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之前看到一個綜藝節目《這就是生活》,介紹了明星們體驗最簡單的辛苦生活。突然聯想到明道以前主持的節目《冒險王》。《冒險王》更貼近大自然更真實而且更危險,是我比較喜歡的節目之一。盡管時下所有綜藝節目都具有一定的商業娛樂化,但在《這就是生活》這個節目上,我更看重的是體驗生活這一點。
也正因為如此,我又開始喜歡上了冒險旅游。今年7月份,就有朋友去了大西北。那段時間,每天在朋友圈更新照片。看著如此富有感覺的照片,我開始對大西北這個地方產生了無比向往。于是我決定,在明年畢業之際給自己來一個畢業旅行,即使獨自一人。
上半年看了大冰的《他們很幸福》。看著大冰的生活,很是向往。我們的天性就是如此向往自由,又無比羨慕他人生活。看到大冰在大理在西藏等各地的各種生活以及身邊人身邊的故事,我很是感動,我也想擁有那些有故事發生的朋友,我也更想擁有生活經歷。
我總是很喜歡很向往他人的旅行生活。我喜歡大城市里的喧囂熱鬧,特別是在夜晚獨自行走的時候,感受這座城市給你的一種獨一無二的感動。
上海的夜晚讓我有過感動與沖動。和朋友一起深夜坐在東方明珠腳下,面對著眼前的這支樂隊演奏著他們自己的演唱會,欣賞他們一首接一首的歌曲。在蠟黃的路燈下,更顯畫面質感。當行走在寒冷的街道之時,伴隨稀少的車輛奔馳,突然就有一種莫名的感動。那一刻無比享受。
但是我還是喜歡回歸大自然,我更熱愛大自然。爬廬山那次,天公作美。爬山伊始雨已停止,沿途上廬山云霧繚繞空氣清新,在無數游客的陪伴下悠閑攀爬著。“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更為貼近此刻的描述。山清水秀的景色,讓我格外享受,襯上當時的靜謐,更讓我舒適。爬上山頭,享受一覽眾山小的快感時,那種感動又再次襲來。
張家界也許比廬山更為雄壯。更為陡峭的張家界,讓我興奮不已。狹小而高聳的爬梯,卻有一種征服欲。帶著渾身濕透的汗水,望著回頭的路,又突然會有背脊一陣涼意。群峰爭艷就是張家界的特色,一山更比一山高就是你現在此山望著彼山的感覺。張家界的驚心動魄感覺,更為激烈。
與大城市和大自然不同的是,小鎮的風景卻又另有風味。
鳳凰古鎮因《邊城》而紅,于是我慕名前來。但不得不讓我失望而歸,無法解釋,總之太過失望。相較于鳳凰,也許烏鎮更讓我有感覺。甚至蘇州的園林和寒山寺都讓我更有感覺。蘇州園林,古代達官貴人的后花園,鳥語花香風景宜人,古式建筑更讓人懷舊甚至遐想。寒山寺的不同在于《楓橋夜泊》。“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真是高度贊揚了這里特色。坐在亭子里,看著邊上的小河流,煞是心慰。
烏鎮更讓我歡喜。烏鎮更有古鎮感覺,井然有序,不像鳳凰那般凌亂。就連坐在河流邊上吃飯欣賞著其他路人和烏蓬船劃過,都是特別享受的事。一家店永遠只有兩桌客人,有應有的安靜和熱鬧。一路走過,心生遐慰感激不盡,甚是享受。
中山陵和西湖,一山一水。中山陵的威嚴讓我充滿敬意。向偉大革命家中山先生敬個禮毫不為過。當然,在明十三陵里,又有另一番敬意。城門,神獸,湖邊,甚至紅樓一夢之景,都能讓我得到滿足。
在西湖,來到了一元紙幣西湖上面的景點。也感嘆,終于來到此地了。斷橋,音樂噴泉,長橋,蘇堤等一系列西湖所應有的景色,讓我贊嘆不已。站在雷峰塔上望著整個西湖時,一種似而非似一覽眾山小的感覺頃刻襲來。你永遠無法用言語,表達你們當時身臨其境的感覺。
2.
身邊總有一些人在每個時期發生改變。可這些變化,卻是向著一種屈服于當初優秀的自己的趨勢而變化。
A是個女孩子剛進大學那會兒,還跟B不熟。他們倆認識還是通過C認識的。b和c都是男孩子,軍訓結束后那會兒認識的。而c認識a時,是因為軍訓那會兒a當時就站在c旁邊,兩人開始認識的。軍訓結束后,C經常約A出來玩,后來認識B后就一起叫B出來玩。c大一那會兒還是一個比較靦腆內向的單純男孩兒,而b則比較外向大膽。而且著裝方面b比c更為突出,c是農村出來的,對這些沒有追求。
后來的劇情發展為,b和c同時追求a,而a選擇了和b一起。也就是這樣,兩年半下來,三人不同程度上有不同的變化,確切的是兩人變化。
b基本沒有什么變化,因此沒什么好說的。但c的變化比較大。現在的c口齒伶俐,和人交流起來得心應手。在學校某社團還擔任過社長一職,風光不已。甚至還有幾個學妹對他垂涎已久。不算優秀但也算比剛來那會改變巨大。
只可惜女主a了,大一競爭班長學生會,一路順風,霸氣十足。在成功當選班長學生會主席后,霸氣依舊不減。追求者甚多。此時a的氣場簡直讓旁人瞬失光澤。后來和b在一起后,開始多愁善感,做事開始猶豫不決,與之前相比判若兩人,氣場霸氣蕩然無存。“官場”不得已,情場卻也同樣不順。
這個時候,應該提及b了。因為b的不改變,目光短淺,讓a時常兩頭無法兼顧。a想做好她的工作,可是b卻總是為此跟她吵。經常因為a本分工作而發生爭吵,并且極度不支持a的本分工作。而a卻又十分在意這份感情與學生會班長工作。在一而再再而三的矛盾下,a終于開始慢慢妥協選擇感情。于是開始了每況愈下的工作經歷,以至于當初的氣場蕩然無存。
同樣的故事,男方結婚前衣食無憂瀟灑風光。經常是時下流行什么東西,他就會馬上入手。縱使身高不高,年齡30多,卻也依然風度翩翩。
故事轉變在于男方父母,男方父母想孩子30多還沒有娶妻生子,礙于封建思想深入,便每每找人安排相親。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在折騰了這么幾年之后,聽從安排與一個離異的女子結婚。
可偏偏此女子與男方的價值觀完全不同。女子沒有受過太多教育,甚至也沒有見過太大世面。滿眼望去就是一副鄉村世俗封建的女子。因為如此,自然目光膚淺。每日生活精打細算,以為如此便好。可男方開始脫離了當初的生活節奏,背離曾經生活讓他開始突然迷失自己。加上女子一雙不饒人的嘴巴,狠毒不已。在得罪了諸多親朋好友后,女子又成功使男方與父母分家。
后來夫妻兩生了一個女娃,可命運捉弄人。女娃先天性疾病,不斷的需要治療。精打細算的錢不夠,親戚好友關系又弄僵,父母又已分家,女子除了耕種沒有其他勞動能力。眾多壓力讓男方不堪重負。男方風光不在,40歲不到卻擁有一副50歲的身姿。
3.
有個女性朋友,年芳妙曼。資容貌美,氣質甚佳。自然追求者無數。盡管如此,卻依舊單身。
也許沒有特別意外的,因追求者甚多,女方過于挑剔,其實也不然。女方稍稍有過幾次戀愛經歷,只是可惜的在于談的時間不長。
她跟我說想不通為何總是如此。我為她分析到:你氣場太強,太高冷,追求者太多,以至于在 某些時刻會讓你的男朋友或者追求者望而卻步。她問我該如何,鑒于她平常不愛笑,我建議她時時刻刻保持微笑來提升自己的親民度。
她說她前任曾經說她打扮太成熟,一天到晚跟男的在微博聊,以至于讓前任毫無安全感。
其實對于打扮成熟而言,這是次要。哪個女生不愛美?沒有丑女人只有懶女人,這話才是重點。更何況在我眼里這個年齡的打扮應是如此。她微博粉絲如同那三千弱水般,每發一微博,總會有些些許許的粉絲留言評論。她也沒有每個人回復,她只對一些與她關系稍佳的人聊,更有甚時,不回復所有人。
在和她聊完后第二天,我忽而想起,其實她沒有任何必要改變自己。她就是她,獨一無二才是她的特色。如果連自己的特色都要改變的,那在以后換來的也許就是自身的后悔。多少人堅持守候著,換來了自己的幸福。多少人改變后,換來了自己的無奈。上面那段文字就是如此。
我從不明白一些年芳青蔥的人為何如此心急自己沒有找到合適的人。我認為那個人會出現,或許只是時機未到。你要做的只是靜靜等待,無須自我改變。上天創造了男人就一定會有女人來配對。同樣他創造了你,就一定會有另外一個人陪你一起走。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
感謝生活。
讓我變得深刻。