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2025年4月1日9點01分,今天是四月份的第一天,新的一個月開始了,最美人間四月天,在最美的四月里,我要拿出自己的行動來做出改變了。
我的反思錄到今天為止才寫了33篇,我總是愿意寫隨筆,隨筆隨筆,隨時提筆,隨隨意意,低量低質,寫起來特別容易,幾乎不用過腦子,那樣的文章確實也沒有什么實際意義。
所以從這個月開始,我要多寫反思錄,因為每一天中需要反思的事情很多,生活中,工作上,寫文上,都會發生很多事情,需要反思的內容也很多,我這個月寫文的側重點要在反思上。
而且不僅要有反思,還要有行動,因為每天進行太多的反思,卻不肯去改變,不落實到行動上,這樣的反思也就是偽反思,并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就像我已經意識到的問題——現在的我有些離不開手機,受手機的影響太大了。這個問題我早就意識到了,也反思過多次,但是并沒有做出實際改變,每天還是在重復著拿起手機——放下手機——再拿起的動作。
今天早晨我開始挑戰自己,早晨起來看只一眼時間、看一眼天氣預報后馬上放下手機。
一個小時的晨練之后,回家向摯愛的人道早安后,既然決然放下手機。
在蒸雞蛋糕的間隙,我讀了幾頁書,而以往這個時候我肯定是要拿起手機的,碎片化的信息當時聽了有一點觸動,但很快就忘記了。
所以我強迫自己看紙質書,閱讀紙質書的收獲其實不一樣的,今天看了幾頁書,記住了關鍵的幾句話,其中“過度的愛會成為一種傷害”,這句話正好戳中了我的痛點。
我對女兒的愛就過度了,已經滑向了溺愛,對她的需求盡量滿足,表面上看似在幫她,實質上是對她的放縱,時間久了,對她已經造成傷害,無限制的給予讓女兒形成了過度消費觀念和攀比心理,也讓她產生了膨脹心理。
她的人生剛剛開始,未來的路還很長,需要她獨立支撐起自己的生活,“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需要教給女兒如何開源節流,如何細水長流。
早晨來到單位之后,我也一改以往拿起手機刷手機的習慣,進行簡單的辦公室打掃之后,在摘抄本上寫幾段話,讓心靜下來,然后準備讀書。
昨天讀的散文是陸蠡的《囚綠記》,作者把常青藤的兩根枝條拽進了小圓窗里,讓那抹綠色裝點自己的小屋,但這兩根枝條,盡管身子在屋里,但是它們的枝頭向著陽光的方向,它們的心依舊向著外面的太陽。
文章里看是一個非常小的事件,卻被作者敘述得特別細致,有情有景,情景交融,這是我這次看紙質書的收獲,要比聽書收獲大多了。
今天早上聽了小主妹妹寫的散文《被鎖在門外的三分鐘,我偷到了整個春天的利息》,聽完之后感懷頗深,但聽書只能讓我感懷頗多而已,回到辦公室,我趕緊又讀了一遍,讀完之后印象更深刻,準備再讀一遍,相信還會有更深的體悟。
以后我要把碎片化的時間,拿來讀紙質書而不是瀏覽手機,這就是行動的開始,今天早晨六七分鐘的時間,就可以讀幾頁書,長此以往,相信我的閱讀量會逐漸增加的。
昨天晚上,我開始閱讀澳大利亞著名作家休.麥凱《欲望心理學》,昨晚睡前只讀了一章,也許是因為讀的太少,也許是因為是外國人的作品,當時沒有太多的觸動,我決定堅持讀下去,只是為了挑戰自己,為了不把時間花在瀏覽手機上。
所以僅有反思是不夠的,一定要付諸行動,反思,行動,一個都不能少,反思過后立即行動,行動過后,才有真正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