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龍記》里,楊不悔和張無忌,名字配一臉不說,兩個人幼時還曾一起出生入死,交情非比尋常。連楊不悔自己都說:“我該當侍奉你一輩子的?!?/p>
可不悔姑娘偏偏對我們這位年少有為,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張大教主絲毫不動心,一轉臉,愛上了自己老爸的情敵,老媽的前未婚夫,四十歲的中年大叔殷梨亭。而且,殷梨亭這時候還是個殘廢。
【1】
關于楊不悔和殷梨亭的愛情,原著中沒有過多的筆墨。
光明頂大戰之后,殷梨亭被趙敏手下所傷,手足盡斷。重傷之際恰巧遇上了張無忌、楊逍、楊不悔一行人。
因為楊逍和紀曉芙對殷梨亭的虧欠,楊不悔主動擔起了照顧殷梨亭的重擔,為他清洗傷口,侍奉湯藥。
殷梨亭神智不清之際,目不轉睛地瞪著楊不悔,叫她曉芙妹子,求她別離開自己。清醒過來之后,依然用那種惶懼不安的眼神瞧著不悔,似是在求她別拋下自己不理。
楊不悔就這樣越瞧著殷六叔越可憐,越想越覺得自己爹媽對人家不起。最后,親口許諾陪殷六叔一輩子,永不離開他。
乍一看,這感情生發的好像有點不明不白。以至于很多人都疑惑:楊不悔對殷梨亭,算是愛情嗎?似乎同情、內疚、補償的成分更多一些吧。
但我覺得吧,咱們不能只看表面現象。書中楊不悔和殷梨亭的感情經歷,沒有直接描寫,都是由楊不悔之口向張無忌傾訴的。
如果仔細分析就會發現,書中寥寥數筆,其實已將楊不悔愛上殷梨亭的心路歷程講得十分透徹。
楊不悔對殷梨亭,不是同情,不是贖罪,就是愛情。且他們的愛情,在《倚天》中,包括在金庸武俠中,都一直是我非常感動,且非常欣賞的一段感情。
【2】
楊不悔對殷梨亭,一開始是感動,感動于殷梨亭對紀曉芙的一片深情,由感動而初生愛意。
光明頂大戰時,殷梨亭一心要殺了楊逍,為紀曉芙報仇。初見楊不悔時,殷梨亭身子一晃,失聲便叫“曉芙妹子”。
得知紀曉芙是“不悔仲子逾我墻”,堂堂武當殷六俠,當著各大派群雄,掩面而泣,疾沖下山。因為意亂情迷、神不守舍,還栽了個跟頭。后來重傷昏迷之際,更是聲聲呼喚“曉芙妹子”。
就像楊不悔說的:在旁人看來,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啦,連我都長到十八歲了,可殷六叔始終沒忘記媽媽。其深情可見一斑。
楊不悔的父母都是深情之人。當年楊逍聽說紀曉芙的死訊,當場昏厥;紀曉芙更是為了不愿意去欺騙楊逍,斃命于滅絕師太掌下。眼前的這位殷六俠,更是個癡情種。
也許楊不悔此時還沒有萌生愛意,但她肯定是感動于殷梨亭的這種深情的,在他瞎叫時滿臉通紅,還軟語安慰他。
這種感覺,有點像《笑傲江湖》里任盈盈對令狐沖,最初也是感動于令狐沖對小師妹的深情;還有就是《甄嬛傳》里,眉莊對溫實初動情,除了因為溫實初的照顧之外,也是因為她欣賞溫實初不求回報的對甄嬛好,多年癡心不改。
【3】
之后,楊不悔對殷梨亭,是由感動,摻雜著內疚、同情而生憐惜,愛戀,但這一切,都是以“楊不悔本來就喜歡殷梨亭這一掛”的男人為基礎的。
殷梨亭雖然武功高強,在江湖上名聲響當當的,但卻是個感情豐富、性情軟弱的人,像之前俞岱巖受傷,張翠山自刎,殷梨亭都是哇哇地哭。
此時,他身心俱受摧殘,是真的惶懼不安。神智不清時叫“曉芙妹子,別拋下我”;清醒之后,仍然以那種凄凄切切的眼光望著楊不悔。
其實,不管是曉芙還是不悔,殷梨亭此時只是在尋求安撫。就跟個受傷的小白兔一樣,激發了楊不悔強烈的保護欲。
我們現在不是老愛講什么男人的“脆弱感”嘛,此時呈現在楊不悔眼前的殷梨亭,就是一個深情而脆弱的男人。
很顯然,楊不悔恰恰就喜歡這一掛的。我為什么這樣說呢?你聯系自己談戀愛時的心態,稍微想想就明白了。
你就想吧,人跟人是不一樣的,有人喜歡深情有脆弱感的,像殷六那樣,激發女人的母性和保護欲;有人則喜歡隱忍剛強型的,像關云長那樣,就算刮骨療毒,哼都不哼一聲的。
試想一下,如果你喜歡隱忍剛強型的,對于殷梨亭這種,肯定就會覺得不夠man,不夠有男子氣概。就算是因為父母的緣故,愧疚于他,照顧于他,恐怕也會在心里默默吐槽:這位殷六俠,原以為是個響當當的男子漢,卻沒想到是個鼻涕蟲、娘娘腔。
又怎么會像楊不悔那樣,對殷梨亭“說不出的憐惜,說不出的喜歡”嗎?
【4】
這樣一分析,楊不悔愛上殷梨亭,就好理解多了。
拋開年齡、正邪、恩怨等不談,其實就是一個18歲的倔強姑娘,喜歡上了一個武功高強,相貌堂堂,品行端正,深情而脆弱的四十歲中年男人。
而他們這段感情,之所以讓人感動,讓人欣賞,是因為楊不悔對待感情,很勇敢,很堅定。
就像他對張無忌說的——
殷六叔是我第一個喜歡的糖人,我再也不喜歡第二個了。
他年紀大了我一倍還多,又是我的長輩,多半人家會笑話我,爹爹又是他死對頭,我知道不成的。但是,我已經打定主意,這輩子跟定了他。
他如一生一世動彈不得,我就一生一世陪在他床邊,侍奉他飲食,跟他說笑話兒解悶。
要是他傷重不治,我也活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