志平面布置圖

在路線平面圖上示出全線重要的標志如限速標志、指路標志的設置樁號、支撐形式、版面規格及內容等。

4)標志設置一覽表。

5)標線設置一覽表。

6)突起路標(路鈕)設置一覽表。

7)護欄設置一覽表。

8)隔離柵設置一覽表。

9)輪廓標設置一覽表。

10)防眩板設置一覽表。

11)防落物網設置一覽表。

12)誘導標設置一覽表。

13)安全設施一般構造設計圖

按不同結構類型分別繪出標志、護欄、隔離柵、輪廓標、防眩板等安全設施的一般構造設計圖,以及標準路段的標線、突起路標布置圖。示出結構類型及主要尺寸,列出主要材料數量表。比例尺用1:5~1:100。

3.2.4 ??第三篇 ?路基、路面

1 ?路基標準橫斷面圖 ?示出路中心線、行車道、攔水緣石(如果有)、路肩、路拱橫坡、邊坡、護坡道、邊溝、碎落臺、截水溝、用地界碑等各部分組成及其尺寸,路面寬度及概略結構。高速公路、一級公路按整體式路基、分離式路基分別繪制,還應示出中央分隔帶、緣石(如果有)、左側路緣帶、硬路肩(含右側路緣帶)、護欄、隔離柵、預埋管道(如果有)等設置位置。比例尺用1:100~1:200。

2 ?一般路基設計圖 ?繪出一般路堤、低填路堤(路基高度較小且需特殊處理)、路塹、半填半挖路基,陡坡路基、填石路基、半路半橋路基、懸出路臺或半山洞路基(如果有)、水田內路堤及沿河(江)或水塘(庫)等不同形式的代表性路基設計圖,并應分別示出路基、邊溝、碎落臺、截水溝、護坡道、排水溝、邊坡坡率、護腳墻、護肩、護坡、擋土墻等結構類型及防護加固結構形式且標注主要尺寸。比例尺用1:200。

3 ?高填深挖路基工程數量表 ?分別列出高填方路堤、深挖方路塹段起訖樁號、長度,路基中心最大填挖高度及最大邊坡高度,地基、路基及邊坡處理加固措施,工程數量等。

4 ?高填深挖路基設計圖 ?逐段示列出高填方路堤、深挖方路塹段控制橫斷面的實測地面線及斷面布設、立面,地基或邊坡地質情況、填料種類及要求,地基處理、原地面處理及邊坡處理或加固措施、其他路基穩定措施、邊坡排水防護措施等,并應示列比較方案。

5 ?低填淺挖路基處理工程數量表 ?列出特殊處理工程數量及低填路堤開挖、回填土方等數量。

6 ?低填淺挖路基處理設計圖 ??示出平原地區低填路基填筑中,清表和填前夯實的厚度,并且按不同路基高度分別說明路基各層采用的填料種類、強度、是否改性及摻改性劑類型、劑量等。

7 ?橋頭路基處理工程數量表 ?列出橋頭路堤處理措施及工程數量等。

8 ?橋頭路基處理設計圖 ?示出橋頭路基處理措施、具體尺寸及材料要求等。

9 ?陡坡路堤或填挖交界處理工程數量表 ?列出陡坡路堤或填挖交界處設計處理措施、工程數量等。

10 ?陡坡路堤或填挖交界處理設計圖 ?示出陡坡路堤或填挖交界處路基處理措施、具體尺寸及壓實度要求等。

11 ?特殊路基設計工程數量表 ?分別列出軟土、膨脹土、濕陷性黃土、鹽漬土、多年凍土、巖溶等不良巖土以及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空區、特殊處理高邊坡、病害地段或受水、氣候等自然因素影響強烈的路基段的起訖樁號、長度、寬度、處理措施、工程數量。對軟土地基處理,要求編制特殊路基設計方案匯總表,列出處理段落起訖樁號、路基高度、預壓期、總沉降值、預壓期沉降值、工后沉降值、超載高度、樁間距、樁長、處理寬度及穩定系數等內容。其他不良地段應列出處理方案的控制指標。

12 ?特殊路基設計圖 ?繪制軟土、膨脹土、濕陷性黃土、鹽漬土、多年凍土、巖溶等不良巖土以及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空區、特殊處理高邊坡、病害地段或受水、氣候等自然因素影響強烈的路基段的路基處理方案一般設計圖,標注地質資料,比例尺用1:100~1:400。滑坡等病害地段需繪制平面圖、地質斷面圖、主滑斷面設計圖、支擋工程結構設計圖等,平面圖比例一般1:200~1:2000。

13 ?路基每公里土石方數量表 ?列出起訖樁號、長度、挖方(包括挖路槽,按總體積、土類、石類計列)、清除表土土方數量、填方(填土、填石分壓實方、自然方計列)、本段利用方(按土方、石方計列)、遠遠利用方(按土方、石方平均運距計列)、借方(按土方平均運距計列)、棄方(按土方、石方平均運距計列)。并說明表土的利用保護措施、平均運距、臨時占地等。

14 ?取土坑(場)、棄土堆(場)一覽表 ?列出取土坑中心樁號、位置(分左、右)、運距、數量(分取土、棄土)、占地(永久占地與臨時占地)、臨時工程(便道、便橋)、防護、排水、綠化、復墾工程數量,供應或棄方起訖樁號,并且列出取棄土場范圍內表層種植土的數量及其占地、說明表層種植土的利用措施。

15 ?取土坑(場)、棄土堆(場)設計圖 ?大型取土坑(場)、棄土堆(場)應繪制本圖。示出地形、地物、位置、范圍、運輸道路、防護、排水、綠化及復墾或地表恢復的設計說明及平面、斷面圖等內容,有條件時可附現場實景照片。比例尺用1:500~1:10000(比例小于1:2000時,應采用現場實測斷面)。

16 ?路基防護工程數量表 ?列出起訖樁號、工程名稱、主要尺寸及說明、單位、數量(左、右)、工程數量(包括擋土墻、護墻、邊坡加固、駁岸、護岸、防水堤壩等防護、支擋或加固工程)。

17 ?路基防護工程設計方案比較圖(表) ?列出比較方案,繪制比較方案圖,比較路基防護、支擋或加固工程各方案的優缺點、工程造價等,并作出推薦。

18 ?路基防護工程設計圖 ?繪出主要防護工程、加固、支擋工程一般設計圖,比例尺用1:50~1:200。按不同高度、坡率等列出每延米工程、材料數量表。

19 ?路面工程數量表 ?列出起訖樁號、長度、寬度、結構類型、各結構層名稱、厚度、數量(分行車道、路肩加固計列,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分行車道及路緣帶、爬坡車道、中央分隔帶(緣石、填土等)、硬路肩計列)、鑲邊石(如果有)、培路肩等。

20 ?路面結構設計圖 ?示出自然區劃、設計參數,并分別示出行車道、路肩加固(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分別示出主線行車道及路緣帶、爬坡車道、硬路肩、互通立交匝道、被交叉道路、收費站廣場。)推薦方案的路面結構與厚度、繪出路面邊部構造大樣圖。

21 ?路基、路面排水工程數量表 ?列出起訖樁號、工程名稱、結構說明、單位、數量、工程數量等(包括邊溝、跌水井、排水溝、截水溝、盲溝、急流槽、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中間帶的縱向排水溝、集水井、橫向排水管、攔水帶及超高段排水措施等)。

22 ?路基、路面排水工程設計圖 ?繪出主要排水工程一般設計圖。比例尺用1:50~1:200。列出每延米(或處)工程數量表、急流槽、集水井、橫向排水管設置位置表。

3.2.5 ??第四篇 ?橋梁、涵洞

1 ?沿線水系分布示意圖 ?示出江河(溪)位置、流向、主要地名,路線的推薦線、比較線及其樁號、橋梁位置等。

2 ?特大、大、中橋橋梁表 ?列出中心樁號、河流名稱或橋名、河床地質情況、橋面凈寬、最大橋高、孔數及孔徑、交角、全長、上、下結構類型、航道等級、通航水位、設計水位、設計流量等。

3 ?特大、大、中橋主要工程數量表 ?特大橋、大橋各方案均應按上、下部結構、護欄及搭板、附屬工程等材料數量;中橋應列出中心樁號、橋型、孔數及孔徑、全長、上下部結構、護欄及搭板、附屬工程等材料數量。

4 ?特大、大、中橋設計圖

1)橋位平面圖 ?示出橋位地形、橋梁位置、墩臺位置、指北針、高程系統及調治構造物、防護工程等。橋頭接線應示出路線中心線、公里及百米樁、直線或平曲線半徑、緩和曲線參數,橋梁長度、橋梁中心樁號和交角。比例尺用1:500~1:2000。

2)橋位工程地質平面圖 ?地質情況特殊、復雜的特大橋應繪制本圖。比例尺用1:500~1:2000。

3)橋位工程地質縱斷面圖 ?特大橋、大橋及地質復雜中橋應繪制本圖。水平比例尺用1:200~1:2000,垂直比例尺用1:20~1:500。

4)橋型總體布置圖 ?繪出各種橋型方案(包括主要調治構造物和防護工程)的立面、平面、橫斷面和各部構造尺寸等。示出河床斷面(山區或地形復雜的橋梁應有三條地面線)、地質分界線、控制水位、墩臺高度、基礎埋置深度及標高、橋面縱、橫坡度等。當為彎橋或斜橋時,還應示出橋軸線半徑、水流方向及斜交角度。還應在圖的下部各欄中示出里程樁號、設計高程、地面高程、坡度、坡長、豎曲線要素、直線與平曲線要素等。比例尺用1:200~1:2000。

5)橋梁一般構造圖 ?繪出各橋型方案的上部構造、下部墩臺及基礎的各部尺寸,分上、下部列出材料數量表,技術條件復雜或施工條件困難的橋梁應繪制施工概略流程圖、施工概略進度表。

6)主要結構構造圖 ?繪出各方案主要結構設計圖,預應力鋼束布置圖等。

5 ?小橋表 ?列出中心樁號、河流名稱或地名、孔數及孔徑、交角、全長、上、下結構類型、主要工程、材料數量等。

6 ?典型小橋布置圖 ?繪出橋型方案立面、平面、橫斷面和各部尺寸等,具體要求同橋型總體布置圖。

7 ?涵洞表 ?列出中心樁號、結構類型、孔數及孔徑、交角、填土高度、長度、進出口型式、主要工程、材料數量等。

8 ?典型涵洞設計圖 ?按不同類型分別繪出全線涵洞典型布置圖。比例尺用1:50~1:200。

9 ?附屬工程設計圖表 ?繪出防護調治構造物、通航河流橋墩防撞設計等附屬工程設計圖及工程材料數量表。

3.2.6 ??第五篇 ?隧道

1 ?隧道表 ?列出隧道名稱、起訖樁號、長度、凈空、洞內路線線形(縱坡及坡長)、平曲線半徑及平曲線長度、工程地質說明、圍巖級別及襯砌長度(含明洞)、洞門型式(進口、出口)、照明、通風方式等。高速公路、一級公路按左線、右線分列。

2 ?隧道工程數量表 ?列出洞身工程(開挖、初期支護、二次襯砌)、洞口工程(洞門、明洞、截水溝等)、防排水工程(洞身防水、洞身排水、路面排水)、橫洞、預留洞室、路面、通風、照明、消防、供配電等的工程、材料數量。高速公路、一級公路按左、右線分別列制。

3 ?隧道主體工程設計圖

1)隧道(地質)平面圖 ?示出地形、地物、導線點、坐標網格、路線線形及交點要素,地層的巖性、界線、地質構造及其產狀等,繪出隧道洞口、洞身、斜井、豎井、避車洞,標出鉆孔、坑、槽探和物探測線等位置及編號。高速公路、一級公路還應示出人行橫洞、車行橫洞、緊急停車帶的位置和聯絡道等,比例尺用1:1000~1:2000。

2)隧道(地質)縱斷面圖 ?示出地面線,鉆孔柱狀圖式、坑、槽探和物探測線位置,地層和構造帶的巖性、產狀及界面線,繪出隧道進口位置及樁號、洞身、斜井、豎井、避車洞及消防等設施預留洞等,圖的下部各欄示出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坡度及坡長、地面高程、設計高程、里程樁號、圍巖級別、襯砌型式及長度。高速公路、一級公路還應示出人行橫洞、車行橫洞等。水平比例尺用1:1000~1:2000,垂直比例尺用1:500~1:2000。

3)隧道(包括橫洞、斜井、豎井、緊急停車帶)建筑限界及內輪廓方案圖 ??按不同類型分別繪制。比例尺用1:100~1:200。

4)隧道進、出口方案圖 ?按不同形式繪出洞門立面、縱斷(地質)面、平面方案圖和洞口連接方式;聯絡道方案,比例尺用1:100~1:200。

5)隧道襯砌斷面圖 ?示出明洞襯砌的斷面、防水層、開挖與回填、電纜溝、路面結構、排水管(溝)等,復合式襯砌的斷面、初期支護、防水層、二次襯砌、電纜溝、路面結構、排水管(溝)等,比例尺用1:100~1:200,列出各級圍巖支護襯砌設計參數表。

6)隧道超前支護方案圖 ?比例尺用1:100~1:200。

7)特殊地質隧道支護襯砌結構方案圖 ?比例尺用1:100~1:200。

8)隧道特殊結構支護襯砌結構方案圖 ?比例尺用1:100~1:200。

9)隧道施工方案圖 ?比例尺用1:100~1:200。

10)隧道各類輔助坑道平面、縱面及支護襯砌方案圖 ?比例尺用1:100~1:200。

11)隧道不良地質處治方案圖 ?比例尺用1:100~1:200。

12)隧道棄碴場地(包括施工便道)布置圖 ?比例尺用1:1000~1:2000。

13)隧道施工場地布置圖 ?比例尺用1:200~1:500。

14)隧道路面工程(洞內外過渡段)方案圖 ?比例尺用1:100~1:200。

4 ?隧道機電設施圖

1)隧道通風、照明及其控制方案圖。

2)通風和環境衛生檢測設施方案圖。

3)照明設施及洞口燈光過渡方案圖。

4)供電及其保障設施方案圖。

5)消防及其保障設施方案圖。

6)緊急救援和疏導方案圖。

3.2.7 ?第六篇 ?路線交叉

1 ?互通式立體交叉設計圖表

1)互通式立體交叉一覽表 ?列出全線各互通式立體交叉的名稱、交叉樁號、起訖樁號、互通形式、交叉方式、被交叉道路名稱及等級,分別按主線、匝道、被交叉道路或連接線列出最小平曲線半徑、最大縱坡、全長、路面結構類型及厚度、跨線橋、匝道橋結構類型及數量(米/座),以及涵洞、通道等其它附屬工程。

2)互通式立體交叉主要工程數量表 ?列出互通式立體交叉區內除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外的所有主要工程與主要材料數量。其內容應與其它各篇(如路基、路面、橋涵等)的要求基本一致。

3)互通式立體交叉方案比較表 ?逐處編制此表。列出各方案平面示意圖、中心樁號、地名、交叉方式、互通立交形式、被交叉道路名稱及等級、土石方數量、拆遷數量、占地面積,主線、匝道及被交叉道路主要技術指標,收費站數量及收費車道數,附屬工程的種類、結構類型、數量,路面結構類型、厚度、面積,橋梁按跨線橋、匝道橋等分別列出交角、結構類型、孔數及孔徑、橋長、橋面寬度、墩臺形式、基礎類型,各方案總造價、主要優缺點及方案采用意見。

4)互通式立體交叉交通量分布圖 ?示出主線、被交叉道路及各轉向設計年限日平均交通量、設計小時交通量。

5)互通式立體交叉平面圖 ?在地形圖上直接繪制,不應遮蓋原有地形圖。示出主線、匝道、變速車道、被交叉道路位置(中心線、路基邊線、坡腳(或坡頂)線、標出平曲線半徑、緩和曲線參數、平曲線要素點及百米樁),加減速車道及漸變段長度、匝道編號、跨線橋位置及交角、導線點、坐標網格、收費站及管理區、橋涵、通道的位置。示出互通式立體交叉區綜合排水系統(位置、水流方向),支擋構造物的設置(工程名稱、位置)及改路、改渠等其他工程(工程名稱、位置),并繪出主線、被交叉道路、匝道的代表性橫斷面等。采用整幅圖,比例尺一般采用1:2000。比較方案單獨繪制平面圖。

6)互通式立體交叉縱斷面圖 ?分別繪出主線、被交叉道路和匝道的縱斷面圖。其內容和路線縱斷面圖相同。水平比例尺用1:2000,垂直比例尺用1:200。示出互通式立體交叉簡圖及縱斷面圖位置。比較方案單獨繪制縱斷面圖。

7)互通式立體交叉橫斷面圖 ?參照第三篇路基標準橫斷面圖的內容和要求,分別繪出主線、被交叉道路和匝道的路基橫斷面圖。

8)互通式立體交叉區內路基、路面設計圖表 ?參照第三篇路基橫斷面設計圖、路面結構圖、排水設計圖等內容和要求,編制立體交叉區(包括主線、匝道、被交叉道路、收費站)內的所有路基、路面及排水、防護設計圖表。當立體交叉區設計與主線設計圖相一致時,可不繪圖,不一致時應繪制。

9)主線(或被交叉道路)跨線橋推薦方案橋型布置圖 ?參照第四篇大、中橋橋型布置圖的內容和要求編制,并列出主要工程、材料數量。

10)主線(或被交叉道路)跨線橋推薦方案一般構造圖 ?參照第四篇大、中橋一般構造圖的內容及要求繪制。一般橋型或利用通用圖的橋梁可不繪此圖。

11)主線(或被交叉道路)跨線橋比較方案橋型布置圖及一般構造圖內容及要求同推薦方案。方案明確或全線統一時可不繪此圖。

12)匝道跨線橋推薦方案和比較方案橋型布置圖及一般構造圖內容及要求同主線(或被交叉道路)跨線橋。

13)涵洞、通道典型設計圖 ?繪出互通式立體交叉區內涵洞、通道的典型布置圖。比例尺用1:50~1:200。若與交叉區外主線上的涵洞、通道類型一致時,可不繪此圖。

14)互通式立體交叉區內其他工程一般設計圖 ?示出其他工程的結構類型、構造、各部尺寸、主要工程、材料數量等。

2 ?服務設施匝道及連接道路設計圖表

1)服務設施主體工程主要工程數量表 ?參照互通式立體交叉主要工程數量表的內容和要求繪制

2)平面圖 ?參照互通式立體交叉平面圖的內容和要求繪制。比較方案單獨繪制平面圖。

3)縱斷面圖 ?參照互通式立體交叉縱斷面圖的內容和要求,分別繪出主線、連接道路的縱斷面圖。比較方案單獨繪制縱斷面圖。

4)橫斷面圖 ?參照互通式立體交叉橫斷面圖的內容和要求,分別繪出主線、連接道路的路基橫斷面圖。

5)服務設施范圍內主體工程路基、路面設計圖表 ?參照第三篇的內容和要求,編制服務設施區內(包括主線、連接道路及場區)的路基、路面及排水(不包括地下排水)、防護設計圖表。

6)涵洞、通道典型設計圖 ?繪出服務設施區內涵洞、通道的典型布置圖。比例尺用1:50~1:200。若與服務設施區外主線上的涵洞、通道類型一致時,可不繪此圖。

7)天橋設計圖表 ?繪出服務設施區內天橋的布置圖。比例尺用1:50~1:200。若與服務設施區外主線上的天橋類型一致時,可不繪此圖。

8)服務設施區內其他工程一般設計圖 ?示出其他工程的結構類型、構造、各部尺寸、主要工程、材料數量等。

3 ?分離式立體交叉設計圖表

1)分離式立體交叉一覽表 ?列出各分離式立體交叉的中心樁號及地名、被交叉道路名稱及等級、交叉方式及與主線交角、設計荷載、孔數及孔徑、橋面凈空、橋梁總長度、上部構造、下部構造、被交叉道路改建長度、最大縱坡等。

2)分離式立體交叉工程數量表 ?列出分離式立體交叉區內除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外的所有工程的工程、材料數量。

3)分離式立體交叉平面圖 ?參照互通式立體交叉平面圖內容及要求繪制,并示出被交叉公路或鐵路、跨線橋及其交角、樁號和平曲線要素等。

4)分離式立體交叉縱斷面圖 ?參照互通式立體交叉縱斷面圖內容及要求繪制,可與平面圖合并繪制。

5)分離式立體交叉橫斷面圖 ?繪出被交叉道路路基、路面結構等。其內容及要求參照第四篇路基標準橫斷面圖及路面結構圖繪制。

6)分離式立體交叉橋型布置圖 ?參照第四篇大、中橋橋型布置圖內容及要求繪制。有比較方案時,應加繪比較方案圖。

7)分離式立體交叉區其他工程一般設計圖 ?參照互通式立體交叉區內其他工程一般設計圖內容及要求繪制。

4 ?通道、天橋設計圖表

1)通道、天橋一覽表 ?列出通道及天橋的中心樁號、地名、工程名稱、被交叉道路種類、交角、結構類型、孔數及孔徑、全長、凈寬、凈高、被交叉道路改建長度及縱坡、路面類型及厚度等。

2)通道、天橋工程數量表 ?列出通道、天橋及有關工程的工程、材料數量。

3)通道一般布置圖 ?按不同類型分別繪出典型圖。比例尺用1:50~1:200。

4)天橋一般布置圖 ?按不同類型分別繪出典型圖。比例尺用1:50~1:200。

5 ?平面交叉設計圖表

1)平面交叉設置及工程數量一覽表 ?列出沿線各平面交叉的中心樁號、起訖點樁號、被交叉路名稱及等級、交叉形式、交角、引道縱坡、改建長度及工程數量(包括該范圍內的主線工程)。

2)平面交叉布置圖 ?在地形圖上直接繪制,不應遮蓋原有地形圖。示出地形、地物、主線、被交叉道路或鐵路、交通島、輔助車道的縱、橫斷面及設計主要尺寸(如轉彎平曲線半徑、車道寬度、漸變段長度等)。比例尺用1:500~1:2000。

6 ?管線交叉設計圖表

1)管線交叉設置及工程數量一覽表 ?列出各管線交叉的樁號、地名、被交叉的管線長度及管線類型、所屬單位、交角、管線交叉方式(上跨或下穿)、凈空或埋深及工程、材料數量。

2)管線交叉設計圖 ?典型及復雜的交叉管線應繪本圖。

3.2.8 ?第七篇 ?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

1 ?總體設計

1)區域路網關系圖

2)說明書

(1)概述

①任務依據及測設經過。

②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的設計標準、技術指標、規模的主要結論及其推薦方案。

③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復意見的執行情況。

(2)建設條件

①建設環境。

②交通量、交通組成、服務水平。

③主體工程幾何指標和構造物分布。

④相鄰區域路網各類交通工程設施設置等的具體情況和特點。

⑤有關部門對重大問題的意見。

(3)總體方案設計

①根據對建設條件的綜合分析,提出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設計的指導思想,制定設計原則,確定設計界面。

②根據有關規定和規劃,結合工程實際情況,論證管理、養護、服務、監控、通信、收費、供配電、照明、房建等設施的設計方案。

③根據互通式立交、特大橋梁、隧道等構造物的布局,確定管理、養護、服務等設施的合適位置和間距,保證交通運行安全所需的最小距離。

④分期實施計劃。

⑤設計概算。

⑥下階段需要解決的問題。

(4)管理、養護機構

①管理、養護機構現狀及規劃。

②管理、養護(含緊急救援)業務分析。

③管理、養護機構設置方案 ?擬定管理養護機構的體制、設置位置、建筑面積、占地面積、人員配備、管理養護設備配置等方案。

(5)監控設施

①監控方案及系統構成 ?包括監控模式、管理(分)中心、監控信息傳輸、外場設備、監控設備供電、防雷接地、監控軟件、監控土建工程等內容,對主要系統應進行方案論證。

②系統功能。

③主要軟、硬件技術性能指標。

④機房設計要求 ?包括房間面積大小、設備布局方案、裝修要求、電源、接地等內容。

⑤分期實施方案。

(6)收費設施

①收費方案及系統構成 ?包括收費制式、收費(分)中心、收費站、收費信息傳輸、收費設備供電、防雷接地、收費軟件、收費土建工程等內容,對主要系統應進行方案論證。

②系統功能。

③主要軟、硬件技術性能指標。

④機房設計要求 ?包括房間面積大小、設備布局方案、裝修要求、電源、接地等內容。

⑤分期實施方案。

(7)通信設施

①通信方案及系統構成 ?包括通信模式、通信網構成、數據音頻視頻業務傳輸、通信管道等內容,對主要系統應進行方案論證。

②系統功能。

③主要軟、硬件技術性能指標。

④機房設計要求 ?包括房間面積大小、設備布局方案、裝修要求、電源、接地等內容。

⑤分期實施方案。

(8)供配電設施

①供配電方案論證 ?包括外電進線方案、變電所或箱式變電站設置方案、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用電設備配電方案等。

②分期實施方案。

(9)照明設施

①照明方案論證 ?包括隧道照明、互通式立交照明、收費廣場照明等內容。

②照明節能方案論證。

③分期實施方案。

(10)服務設施

①根據相關道路服務設施的設置情況,結合路線平、縱指標和沿線地形、地貌、地質等情況,通過比選確定服務設施的位置。論證同其他設施(如收費站、互通立交等)合并設置的可能性。

②逐處論證比選服務設施的型式、功能、規模等。說明與公路主體的連接、與地方道路的關系、與周圍景觀的協調及對環境的影響等。

③功能與規模論證 ?論證和確定服務設施內各功能設施(如停車場、餐廳、廁所、加油站、住宿及辦公區等)的規模,確定總建筑面積。

④總平面設計 ?確定各設施的平面布局,確定總占地面積。

⑤分期實施方案。

(11)房屋建筑

①論證工程規模(如建筑面積、用地面積等)和設計標準(包括工程等級、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耐火等級、裝修標準等)。

②總平面設計。

③建筑、綜合景觀設計及方案比選。

④結構、電氣、給排水、采暖通風設計。

⑤建筑節能設計。

⑥分期實施方案。

(12)設計概算 ?編制依據、原則、范圍及概算。

3)圖表及附件

(1)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總體布置圖 ?在路線平面縮圖上示出管理(分)中心、養護工區、服務區、停車區、監控(通信、收費)(分)中心、隧道管理站、收費站、通信站、變配電所、主要監控外場設備等各類設施的布置位置。示出相鄰區域路網的主要交通工程設施的布設位置。

(2)管理、養護及服務設施位置圖 ?以線框方式示出管理、養護、服務、監控、通信、收費等設施以及互通立交、特大橋梁、隧道、市(縣)地界等的位置(樁號)、名稱等。

(3)建設規模匯總表 ?列出主要工程量,匯總占地面積、建筑面積。

(4)附件 ?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復意見,測設合同,有關部門的意見及協議、紀要等。

2 ?管理養護機構

1)管理養護機構設置方案圖。

2)管理養護業務流程圖。

3)管理養護機構業務人員編制表。

4)管理養護機構建筑面積及占地一覽表。

5)管理養護設備機具配置表。

3 ?監控設施

1)監控設備及主要材料數量匯總表 ?推薦方案和比較方案分別列出。

2)監控外場設備布置一覽表。

3)監控外場設備布置圖。

4)監控系統構成圖 ?監控(分)中心、隧道管理站及各子系統構成圖,推薦方案和比較方案分別繪制。

5)監控系統軟件流程圖。

6)系統設備布置圖 ?監控大廳、綜合控制臺、監視器墻等。

7)一般構造、安裝圖。

8)監控外場設備供電路由圖。

9)其它圖表。

4 ?收費設施

1)收費設備及主要材料數量匯總表 ?推薦方案和比較方案分別列出。

2)收費土建工程數量匯總表。

3)收費(分)中心、收費站布置及網絡構成圖 ?示出沿線收費(分)中心和收費站的位置、數量等及其收費制式。

4)收費系統構成圖。

5)收費廣場平面布置圖。

6)其他圖表。

5 ?通信設施

1)通信設備及主要材料數量匯總表 ?推薦方案和比較方案分別列出。

2)通信管道工程數量匯總表。

3)通信(分)中心、無人通信站布置及網絡構成圖 ?示出沿線通信(分)中心和無人通信站的位置、數量等及其傳輸網絡構成。

4)通信系統構成圖。

5)通信管道埋設位置橫斷面圖。

6)其他圖表。

6 ?供配電設施

1)供配電設備及主要材料數量匯總表 ?推薦方案和比較方案分別列出。

2)供電系統構成圖。

3)變電所設備布置及接地系統圖。

4)其他圖表。

7 ?照明設施

1)照明設備及主要材料數量匯總表 ?推薦方案和比較方案分別列出。

2)照明系統構成圖。

3)其他圖表。

8 ?服務設施

1)服務設施規模匯總表。

2)總平面布置圖。

9 ?房屋建筑

1)房屋建筑(除服務設施外)規模匯總表。

2)各站點(除服務設施外)總平面布置圖。

3)各站點建筑平、立、剖面。

4)主要建筑效果圖。

5)收費天棚建筑方案。

6)收費天棚效果圖。

3.2.9 ?第八篇 ?環境保護及景觀設計

1 ?環境敏感區一覽表 ?列出沿線環境敏感區(如水源、文物保護單位、居民區、醫院、學校、療養院等以及自然保護區和濕地)的位置(樁號)、重要影響因素、影響范圍和采取的工程措施等。

2 ?環境保護工程數量表。

3 ?降噪設計圖 ?繪出降噪設施(如聲屏障、降噪林等)的位置、結構類型、主要尺寸及規格等。比例尺用1:5~1:200。

4 ?污水處理設計圖 ?比例尺用1:20~1:500。

5 ?取土場、棄土場處理設計圖。

6 ?其他環保工程設計圖。

7 ?植物配置表。

8 ?景觀工程數量表。

9 ?景觀設計圖 ?繪出典型路基段斷面、互通式立體交叉、服務區、隧道洞口等典型公路區段的景觀設計圖。高速公路重要區段及硬質景觀應繪制效果圖。

3.2.10 ?第九篇 ?其他工程

1 ?渡口碼頭表 ?列出樁號、地名或河名、河流寬度、工程或設備名稱、主要工程數量等。

2 ?渡口碼頭平面布置圖 ?示出渡口碼頭區內地形、地物、管理機構位置、停車場位置、防護工程位置、碼頭護岸、水流方向及斜交角度。比例尺用1:500~1:1000。

3 ?渡口碼頭縱斷面圖 ?示出引道縱坡、水位、邊坡加固等。列出主要工程、材料數量。水平比例尺用1:500~1:2000,垂直比例尺用1:50~1:200。

4 ?其他工程表 ?分別列出樁號、工程名稱(改移道路、改移河道、懸出路臺、防雪走廊、港灣式停車帶、觀景臺等)、數量等。

5 ?其他工程一般布置圖 ?改移道路、溝渠(河)應示出平面、縱斷面和橫斷面圖等,比例尺根據需要確定。

3.2.11 ?第十篇 ?筑路材料

1 ?沿線筑路材料料場表 ?列出材料名稱、料場編號、位置、樁號、上路樁號及運距、材料及料場狀況、材料品質(指滿足工程設計需要情況)、儲藏量、供應量、覆蓋層種類及厚度、成料率、開采運輸方式,所需便道、便橋長度等。

2 ?材料試驗資料表 ?分別列出砂、土、石、水、石灰、粉煤灰等不同原材料的物理力學性質(必要時包括化學性質)及路基、路面、橋梁、防護、隧道等工程設計中所需的混合料的試驗結果,并列出各種材料的料場或產地、取樣地點、取樣時間等。試驗項目應根據設計所需而定。路基填料應有擊實及CBR試驗資料等。

3 ?沿線筑路材料供應示意圖 ?示出路線的樁號、主要工程和按施工組織方案布置的路面混凝土和粒料集中加工場及路線兩側主要料場的位置,材料(包括外購材料)上路樁號及距離。特大橋、大橋、隧道、互通式立體交叉等重點工程及施工場地應各自分別計算運距;路面及其他構造物等可全線或分段計算筑路材料平均運距。

3.2.12 ?第十一篇 ?施工方案

1 ?工程概略進度圖 ?根據項目工可批復的施工期限、施工條件以及施工方案按年和季度進行概略安排。列出工程項目單位、數量,按年和季度示出各項工程施工起止時間、浮動時間、銜接時間。

2 ?施工便道主要工程數量表 ?列出施工便道的長度、寬度、防護工程圬工數量、便橋數量等。

3 ?其他臨時工程一覽表 ?列出工程名稱(獨立便橋、預制場、拌合場、鋼梁、電力線等)、地點或樁號、工程項目及數量等。

4 ?公路臨時用地表 ?列出位置或樁號、工程名稱、隸屬(縣、鄉、個人)長度、寬度、土地類別及數量等。

3.2.13 ?第十二篇 ?設計概算

設計概算應按交通部現行《公路基本建設工程概、預算編制辦法》和《公路工程概算定額》及其他相關的規定編制。

3.3 ??改(擴)建公路工程

改(擴)建公路的初步設計除按第3.2條的規定編制外,應增加下列內容。本條適用于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其它公路可參照執行。

3.3.1 ?第一篇 ?總體設計

1 ?建設條件

1)原有公路的等級、標準。

2)原有公路使用狀況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2 ?總體設計

1)改(擴)建原則。

2)原有公路各種交叉的設置規模、數量、密度,以及改建后利用、改造、增設的各種交叉設置規模、數量、密度等情況。

3)原有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的設置情況。改建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的設置原則、設置位置、規模等的情況。

4)施工期間交通組織原則,保證原有公路交通運營的措施,臨時交通工程方案的論證比選情況。

3 ?路線

1)原有公路平、縱面指標的采用情況。

2)根據實測原有公路的坐標、高程擬合的平、縱面線形與原設計的對比情況。

3)根據擬合的平、縱面指標,結合路基路面、橋涵、隧道、交叉、沿線設施的改建方案,說明路線平、縱面設計方案的比選論證情況。

4)平、縱指標的采用及與原有公路平、縱指標的對比情況。

4 ?路基、路面

1)原有公路路基標準橫斷面組成、使用狀況等。

2)原有路基狀況及檢測的主要結論。

3)原有路基防護、排水的主要形式及其使用狀況。

4)原有路面狀況及檢測的主要結論。

5)改建公路路基、路面及排水的主要形式及與原有公路相應結構之間關系。

5 ?橋梁、涵洞

1)原有橋梁、涵洞的分布情況。

2)原有橋梁、涵洞與沿線水系、農田水利設施等的適應情況。

3)原有橋梁、涵洞的結構現狀及檢測的主要結論。

4)采用改(擴)建所荷載標準對原有橋梁、涵洞進行結構驗算的主要結論。

5)新建橋梁、涵洞與原有橋梁、涵洞連接(含原有橋梁、涵洞之間的相互連接)方案的比選與論證。按不同橋梁、涵洞結構形式分類進行方案比選,確定推薦的連接方案。

6)原有橋梁、涵洞維修加固方案的比選與論證。按不同橋梁、涵洞結構形式分類進行方案比選,確定維修加固方案(含全部或部分拆除重建)。

7)附屬構造的維修、改造方案。

6 ?隧道

1)原有隧道分布情況。

2)原有隧道平縱面線形、建筑限界及內輪廓、支護襯砌結構、防排水措施、洞門形式、通風、照明、消防、監控及隧道交通工程等設計和使用情況。

3)原有隧道支護襯砌結構現狀檢測的主要結論。

4)原有隧道的利用情況。

5)改建隧道設計方案。

6)改建隧道施工組織方案。

7 ?路線交叉

1)原有公路路線交叉的設置情況。

2)根據交通量預測結果、路網布局、城鎮發展規劃、地形地質條件等,結合地方政府意見,對原有及新增互通式立交的設置進行綜合論證。

3)全線分離式立交、通道、天橋等路線交叉的設置原則、標準、規模及與原有交叉構造物的相互關系等。

8 ?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

1)原有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的基本情況。

2)改(擴)建公路交通工程的設計原則、標準、工程規模及原有交通工程設施的利用情況。

3)施工期間臨時交通工程設置方案說明。

9 ?環境保護

1)原有公路環境保護設施及改(擴)建工程可能引發的環境保護問題及采取的對策。

2)原有建筑材料的利用及廢棄情況。

10 ?施工方案

1)原有公路在路網中的作用分析。

2)改(擴)建施工中路線、路基、路面、橋涵、隧道、交叉等專業的施工對原有公路交通通行的影響及保通措施。

3)分離式立交和通道改建對地方道路交通運行的影響及采取的主要措施。

4)施工期原有公路交通限流、分流、封閉及繞行等管制措施的可行性分析,擬采取的交通組織方案。

11 ?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

本表應反映兩個方面的內容:

1)原有公路技術指標。

2)改建道路的技術經濟指標。

3.3.2 ?第二篇 ?路線

1 ?路線平面圖 ?應示出擬合平面線形、設計平面線形。

2 ?路線縱斷面圖 ?應示出實測原始地面線和地面高程數據,繪制擬合的設計線、設計高程或設計線、設計高程。

3 ?公路用地圖 ?應示出原有公路用地界、改建公路用地界、新增公路用地情況。

3.3.3 ?第三篇 ?路基路面

1 ?路基標準橫斷面圖 ?示出原有和改建后的路基寬度、車道劃分、邊坡坡率及新舊路基銜接情況。

2 ?新舊路基銜接工程數量表 ?列出起訖樁號、長度、簡要說明、工程數量等。

3 ?新舊路基銜接工程設計圖 ?示出原有路基及加寬路基、原有路基邊坡開挖方式及銜接方式。

4 ?原有公路路基、路面構造物利用、維修、拆除工程數量表。

3.3.4 ?第四篇 ?橋梁、涵洞

1 ?原有構造物現狀表 ?列出構造物位置(樁號和地名等)、構造物名稱、結構類型、設計標準及各主要尺寸、修建年月、是否利用等,并附簡要說明。

2 ?特大、大、中橋橋梁表 ?列出中心樁號、河流名稱或橋名、改(擴)建寬度、孔數及孔徑、交角、全長、上、下結構類型、加寬方法、維修加固方法等。

3 ?小橋表 ?列出中心樁號、河流名稱或橋名、改(擴)建寬度、孔數及孔徑、交角、全長、上、下結構類型、加寬方法、維修加固方法等。

4 ?涵洞表 ?列出中心樁號、結構類型、改(擴)建寬度、孔數及孔徑、交角、填土高度、長度、設計流量、加寬方法、維修加固方法等。

5 ?橋梁加寬設計

1)特大、大、中橋主要工程數量表 ?按上、下部結構列出新建、連接部及部分拆除原橋的工程材料數量。

2)橋梁連接、加寬構造圖(常規結構) ?應按不同結構形式、不同跨徑分別繪制。

(1)繪出推薦方案的立面、平面、斷面、各部構造尺寸及數量等。示出連接部位大樣,比例尺用1:50~1:200。闡述本方案的施工方法及受力特點。

(2)橋梁連接、加寬構造圖比較方案 ?內容與推薦方案相同。

(3)一般構造圖 ?繪出加寬部分的上部構造的各部尺寸,列出材料數量表。

(4)主要構造圖 ?繪出加寬方案主梁(板)鋼束布置圖,列出材料數量表。

3)特大、大、中橋設計圖

(1)橋位平面圖 ?示出橋位地形、橋梁位置、原有橋梁邊線、改(擴)建寬度及調治構造物、防護工程等。橋頭接線應示出路線中心線、路基邊緣線、公里及百米樁、直線或平曲線半徑、緩和曲線參數,橋梁長度、寬度、錐坡、橋梁中心樁號和交角。比例尺用1:500~1:2000。

(2)橋型布置圖 ?繪出原有橋梁(包括主要調治構造物和防護工程)的立面、平面、橫斷面和各部構造尺寸等(包括原有橋梁寬度、改(擴)建寬度)。示出河床斷面(山區或地形復雜的橋梁應有三條地面線)、地質分界線、各種設計水位、沖刷深度、墩臺高度及基礎埋置深度、橋面縱、橫坡度等。當為彎橋或斜橋時,還應示出橋軸線半徑、水流方向及斜交角度。還應在圖的下部各欄中示出里程樁號、設計高度、坡度、坡長、豎曲線要素、平曲線等。說明加寬方法。列出主要工程材料數量表。比例尺用1:200~1:2000。

(3)一般構造圖 ?繪出橋梁的上部構造(常規結構可不出)、下部墩臺及基礎的各部尺寸,連接部大樣,分上、下部列出材料數量表,闡述本方案的施工方法及受力特點。

(4)主要構造圖 ?繪出加寬方案主梁(板)鋼束構造圖、數量表(常規結構可不出)。

4)小橋主要工程數量表 ?按上、下部結構列出新建、連結部及部分拆除原橋的工程數量。

5)小橋連接、加寬構造圖 ?應按不同結構形式分別繪制。繪制小橋立面、平面、斷面、各部構造尺寸及數量等。示出連接部位大樣,比例尺用1:50~1:200。闡述本方案的施工方法及受力特點。

6)涵洞主要工程數量表 ?列出新建、連接部及部分拆除原涵的工程材料數量。

7)涵洞連接、加寬構造圖 ?應按不同結構形式分別繪制。繪出涵洞的立面、平面、斷面、各部構造尺寸及數量等。示出連接部位大樣,加固構造圖。比例尺用1:50~1:200。闡述本方案的施工方法及受力特點。

6 ?橋涵維修、加固設計

1)特大、大、中橋主要工程數量表 ?按上、下部結構列出維修、加固及部分拆除原橋的工程材料數量。

2)特大、大、中橋設計

(1)橋型布置圖 ?繪出橋梁(包括主要調治構造物和防護工程)的立面、平面、橫斷面和各部構造尺寸等。示出河床斷面、地質分界線、各種設計水位、沖刷深度、墩臺高度及基礎埋置深度、橋面縱、橫坡度等。當為彎橋或斜橋時,還應示出橋軸線半徑、水流方向及斜交角度。還應在圖的下部各欄中示出里程樁號、設計高度、坡度、坡長、豎曲線要素、平曲線等。說明加固方法。列出主要工程材料數量表。比例尺用1:200~1:2000。

(2)一般構造圖 ?繪出橋梁的上部構造、下部墩臺及基礎的各部尺寸(所需加固部分),列出材料數量表。

(3)主要構造圖 ?繪出加固方案構造圖、數量表。比例尺用1:50~1:200。闡述本方案的施工方法及受力特點。

3)小橋主要工程數量表 ?按上、下部結構列出維修、加固的工程材料數量。

4)小橋加固構造圖 ?應按不同結構形式分別繪制。繪出加固方案的構造、數量表。比例尺用1:50~1:200。闡述本方案的施工方法及受力特點。

5)涵洞主要工程數量表 ?列出維修、加固的工程材料數量。

6)涵洞加固構造圖 ?應按不同結構形式、不同加固方法分別繪制出加固方案的構造圖、數量表。比例尺用1:50~1:200。闡述本方案的施工方法及受力特點。

7)廢棄拆除原有橋涵及其他構造物表 ?列出中心樁號、河名或橋涵名稱、交角、孔數及孔徑、長度、結構類型、廢棄原因及拆除數量。

8)服務區、停車區連接通道設計圖表。

3.3.5 ?第五篇 ?隧道

1 ?原有隧道現狀調查表 ?列出進出口的樁號、平縱面指標、圍巖分級、支護襯砌類型、施工方法、修建時間、結構現狀、利用情況。

2 ?利用隧道的安全配套設計方案。

3 ?改建隧道設計圖。

4 ?改建隧道施工方案圖。

3.3.6 ?第六篇 ?路線交叉

互通式立交設計中應示出擬保留利用匝道的縱斷面圖。

3.3.7 ?第七篇 ?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

原有交通工程設施調查表列出原有主要交通工程設施的品牌、材質、建設時間、結構現狀、利用方案比較表。

3.3.8 ?第十一篇 ?交通組織設計

1 ?施工期交通組織設計圖 ?包括路網分流、繞行設計方案和交通管制措施等設計圖;為保持原有公路暢通及地方道路的通行而設置的臨時工程設計圖。

2 ?臨時交通工程一覽表 ?列出序號、名稱、單位及數量、備注等。

3.4 ??基礎資料

3.4.1 ?各級政府相關部門的批準文件。

3.4.2 ?專題研究成果資料。

3.4.3 ?地震災害性評價報告。

3.4.4 ?地質安全性評價報告。

3.4.5 ?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

3.4.6 ?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如果有)。

3.4.7 ?平面控制測量、高程控制測量資料。

3.4.8 ?綜合地質勘察(遙感航片、調繪、物探、鉆探)和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復核等資料。

3.4.9 ?水文調查與計算資料,流速、流量模型試驗等資料。

3.4.10 ?原有公路路基、路面、橋涵、隧道檢測結果及評價報告。

3.4.11 ?其他。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663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125評論 3 41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506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614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402評論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934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021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68評論 0 287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690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96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84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88評論 5 35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027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404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62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398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43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第十四章 路線測量 路線測量包括路線勘測設計測量和路線施工測量,測量工作應按照《公路勘測規范》的規定執...
    1915萬憑麓閱讀 3,090評論 2 4
  • Android 自定義View的各種姿勢1 Activity的顯示之ViewRootImpl詳解 Activity...
    passiontim閱讀 172,597評論 25 707
  • 轉眼半個月的年假就沒有了,現在就要屁顛屁顛的跑來上班了,作為一個產品經理,雖然面臨新產品上線的情況(要自己測試),...
    粟長霉閱讀 363評論 0 0
  • 無論你愿意與否,在我們的生活中從不缺少的就是談判,去菜市場買菜,我們會與賣菜人之間就因為能不能優惠,優惠多少而進行...
    聶聶777閱讀 288評論 0 0
  • 人,是會長大的。 偶然間上了QQ空間,這個被遺棄很久的地方。發現怎么自己刪掉了很多東西,其實這樣很不好,設置隱藏或...
    你說起風了閱讀 330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